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民俗科普:从封神开始为神话正名 > 003 女娲本是伏羲妇?
换源: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总有那么些人,处处都得抬杠。

“呵呵,讲了半天原来是个拳师,属实把流量密码给玩明白了。”

“女娲人首蛇身怎么解释?你凭什么断言女娲不是妖教教主?”

“封神演义流传至今,里面的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随意抹黑的吗?”

“就跟当初讲三国的某位教授一样,夹杂私货,各种主观臆断,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罢了!”

“我就喜欢封神,就喜欢洪荒流,妨碍到你吃大米了?”

“神话不也是虚构的吗?都是捏造出来的存在,还分三六九等?”

“小说嘛,看着爽不就行了,带什么脑子?”

“神仙根本不存在,都是封建迷信的糟粕!女娲和伏羲兄妹成婚,放在现代就是犯罪!”

林辰并未因为弹幕的阴阳怪气而破防。

他只是觉得有些悲哀,乃至于有一丝丝怜悯。

现实中有太多太多的键盘侠,从营销号看到些博人眼球的文章,将其视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真理。

他们不懂思辨,不会考证,只是机械地复制粘贴,到处与人争辩,吹嘘自己的独到见解。

“夏国神话中,很多上古大神都带有动物特征,并非只是女娲独有。”

“人面鸟身的句芒,人面兽身的祝融,人面鱼身的河伯…可谓比比皆是。”

“莫非这些上古大神,也都是妖族?”

为了佐证自己所说,林辰从书架取下了一本《山海经》。

白纸黑字,辅以图绘,当场让诸多键盘侠哑口无言。

“既然说到了妖,我想请各位同学思考一下,究竟妖是什么,和仙神的区别何在?”

林辰再度抛出了一个问题。

“妖魔就是仙神的对立面呗!”

“妖就是妖,还能是啥?”

“呃,动物修炼成妖,人类修炼成仙?”

观众们积极探讨起来。

只是,谁的答案都似乎差点意思。

“其实古人早就对此有了解释,在《云笈七笺》中有这么一段话。”

“假如石韫玉而山辉,水有珠而川媚,乃知形有神而遂灵,神有灵而乃圣。是以庖牺、女娲、神农、夏后,蛇身人面,牛头虎足,虽非有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也。”

“古人并不依靠长相或外貌来辨别是神是妖,而是通过德行与事迹。”

“善则为仙神,恶则为妖魔!”

“再举个例子,《西游记》中不乏有仙人被贬下凡,祸患人间沦为了妖物。”

“难道说,它们的基因发生了变异,血脉种族还能自行切换?”

略带打趣的比喻,令观众们捧腹不已。

“笑不活了,没想到林老师这么幽默!”

“咯咯咯,笑到公鸡打鸣!”

“要不怎么说古人精明着呢,对自己好的就夸,对自己不好的就贬,功利却不失淳朴!”

“所以说啊,现在网络游戏总喜欢划分出神、魔、妖、仙、人、鬼几个种族,就挺令人无语的。”

“古代典籍里从来没有妖族、巫族,净是后世小说的设定。”

“还有那些修仙网文,主角自私自利,戾气重得要命,动不动便杀人灭族,如此心性也配修仙?”

“嘘,你们这么说,某些中二少年可就要跳脚了,信不信给你扣个圣母婊的帽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修仙就是逆天而行,你们懂不懂啊?”

趁着观众们说笑之际,林辰打开浏览器,找出了一张图片。

画中有两位蛇身的神灵,其蛇尾交缠在一起。

“这副从东汉墓葬中出土的石画像,被不少人称为‘伏羲女娲图’,相信很多同学都在网上看到过。”

被直播间观众挤兑调侃的键盘侠,本来都快无法呼吸了。

这会儿看到这张图,瞬间跟打了鸡血一般,抽风似地叫嚣起来。

“古墓出土的壁画,总不能是穿越者胡乱涂鸦的吧?”

“伏羲手里拿着用来丈量的矩,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女娲手里拿着用来研究天象的规,制定了女娲历。两人执矩执规,规天为图,取地为法,因而天圆地方。”

“这幅伏羲女娲图,比亚当夏娃的传说,更加形象地呈现了人类的遗传形式。”

“没错,这壁画就是伏羲、女娲为夫妇的铁证!”

“我记得唐代还有一副类似的出土绢画,上面的内容更加细致且入骨,各种细节都表明二位神灵就是伏羲和女娲。”

“呵呵,不知道主播还要如何狡辩,出土文物如何造假?”

林辰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

“在最早的先秦古籍中,伏羲与女娲并无任何联系。”

“直至晋朝,《帝王世纪》云‘女娲氏亦风姓,承庖牺制度’,即女娲是伏羲的继承者。”

“久而久之,便流传出了伏羲、女娲有血缘关系的说法。”

“到了唐朝时期,在轶事兼志怪的小说集《独异志》里,首次记载了女娲兄妹结为夫妇之事。”

“不过,这本书中并未明确记载,与女娲结为夫妇的便是伏羲,只说是女娲之兄。”

“再后来,唐代诗人卢仝写了一首《与马异结交诗》,其中有句‘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将两位大神捏合成了夫妻。”

“由此,女娲、伏羲兄妹结为夫妻的故事趋于成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