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兄妹结为夫妇,显然是后世之人附会,给两位上古大神包办了婚姻。
“打个并不算很恰当的比方,这种行为其实与如今的cp粉类似。”
“粉丝幻想自己痴迷的两位明星在现实中也是一对,并进行了各种二创。”
“路人一看,这糖还挺好嗑,被圈了进来,影响随之越来越大。”
“但是,假的终归是假的,除非有明确的官宣!”
林辰颇为接地气的比喻,降低了直播间内一群低龄观众的理解门槛。
他们渐渐明白,伏羲、女娲的夫妇说,并非原生神话。
唯独一些键盘侠尚不服气,还在嘴硬。
偏偏他们发的弹幕,要么机械地堆叠复制来的内容,要么语句毫无逻辑。
林辰也懒得理会这种键盘侠。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偷换概念,拿前朝的剑斩当朝的官。
别去尝试和他们讲道理,会遭遇不幸!
至于正常的学术探讨,林辰则是来者不拒,悉数耐心解答。
“有同学提到,早在战国楚帛书里,就有记载伏羲女娲的夫妻关系。”
“我给解释一下,帛书中出现了‘女□’二字,女字后面的‘□’是个未确定的字,学界有许多版本的解读。”
“这当中还涉及古字与古音的演变,相当之复杂,也没人敢说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
“严谨而论,这并不足以支撑起伏羲女娲本为夫妇的推论。”
“话题似乎岔得有些远了,咱们还是说回到封神。”
林辰将稍微有些发散的内容拉回正题。
“方才我们讲到,封神的背景是一个上古神明与新神势力交接的阶段。”
“武王伐纣之时,昊天体系尚未彻底成型,作者便将其设定成了光杆新君,手下势力严重缺人。”
“由此,引出了全书的核心——封神!”
直播间内的观众比起开播时翻了百倍不止,弹幕层层叠叠。
“懂了,神界扩招编制,武王伐纣就是一次考编试炼。”
“考编的思维果然在咱们夏国人脑中根深蒂固。”
“要不怎么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呢?”
“神界的金饭碗,我也想要啊!”
……
清了下嗓子,林辰继续上课。
“众所周知,秦始皇以一己之力带起了寻仙风潮,秦汉仙话自此兴盛。”
“而在商末周初,仙的概念尚未诞生,佛就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如果生搬照抄,设定缺乏可信度不说,作者还可能被极端粉丝寄刀片。”
“所以,作者进行了虚构和改编,创造了许多人物和势力。”
“其中最为成功的,莫过于‘道教至高神’鸿钧。”
林辰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表格。
上面罗列了封神一书中或虚构或改编的所有角色。
“哈哈,林老师对鸿钧的怨念真深啊!”
“啊,这,太乙真人是原创人物?”
“被网文粉丝吹得飞起的陆压道君,居然也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呢!”
“最搞笑的是,一群人拿这些原创人物关公战秦琼,还套各种网文设定加战力。”
“不黑不吹,封神作者的改编非常成功,调和了剧情与神话体系之间的矛盾。”
……
“封神乃是大事,必须得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大能主持局面,确保封神能够顺利进行。”
“地位、能力超然的鸿钧,便是作者笔下原创出来的话事人,主持封神大事。”
“舞台搭建完毕,后续便是登场的角色。”
“作者再度创造出了截教、阐教、西方教这些势力,作为道佛体系的前身。”
“鸿钧一道传三友,分别传授给了老子、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说到这,林辰话音一滞。
不出意外的话,这又是一个相当之深的误区。
“一道传三友,应该是借鉴了一气化三清。”
“人教、阐教、截教,三巨头上线!”
“身为截教门人,有必要出来刷一条弹幕。”
直播间内的观众,果然有人发出了林辰预想中的弹幕。
“正统道教体系中,三清乃是道教至高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可能有同学觉得,老子、原始、通天师出同门,前两者又分别对应三清中的太清和玉清,通天不就也能与清划上了等号?”
“这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封神书中关于截教有一句原文: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截教的门人弟子多为兽禽异物修炼得道而化形,能力和道德水平层次不齐。相较之下,阐教精英辈出,更具备名门正派的风貌。”
“因此,书中的截教更偏向于负面的邪恶势力,教主通天更是荣登全书最大反派角色。”
“那么问题来了,纵观封神演义这部小说,作者对于道教的推崇态度肉眼可见。”
“试问,作者岂会将三清之一的上清灵宝天尊,设定成为全书的一大反派?”
“退一万步而言,他哪来的勇气敢这么写?”
“所以,作者借用了道教体系中的老子和原始,同时却原创了通天这么个角色。”
观众们听完林辰的分析,连连点头不已。
“看来每个时代都有河蟹大神啊!”
“作者满满的求生欲,生怕被道教弟子寄刀片。”
“二创用了原创的人设,却给改得面目全非,换做哪个粉丝不抓狂?”
“过去只觉得封神的设定很牛,今晚听了林辰老师的讲课,方才知晓作者居然考虑得如此之深远周到!”
“唉,过去算是白读了这本书,啥细节都没读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