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民俗科普:从封神开始为神话正名 > 002 女娲遭史诗级削弱?
换源:


       在流量时代,有争议,往往意味着热度。

直播间才开播不久,观看人数便不断持续上升。

不得不说,林辰选择《封神演义》作为第一次直播的主题,是相当明智的决定。

“首先,各位同学要明确一点。”

“《封神演义》并不是史书,也不是宗教典籍,它只是一部以神话为背景,借用了历史人物的神魔小说。”

“出于自圆其说的目的,作者对夏国的神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封神就类似于古代的网文。

是作者重新架构背景后的同人创作。

“但是,一个难题摆在那里!”

“夏国的神话体系繁杂,且碎片化严重,想要将其整合串联,塑造成一套线性的体系,还要逻辑自洽,难度可想而知!”

直播间内的观众,纷纷沉浸在了林辰的讲课当中。

冥思苦想如果自己是作者,该如何去架构这套体系。

“设定就好比地基,如果设定站不住脚,情节再好也是白搭。”

“网文扑街写手一枚,表示封神的设定真心牛掰,作者太有想象力了!”

“古人的智慧和脑洞,吾辈望尘莫及啊!”

见观众们都在认真思考,林辰露出了些许笑容,随即抛出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封神的故事,会设定在武王伐纣这个时期?”

弹幕飘过一串问号。

“???”

“封神的历史背景不就是武王伐纣时期吗?”

“这还有什么原因,搁这搁这呢?”

“过去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对啊,既然都是历史人物二创,为什么主持封神仪式的是姜子牙,而不是鬼谷子、诸葛亮?”

“仔细想了下,封神的背景换做其他任何一个时期,我总觉得很违和。”

林辰留给了观众们充分的议论时间,拿起保温杯喝了口茶。

“作者所处的明代,佛道兴盛且已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妄图进行重构只会是贻笑大方。”

“因此,故事的背景最好是放在史料记载较少,留有大片空白区域可供自由创作的时代。”

“周代吸纳商代的帝庭神话体系后,将其改造发展成了适应力更强的昊天体系。”

“在夏国神话谱系中,商末周初正好处在一个上古神明与新神势力交接过渡的时期。”

“这个时代背景,显然非常符合作者的创作需求。”

“然后,作者巧妙地构思出了一张‘封神榜’,以其为纽带,串联起上古神话与佛道体系,构建出了自己的一套神话体系。”

孔中窥豹,不难看出封神作者的心思缜密。

他很清楚哪里是自己能碰的,哪里不是自己该碰的。

哪些是自己可以利用的,哪些又不是自己可以利用的。

“原来如此,受教了!”

“武王伐纣时期在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寥寥无几,确实方便作者夹杂私货。”

“妙啊!这个时期距离佛道体系成型足有上千年,作者进行二创也不容易踩雷。”

“难怪封神里的神仙,大多出自作者二创或虚构,原来是没正版授权(狗头)。”

“封神的创作思路,对于今人打造神话类IP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观众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为了给新神势力让出舞台,上古神明的戏份势必不能太多。”

“故而,在封神这本书里面,伏羲,神农,轩辕三皇隐居于火云洞中,俨然退休老干部。”

“取而代之的,则是作者所原创的鸿钧道人!”

说到这,林辰不禁叹了口气。

一个虚构出来的野神,被奉为了道教至高神。

随着洪荒流网文的泛滥,更是被吹上了天际,和盘古肩并肩。

“惊了,原来鸿钧这个道教祖师爷是书中原创人物?”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前面的是不是忘了加狗头?不会真有人不知道鸿钧是虚构的吧?”

“三清:鸿钧是谁?不熟!”

“道教典籍中查无此人,奈何网文中毒患者信以为真。”

“鸿钧一词先作‘鸿均’,最初指太平盛世,后又衍生出苍天、权柄、鸿恩等几种意思,直到封神将其附会成了一个具体人物。”

“作者能以假乱真,那是他的本事,但读者真假不分,那就纯属是无知了!”

林辰抿了口茶,继续讲课。

“夏国神话中地位十分尊崇的女娲,更是遭到了史诗级的削弱。”

“身为人族的老祖宗,女娲甚至不如火云洞三圣对位尊贵,还得以臣子之礼向后辈朝贺!”

“堂堂补天大神,被纣王题诗亵渎后,为泄愤遣轩辕坟中千年狐狸精等三妖入宫惑乱君心,破坏成汤天下,间接害死无数无辜!”

正是封神作者开了个头,导致女娲地位不断被拉低。

乃至于各种污名化。

甚至被扣上了妖族的帽子!

“封神成书的时代,父权至高之上,女性地位卑微。”

“连带着女性神明的地位也受到了影响,女娲变得无权无势,只能与妖物为伍。”

“这种思想放在如今无疑是过时落后的,应当引起我们深思!”

林辰语重心长地说道。

古人的身上存在时代局限性,这无可厚非。

但没道理,在思想进步的如今,却还有人去开倒车,继续抹黑这位人族祖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