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苏设计师的重生逆袭路 > 第十二章 流言如刺
换源:


       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国风教育计划”工作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洒下细碎的光斑。二十多件学员作品整齐地挂在展示架上,从融合苗银纹样的连衣裙,到复刻唐代宝相花的披肩,每一件都带着年轻设计师的巧思与匠人的细致。苏晚正拿着软尺,帮学员林晓调整她设计的宋制褙子下摆,指尖拂过衣料上细密的针脚,眼里满是欣慰。

“晓晓,这处盘扣的间距再缩半厘米,会更显精致。”苏晚指着褙子领口,语气温和,“你记得周馆长教的‘扣不离线’手法吗?线迹藏得再深一点,才符合宋绣的内敛感。”

林晓点点头,拿起针线认真修改,旁边的陈默举着相机,正给作品拍细节照:“晚总,等作品展开展,这些照片配上设计理念,肯定能让更多人知道国风设计不是老古董。”

工作室里一片忙碌又温馨的景象。这是“国风教育计划”的首批学员,三个月前,他们还是对非遗一知半解的设计新人,如今已经能独立完成融合传统工艺的作品。苏晚看着眼前的场景,想起三个月前启动计划时的初心——她想让年轻一代接住非遗的接力棒,让老手艺在新时代活起来。

“晚总,有三位学员说要找您,在会客室等您。”助理小林突然走进来,脸色有些不对劲,声音压得很低,“是林晓、陈默,还有……张雅。”

苏晚愣了一下,这三人是学员里最出色的,林晓擅长宋绣,陈默对古纹样研究深入,张雅则能把非遗元素和现代时装完美结合,本该是结业展的核心力量。她放下软尺,快步走向会客室,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会客室里,林晓、陈默和张雅坐在沙发上,头都埋得低低的,手里捏着折叠好的纸,像是捏着千斤重的东西。看到苏晚进来,三人同时抬头,眼里满是愧疚。

“晚总……”林晓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哽咽,她把手里的纸递过来,“这是我们的离职申请,我们……我们决定不在工作室继续做了。”

苏晚接过离职申请,指尖触到纸张,只觉得一阵冰凉。她快速扫过上面的字迹,心脏沉了下去:“为什么?还有一周就是结业展了,你们的作品都快完成了,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陈默攥紧了拳头,声音有些沙哑:“晚总,不是您的问题,是……是盛景文创找了我们。他们给的年薪是工作室的两倍,还承诺送我们去意大利进修,专门学‘国风年轻化’设计。”

“盛景文创?高俊彦?”苏晚的眉头瞬间皱紧,她没想到高俊彦会把主意打到学员身上。

张雅的眼泪掉了下来,她抹了抹眼睛:“晚总,我知道这样很对不起您,您教了我们那么多非遗知识,还帮我们对接资源。可是我家里条件不好,盛景给的待遇……我实在没办法拒绝。他们还说,工作室太注重‘传承’,没什么市场前景,跟着他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苏晚看着三人愧疚的脸,心里又气又疼。气高俊彦的挖墙脚,更疼这些学员被“高薪”和“前途”迷惑,忘了这三个月里他们说过的“要让非遗活起来”的初心。但她没有指责,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我理解你们的选择,但我想告诉你们,真正的国风设计,不是靠国外进修就能学会的,也不是靠高薪就能堆出来的。它需要沉下心来,去了解纹样背后的故事,去感受工艺里的匠心。你们再想想,好吗?”

三人沉默着点头,却没说要收回离职申请。苏晚知道,此刻再多的话,也抵不过高俊彦画下的大饼。

送走三人,苏晚回到工作室,看着展示架上他们未完成的作品,心里像压了块石头。顾沉舟打来电话时,她刚把林晓的褙子小心翼翼地收好。

“在忙什么?晚上一起吃个饭。”顾沉舟的声音带着暖意,总能驱散她的一些疲惫。

苏晚吸了吸鼻子,把学员离职的事说了:“高俊彦下手真快,直接挖走了核心学员。结业展可能要受影响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顾沉舟坚定的声音:“别慌,我现在过去找你。学员的事我们再想办法,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调整展陈方案,把其他学员的作品重点展示。高俊彦想打乱你的节奏,你不能让他得逞。”

挂了电话,苏晚刚想整理学员的作品资料,小林突然慌张地跑进来,手里的平板都快拿不稳了:“晚总!不好了!网上出事了!”

苏晚接过平板,屏幕上是一条热搜——#苏晚国风教育计划压榨学员#,后面跟着一个“爆”字。点进去,第一条就是一个匿名账号发的长文,标题刺眼:“所谓的‘非遗传承’,不过是资本家压榨免费劳动力的幌子!”

长文里说,“国风教育计划”表面上是培养设计师,实则让学员免费为工作室做商业项目,每天熬夜赶工到凌晨,却没有任何报酬,甚至连基本的餐补都没有。配图更是触目惊心:一张是林晓揉着眼睛赶工的照片,背景里的时钟显示凌晨两点;另一张是陈默趴在桌上睡觉的照片,手边还放着未完成的设计稿;还有一张是学员们围着吃泡面的照片,配文“这就是所谓的‘匠心餐’”。

“这是偷拍!”苏晚的手指微微颤抖,她认出这些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工作室的加班区,但内容全是恶意剪辑。林晓揉眼睛是因为赶工当天眼睛进了沙,不是累的;陈默睡觉是因为前一天帮老绣娘整理纹样资料熬了夜,苏晚特意让他补觉;至于吃泡面,是因为那天工作室的冰箱坏了,苏晚临时订了外卖,泡面是学员自己带的,她还加订了奶茶和点心,只是照片里没拍进去。

更让她生气的是,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

“原来这么黑心!打着非遗的幌子压榨年轻人!”

“我家孩子就在这个计划里,难怪最近总说累,明天就去退费!”

“苏晚之前还装得像个文化人,没想到也是个资本家!”

小林的手机也响个不停,是家长群里的消息,几十条未读消息全是质问:“苏总,我家孩子是不是被你压榨了?”“赶紧退费!我们不学了!”“如果真是这样,我要去教育局举报你!”

没过多久,合作学校的老师也打来电话,语气严肃:“苏总,网上的消息我们都看到了。如果情况属实,我们可能要暂停跟你们的合作,毕竟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苏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现在慌乱没用,必须尽快拿出证据澄清。

“小林,立刻整理所有学员的薪资流水、进修补贴记录,还有加班时的餐补、交通补贴凭证,全部做成表格,越详细越好。”苏晚的声音虽然有些哑,但很坚定,“再把工作室的监控录像调出来,尤其是照片拍摄那天的,证明我们没有强迫加班,也没有苛待学员。”

“好!我现在就去办!”小林应声跑出去。

苏晚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却很平静。她经历过比这更难的时刻——前世被林薇薇和陈景明陷害,夺走设计成果,那时她孤立无援,只能含恨而终。但现在不一样,她有顾沉舟,有苏奶奶,还有一群真正热爱非遗的人支持她。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苏奶奶提着一个布包走了进来。她刚从菜市场回来,听说网上的事,就立刻赶过来了。

“晚晚,奶奶都知道了。”苏奶奶走到苏晚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谣言,咱们慢慢澄清。”

苏晚看着奶奶慈祥的脸,眼眶一热:“奶奶,我怕影响到教育计划,怕那些学员误会我,更怕合作学校不跟我们合作了。”

“不怕。”苏奶奶打开布包,里面是她的老顶针和一本泛黄的裁剪图册,“你忘了,奶奶年轻时在服装厂当裁缝,也遇到过谣言。有人说我偷工减料,我就把做好的衣服摆在店门口,让大家看针脚,看面料,谣言慢慢就散了。现在咱们也一样,拿出证据,再跟那些学员好好聊聊,他们心里有数。”

苏晚眼前一亮。是啊,学员们虽然提交了离职申请,但他们在工作室待了三个月,知道工作室的真实情况。尤其是林晓、陈默和张雅,他们是被高俊彦利诱,不是真的觉得工作室不好。

“奶奶,您跟我一起去拜访他们吧?”苏晚看着奶奶,“您跟他们说说您做裁缝的经历,说说匠心是什么,或许他们能明白。”

苏奶奶笑着点头:“好啊,奶奶跟你去。我也想跟这些年轻人聊聊,让他们知道,老手艺不是没前途,急功近利才会走歪路。”

顾沉舟赶到工作室时,苏晚和苏奶奶正准备出发。他听了苏晚的计划,立刻安排了司机,还拿出一份文件:“我刚才联系了平台的技术人员,他们查出那个匿名账号的背后,是高俊彦旗下的公关公司——‘星途公关’。这家公司之前就因为散布竞争对手的谣言被处罚过,我已经让法务团队收集证据了,等澄清了谣言,咱们再起诉他们诽谤。”

苏晚接过文件,心里踏实了不少。有顾沉舟在,她总能感觉到满满的安全感。

第一站是林晓家。林晓的家在老城区的小巷里,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看到苏晚和苏奶奶,林晓有些意外,也有些愧疚,连忙让她们进屋。

“晓晓,奶奶今天来,不是劝你留下的。”苏奶奶坐在沙发上,拿起林晓桌上的绣线,“奶奶年轻时跟你一样,喜欢做针线活。那时候我在服装厂,每天要做十几件衣服,经常加班到半夜。有人跟我说,别这么傻,随便缝几针就能交差,工资一样拿。但我不这么想,衣服是穿在人身上的,针脚不牢,面料不好,别人穿着不舒服,我心里也不安。”

她顿了顿,拿出老顶针:“你看这个顶针,陪了我三十年,上面的坑坑洼洼,都是做衣服时磨出来的。这就是匠心啊——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心里的那份踏实,那份对手艺的尊重。高俊彦给你高薪,给你海外进修的机会,可他没告诉你,没有对非遗的敬畏,学再多技巧,也做不出真正的国风设计。”

林晓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她拿起手机,翻出和盛景文创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递给苏晚:“晚总,其实我心里也很矛盾。他们跟我说,不用花时间研究老纹样,只要把国风元素‘贴’在衣服上就行,还说您太固执,不懂市场。您看,这是他们让我做的设计,把苗族银饰的图案印在卫衣上,连银饰的寓意都不管。”

苏晚接过手机,看着聊天记录里盛景工作人员的傲慢语气,心里更清楚高俊彦的目的——他不是要做国风设计,只是想蹭国风的热度,赚快钱。

“晓晓,你愿意把这些聊天记录公开吗?”苏晚看着她,“不是为了逼你回来,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真相,不让高俊彦再误导其他年轻人。”

林晓用力点头:“我愿意!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让更多人被他骗了!”

接着,苏晚和苏奶奶又去了陈默和张雅家。陈默看到苏奶奶带来的裁剪图册,里面的古纹样标注得详细又准确,瞬间红了眼:“晚总,奶奶,我错了。我不该只看重海外进修的机会,忘了您教我研究古纹样时说的话——每一个纹样都有故事,不能丢了故事只留图案。”

张雅则拿出盛景文创的合同:“他们的合同里写着,我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设计,不能加入自己的想法,还要放弃所有设计的版权。我现在才明白,他们不是要培养我,是要把我变成赚钱的工具。”

当天晚上,林晓、陈默和张雅同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长文,晒出和盛景文创的聊天记录、合同条款,澄清“压榨学员”的谣言:“工作室从来没有强迫我们加班,晚总还会给我们发加班补贴、送夜宵;我们每个月都有薪资,还有进修补贴;所谓的‘免费劳动力’,是我们自愿参与商业项目,因为能学到更多东西。高俊彦用高薪和海外进修诱惑我们,却不告诉我们,他要的只是能快速产出‘国风商品’的工具,不是真正的设计师。”

与此同时,苏晚也发布了工作室的监控录像、学员薪资流水、补贴凭证,还附上了合作老绣娘的证言:“苏晚姑娘对学员比对自己还好,经常陪我们一起研究工艺到深夜,从来没有苛待过任何人。”

舆论瞬间反转。

“原来是高俊彦搞的鬼!太恶心了!”

“心疼苏总,被这么陷害!”

“学员都站出来澄清了,谣言不攻自破!”

“盛景文创这是想垄断国风市场吧?太黑心了!”

合作学校看到澄清后,立刻打来电话:“苏总,对不起,我们误会您了。我们会继续跟您合作,还会推荐更多学生加入教育计划。”

家长群里也安静下来,不少家长主动道歉:“苏总,是我们太冲动了,以后会支持孩子好好学非遗。”

苏晚看着手机上的消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苏奶奶坐在旁边,给她盛了一碗热汤:“你看,我说吧,身正不怕影子斜。”

顾沉舟走过来,轻轻握住苏晚的手:“辛苦了。不过高俊彦不会这么轻易放弃,我们还要继续准备,他接下来可能会有更狠的手段。”

苏晚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坚定。她知道,这只是和高俊彦的第一回合,接下来的仗,会更难打。但她不会退缩——为了非遗传承,为了教育计划,为了所有支持她的人,她必须守住这份初心,打赢这场仗。

窗外的夜色渐深,工作室的灯却依旧亮着。苏晚看着展示架上的学员作品,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相信,只要有匠心在,有热爱在,国风设计一定能走得更远,那些谣言和算计,终究挡不住传承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