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帝国:四百年兴衰风云录 > 第二十四章 朝鲜从藩属到设郡直接治理
换源:


       01藩属初立

汉高祖十二年的冬风,卷着辽水的寒雾掠过辽东郡边界时,卫满正带着数千部众在结冰的河面上艰难跋涉。

他身后的燕地已归汉土,而面前这片被称作“朝鲜”的土地,还停留在箕子后裔建立的王国时代。

时任朝鲜王的箕准,望着这位身着汉式铠甲却操着燕地方言的来客,心中既有警惕,又藏着一丝借外力稳固政权的期许。

卫满很懂进退,他在王庭前跪拜时,特意将腰间汉廷赐予的“辽东太守”印绶藏在袖中,只捧上燕国旧地的舆图:“臣愿为大王守西疆,拒汉兵,若有外侮,臣必第一个挡在前面。”

箕准最终应允了。他划出西部百里土地给卫满,甚至拨给数千兵力,盼着这位“汉地来的壮士”能成为朝鲜与汉朝之间的屏障。

那时的汉廷,正忙着平定异姓王叛乱,对辽东之外的土地本无过多心思。惠帝、高后年间,辽东太守甚至特意派使者找到卫满,定下盟约:“只要朝鲜不扰汉境、不阻其他部族朝汉,汉便承认你对朝鲜的管辖,且不干预内部事务。”

这份盟约,让卫满成了实际上的“朝鲜王”。他以西部封地为根基,招纳燕、齐两地流民,又征服周边真番、临屯等部族,势力渐渐超过了箕准。

到汉文帝初年,卫满已率部攻占王险城(今朝鲜平壤),箕准带着残部逃往南方,卫氏朝鲜正式取代箕氏,成为汉廷在东北方向的“藩属”。

此时的“守护”,更像是汉廷以间接管控的方式,将朝鲜变成了辽东的“外屏”,双方虽无直接隶属,却维持着“汉为宗主,朝鲜为藩附”的稳定格局。

02矛盾渐生

时间走到汉武帝元朔年间,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成了朝鲜王。这位年轻的君主,比祖父和父亲多了几分野心,也少了几分对汉廷的敬畏。

最先打破平衡的是“朝贡之事”。按照往年惯例,朝鲜需定期派使者携带方物入汉,有时还会护送周边部族的朝汉使者同行。

可卫右渠继位后,却接连三年断绝了朝贡,甚至拦截了真番、辰国等部族欲入汉的使者,将他们扣留在王险城。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先是派使者涉何前往朝鲜交涉,希望卫右渠能“遵旧约,守臣礼”。

涉何抵达王险城后,卫右渠虽设宴款待,却在谈判时态度强硬:“朝鲜自守一方,为何要年年向汉称臣?若汉廷不扰我疆土,我便不阻各部往来,至于朝贡,可免。”

这番话让涉何颜面尽失,回程时,他越想越气,竟在渡过鸭绿江时,命随从斩杀了送他出境的朝鲜裨王长。

回到长安后,涉何还向汉武帝谎报“朝鲜不服,臣已斩其将以儆效尤”。汉武帝正欲扬威四方,听闻此事不仅未加责备,反而任命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驻守边界。

卫右渠得知裨王被杀、涉何还成了汉廷官员,怒不可遏。当年秋天,他派大军突袭辽东,斩杀涉何,还劫掠了边境数座村落。这一战,彻底撕破了汉与朝鲜之间“藩属守护”的温情面纱。

汉廷视朝鲜的突袭为“叛逆”,而卫右渠则认为汉廷“欺人太甚”,双方矛盾从外交摩擦升级为军事冲突,曾经的“外屏”,成了需要武力平定的“边患”。

03汉军东渡

元封二年秋,汉武帝任命杨仆为楼船将军,率五万水军从齐地渡海;又派左将军荀彘率军从辽东陆路出发,两路大军直指朝鲜,意图彻底解决这块“不安分的藩属”。

战争的初期并不顺利。杨仆的水军先抵达王险城附近,不等荀彘的陆军汇合,便急于邀功,率数千先头部队攻城,结果被朝鲜军打得大败,士兵四散溃逃,杨仆甚至一度躲在山中才逃过一劫。

荀彘的陆军则在渡过鸭绿江后,遭到朝鲜军的顽强抵抗,推进缓慢。汉武帝见两路军进展不顺,又派使者卫山前往朝鲜,试图劝降卫右渠。

卫右渠见到卫山时,已得知杨仆兵败的消息,却也忌惮汉军的后续兵力。

他对着卫山跪拜道:“臣本愿降,只是怕杨、荀二将军杀我,若汉廷能赐我降书,保证我的安全,我便率全国归降。”

卫山将卫右渠的意愿传回长安,汉武帝应允,还派使者带着印绶前往朝鲜。

可就在卫右渠准备随使者入汉谢罪时,荀彘却认为卫右渠“降心不诚”,暗中劝说卫山:“朝鲜兵力已弱,不如趁机拿下,若放他入汉,恐生变数。”

卫山被说动,竟在临行前突然要求卫右渠先派太子入汉作为人质,还要让朝鲜军队解除武装。

卫右渠见汉使突然变卦,认定汉廷并无诚意,当即拒绝降汉,双方和谈破裂。汉军再度攻城,这一次,杨仆和荀彘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合力将王险城团团围住。

城内的朝鲜贵族见大势已去,又不满卫右渠的固执,暗中策划了政变。他们杀死卫右渠,打开城门向汉军投降。

元封三年夏,王险城被汉军攻克,卫氏朝鲜灭亡。汉武帝没有像对待其他藩属那样,重新立一位朝鲜王,而是下诏“因其地,设郡县”:在朝鲜旧地设立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派汉廷官员担任太守、县令,推行汉朝的法律、赋税制度,还将中原的农耕技术、文字历法传入朝鲜。

从卫满受封守疆,到卫右渠叛乱被平;从“藩属守护”的间接管控,到“设郡治理”的直接管辖,汉与朝鲜的关系,在这场历时两年的战争后彻底改写。

乐浪郡的官署里,汉吏们用隶书记录着户籍赋税;王险城的市集上,中原的丝绸与朝鲜的麻布相互交易。

曾经的“外藩”,终于成了汉王朝疆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设郡治理”的模式,也为后世中原王朝管理边疆地区,写下了最早的范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