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帝国:四百年兴衰风云录 > 第十二章 诛吕定汉
换源:


       长安的冬夜格外刺骨,朱虚侯府的偏殿烛火摇曳,吕媭攥着素笺的手满是冷汗,指腹已将笺角揉得发皱。

她望着丈夫刘章刚毅的侧脸,喉间哽咽半晌,才终于开口:“夫君,昨夜我回娘家探望父亲,无意间在书房外听到他与相国的密谈……”

刘章正擦拭着腰间长剑,闻言动作一顿,抬眸看向妻子。见她眼眶泛红,神色慌张,心中顿时一紧:“他们说了什么?”

“父亲说……说要借下月初三的冬祭,在高庙设伏。”

吕媭的声音带着哭腔,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素笺上晕开墨痕,“相国吕产已暗中调遣南军,待各诸侯遣使入朝,便先将使者囚入大牢,再扣上‘谋逆’罪名,将宗室亲眷斩尽杀绝。父亲还说,若周勃、陈平不肯附从,便在祭祀时一并诛杀,永绝后患!”

刘章猛地起身,佩剑“当啷”撞在案角,他一把夺过素笺,目光扫过“围杀宗室”“诛除大臣”的字迹,怒火瞬间涌上心头。

他指尖用力,素笺边缘几乎被捏碎:“吕氏竟敢如此猖狂!高皇帝打下的江山,岂容他们肆意践踏!”

“夫君,我知道父亲有错,可他终究是我生父……”吕媭拉住刘章的衣袖,眼中满是哀求,“若事到临头,你能不能……能不能留他一条活路?”

刘章沉默片刻,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语气却异常坚定:“若他肯束手就擒,我可向齐王求情;但他若执迷不悟,助纣为虐,便是与大汉为敌,我刘章断不能徇私。你放心,我定会护你周全,不让你因吕氏牵连受苦。”

说罢,刘章快步走到书架前,按下暗格取出半枚鎏金兵符——这是高皇帝赐给齐王的信物,合符便能调动齐地兵马。

他将兵符与素笺一同塞进锦袋,又提笔在帛书上补充细节,末尾用朱砂写下“速整军备,待我内应消息,共诛诸吕”,每一笔都透着孤注一掷的决心。

“我即刻派心腹通过暗渠出城,连夜将密信送往临淄。”刘章收好帛书,转身看向吕媭,“你留在府中,若父亲那边有新动静,便用咱们成婚时约定的‘鱼腹传信’暗号告知我,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吕媭含泪点头,看着丈夫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担忧与期许——她既盼着丈夫能平定吕氏之乱,又怕战火燃起,伤及生父与族人。

函谷关的晨雾裹着寒意,在隘口处翻涌如浪,齐王刘襄亲率的三万齐军却如利刃般劈开雾障,刚过卯时便冲破了城阳郡的防线。

他勒住缰绳,手按腰间铸有“汉”字纹的长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昨日收到弟弟刘章的密信与半枚鎏金兵符时,他连夜点亮帅帐灯火,将吕产、吕禄“借冬祭屠宗室”的密谋念给麾下将领听。

帐内死寂片刻,随即爆发出“诛吕保汉”的震天呼声,那声浪撞得帐帘簌簌作响,至今仍在耳畔回荡。

“将军,前方探马来报,吕产已遣颍阴侯灌婴率南军主力,往荥阳方向迎击!”副将策马奔至阵前,甲胄上的铜扣因急促的动作叮当作响,声音里满是急切。

刘襄却抬手按住他的肩,从怀中取出一卷用蜡封好的帛书,指尖划过陈平那遒劲的字迹:“灌婴乃高皇帝亲封的颍阴侯,当年随陛下平定英布叛乱,岂会甘心为吕氏卖命?这是陈丞相暗中遣心腹送来的密信,他已与灌婴约定,南军至荥阳便扎营不动,只待我军兵临长安,内外夹击破敌。”

与此同时,长安朱虚侯府的偏院书房内,烛火彻夜未熄。

刘章正与周勃、陈平围坐案前,案上摊着未央宫与高庙的舆图,红墨圈出的伏击点格外醒目。

周勃将北军兵符重重拍在案上,他眼中闪过锐利光芒:“昨夜我以‘犒劳北军将士’为名,带了两坛好酒闯入大营。吕禄那小子本就犹豫不决,见我拿出伪造的‘太后遗诏’,又念及高皇帝旧情,竟真把兵符交了出来!如今北军五万将士,皆愿听我调遣;南军那边灌婴按兵不动,吕产已成无根之木。”

陈平捋着花白胡须,指尖在舆图上的“高庙”二字轻点:“我已让心腹将领率三百锐士,乔装成祭祀的礼官,埋伏在高庙偏殿与回廊。明日冬祭,吕产定会亲往高庙主持仪式,只要他踏入庙门,便以‘谋逆弑君’罪名拿下。朱虚侯,你可率两千北军精锐,守住未央宫北门与长乐宫通道,防止吕禄狗急跳墙,挟持少帝刘弘要挟众人。”

刘章猛地起身:“请二位放心,我定死守宫门,不让吕氏一兵一卒靠近少帝!”

次日清晨,冬祭的钟声从高庙方向传来,悠远的声响裹着寒气,在长安城内缓缓扩散。

吕产身着绣着金线的相国朝服,坐在四匹马拉的朱轮马车中,指尖摩挲着车轼上的玉饰——再过一个时辰,他便要在高庙祭祀时,以“宗室谋逆”为由,将刘章、周勃等人拿下,届时这大汉江山,便真的姓吕了。

可当马车行至高庙前的广场,却见庙门紧闭,平日里值守的礼官不见踪影,只有寒风卷着枯黄的落叶,在青石板地上打着旋,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怎么回事?为何高庙门不开?”吕产掀开车帘,厉声喝问守在庙前的士兵。

话音刚落,两侧回廊突然冲出数百名手持长戟的锐士,为首的将领摘下礼官帽,露出陈平心腹的面容:“吕产谋反,奉丞相与太尉之命,就地擒获!”

士兵们齐声呐喊,长戟如林般朝着吕产的亲兵刺去。

吕产大惊失色,慌乱中拔剑下令抵抗,可他带来的百名亲兵,多是吕氏宗族的子弟,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见过这般阵仗?

不过半个时辰,亲兵便死伤过半,鲜血染红了高庙前的青石板,吕产被两名锐士按在地上,朝服上沾满尘土与血污,往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消息传到北军大营时,吕禄正焦躁地在帐内踱步。

听闻吕产被擒,他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没了南军呼应,又丢了北军兵权,他已成待宰羔羊。

他慌忙换上便服,想带着家眷从后门逃出长安,却刚出营门,便见刘章手持长剑立于路中,身后是列阵的北军士兵,甲胄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吕禄,你与吕产勾结,意图谋害刘氏宗室、篡夺大汉江山,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刘章的声音如寒刃,直刺吕禄心口。

吕禄“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行几步想抓住刘章的衣角,声音里满是哀求:“朱虚侯饶命!我愿将吕氏所有家产充公,只求你留我妻儿一条活路!”

刘章眼神一冷,想起那些被吕氏迫害致死的刘氏宗亲,想起妻子吕媭哭诉时的模样,手中长剑猛地刺入吕禄胸膛。

吕禄瞪大双眼,鲜血从嘴角溢出,眼中满是悔恨与不甘,最终重重倒在地上,尘土溅起又落下,掩盖了他最后的气息。

随后数日,刘章与周勃、陈平一道,下令搜捕吕氏族人。凡是与吕产、吕禄有牵连的宗室子弟与党羽,皆被押至廷尉府审讯,罪证确凿者依法严惩。

未央宫内,少帝刘弘坐在龙椅上,听着内侍宣读“恢复刘氏宗亲爵位封地”的诏书,稚嫩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连忙下旨任命刘章为城阳王、刘襄为齐王,仍以周勃为太尉、陈平为丞相,重新整顿朝纲。

七日后,长安城内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高庙前的广场上,百姓们提着酒坛、捧着糕点,载歌载舞庆祝刘氏重掌江山。

刘章站在高庙前,望着殿内高皇帝刘邦的牌位,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起妻子吕媭——那个顶着“吕氏之女”的身份,却在深夜冒死送来密信的女子,若不是她,这场诛吕之战,不知要多流多少鲜血,不知多少刘氏宗亲要惨遭毒手。

他握紧腰间佩剑,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定要护她周全,不让她再因身份而受半分委屈。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未央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场惊心动魄的诛吕之战,不仅保住了高皇帝打下的大汉江山,更让刘氏宗族明白:唯有团结一心,方能抵御外患、守护社稷。

从此,大汉王朝告别了外戚专权的阴霾,开启了新的篇章,朝着国泰民安的盛世稳步前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