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城堡那两扇巨大的橡木门,在无声的魔法驱动下向内开启。
门后,是一个足以容纳一整座普通住宅的宏伟门厅。
石壁高耸,穹顶隐没于阴影之中,只有两侧墙壁上熊熊燃烧的火炬,投下摇曳的光与影,在新生们苍白而紧张的脸上跳动。
队伍跟随着麦格教授的脚步,在一间空旷的偏厅里停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古老石材和微弱湿气的味道。
这里是进入礼堂前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新生们恐惧发酵的温床。
“我姐姐说,‘哲学辩论’会问你存在的意义……”
“我爸爸让我背了《标准咒语,二级》的前三章,不知道用不用得上……”
窃窃私语声如同蚊蚋的嗡鸣,在人群中传递着焦虑。大部分十一岁的孩子都无法控制地发着抖,他们紧紧地挨在一起,仿佛能从彼此冰冷的体温中汲取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
麦格教授的鞋跟在石板地面上轻轻一磕。
清脆的声响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掐灭了所有的议论。
整个偏厅落针可闻。
“欢迎来到霍格沃茨。”
她的声音清晰、严肃,每一个音节都像是用尺子精确量过。这是属于教导主任的声音,是规则与秩序的化身。
“分院仪式马上就要开始。在仪式期间,你们要保持安静,不得喧哗。分院是……”
她正准备依照百年传统,宣读那些刻在羊皮纸上的入学规定,一个声音打断了她。
那个声音不大,甚至称得上平静,却在死寂的偏厅里显得格外突兀。
“教授,我有一个问题。”
刷——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引线牵引,瞬间聚焦到了队伍中的一个身影上。
亚历克斯·莱德。
他举着手,手臂稳定,姿态从容。他的脸上没有新生应有的紧张或畏惧,只有一种纯粹的、属于学者的求知神情。这不像是一场对权威的挑衅,更像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课堂提问。
麦格教授的嘴唇抿成了一条严厉的直线。
她的眉心拧紧,形成了一个深刻的结。在她的教学生涯中,从未有新生敢在此时此地打断她。
她强行压下胸口升腾起的不快,声音比刚才冷硬了几分。
“什么问题,莱德先生?”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亚历克斯放下手,目光清澈,直视着麦格教授。
“霍格沃茨的校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秩序,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学习环境。对于这一点,我完全理解并尊重。”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逻辑清晰,无懈可击。
“但我想知道,”他话锋一转,“如果一名学生,在探索魔法真理的过程中,其行为与某一条既定的校规,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冲突。那么,我们应该以哪一个为优先?”
这个问题,不是石子。
它是一枚被精准投掷的炼金炸弹,在每个新生的心湖中轰然引爆。
麦格教授的呼吸出现了一瞬间的停滞。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却发现所有预设的答案都已失效。
这个问题太尖锐,太根本了。
它直接剖开了“规则”与“进步”这对永恒的矛盾体,将其血淋淋的核心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她不能说“一切都要遵守校规”。那会让霍格沃茨的形象变得僵化、刻板,与魔法的探索精神背道而驰。这正是魔法部那些官僚最喜欢说的话。
但她更不能说“可以无视校规”。那将彻底动摇她作为教导主任,乃至整个霍格沃茨教师群体的权威基石。
她的沉默,就是答案。
看着这位严厉的教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语塞,亚历克斯没有追问。
他甚至没有再看她一眼。
他转过身,微笑着面向所有因他的问题而陷入震惊与思索的新生。
那一刻,他夺走了本该属于麦格教授,甚至属于邓布利多的舞台。
他成了这场新生入学仪式的唯一主角。
“我知道,大家现在都很紧张。”
他的声音不高,却拥有一种奇特的感染力,能轻易穿透人心的壁垒。那些还在发抖的学生,不自觉地停止了颤抖。
“我们害怕犯错,害怕违反规则,害怕被评判。”
他环视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目光温和而坚定。
“但请记住,我们来到霍格沃茨,不是为了成为一台精准执行指令的机器。”
“我们是为了探索未知,是为了挑战不可能!”
这句话如同投入火堆的烈油,新生们刚刚被问题点燃的思绪,瞬间化作了熊熊燃烧的火焰。他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呼吸变得粗重。
“规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脚下的基石,但它绝不应该是我们思想的牢笼!”
他的声音开始昂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断言。
“今天,我们将被分到不同的学院,拥有不同的色彩,但我们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拓展魔法的边界!”
“所以,不要害怕!”
“去思考!”
“去质疑!”
“去创造!”
“因为从今天起,我们,就是霍格沃茨的未来!”
话音落下。
整个偏厅的新生们,眼中都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光芒里,有被点燃的豪情,有对未来的无限渴望,有挣脱束缚的冲动。他们忘记了对分院的紧张,忘记了对未知的恐惧。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一群迷茫的羔羊。
他们是一群被唤醒的幼狮。
而麦格教授,感觉自己的偏头痛又加剧了。
太阳穴一抽一抽地跳动,痛感尖锐。
她的大脑正在进行一场剧烈的战争。
理智的那一部分,她那颗追求真理、欣赏才华的学者之心,竟该死地被这番话所深深触动。她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也曾有过这样无畏的、挑战一切的念头。
但立场的那一部分,她作为霍格沃茨秩序维护者的身份,又在疯狂地拉响警报。
这个男孩的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了她的预估。
一百个韦斯莱双胞胎加起来,他们制造的只是物理层面的混乱。
而亚历克斯·莱德,他仅仅用了几句话,就在思想的层面,完成了一次对规则的颠覆,对权威的解构。
这种“理智上认同,立场上反对”的剧烈思想矛盾,在她脑海中激烈碰撞,几乎要将她的精神撕裂。
【叮!检测到‘米勒娃·麦格’核心教育理念与规则认知产生钻石级思想碰撞!】
【共鸣点 2000!】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