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烬抱着苏软软走在山林里,脚步放得极轻。黑甲披风把小团子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半张埋在他肩窝的小脸,暖呼呼的气息轻轻喷在他颈间,带着刚吃过烤饼的淡淡焦香。
夏荷、秋菊和春桃跟在后面,脚步也轻快了些——有萧烬在前面开路,沿途的荆棘被他随手用腰间佩刀斩断,连寒风都被他高大的身影挡去了大半。春桃攥着衣角,偷偷抬头看抱着公主的萧烬,小声跟秋菊说:“秋菊姐姐,公主的大舅舅真的好厉害呀……”
秋菊点点头,眼里满是安心。刚才在破庙时的恐惧,此刻早被“有依靠”的踏实感取代——她们终于不用再像无头苍蝇似的躲着,终于有人能护着公主,护着她们了。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隐约传来马蹄声和士兵的吆喝声。萧烬脚步顿了顿,低头看了眼怀里的苏软软——小团子已经睡熟了,长长的睫毛像小扇子似的垂着,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大概是做了个有吃的美梦。
“醒了吗?”萧烬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小脸蛋,声音轻得像羽毛。
苏软软睫毛颤了颤,慢慢睁开眼,眼神还有点迷糊,小声嘟囔:“舅舅……到了吗?”
“快了。”萧烬把她抱得更稳些,指了指前方,“前面就是舅舅的军营,进去了就有热粥喝。”
话音刚落,前方的林子里突然冲出几个穿着盔甲的士兵,手里握着长枪,看到萧烬时,先是一愣,随即立刻单膝跪地,齐声喊:“将军!您回来了!”
声音洪亮,震得林子里的落叶都簌簌往下掉。苏软软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往萧烬怀里缩了缩,小手紧紧抓住他的盔甲衣襟。
萧烬眉头微蹙,低声道:“小声点,别吓到她。”
士兵们这才注意到将军怀里抱着个孩子——小小的一团,裹在将军的披风里,只露出张白生生的小脸,眼睛又大又亮,怯生生地看着他们,像只受惊的小奶猫。
士兵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懵。他们这位萧将军,在边关是出了名的“冷阎王”,别说抱孩子了,平时连笑都难得笑一下,怎么会突然抱着个这么小的娃娃回来?
“将军,这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兵忍不住问,他是萧烬的副将,叫赵虎,跟着萧烬打了五年仗,还是头一次见将军对谁这么温柔。
萧烬没直接回答,只是低头对苏软软轻声说:“软软,这些是舅舅的士兵,都是好人,不用怕。”
苏软软从萧烬怀里探出头,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士兵们——他们穿着和萧烬一样的盔甲,只是颜色浅些,脸上都带着风霜,却没有刚才在破庙外时的压迫感。
她想起刚才舅舅说“士兵哥哥们会保护你”,小手慢慢松开了萧烬的衣襟,小声说了句:“士兵哥哥好……”
声音软软的,像棉花糖似的,飘进士兵们耳朵里。赵虎愣了愣,随即挠了挠头,咧嘴笑了:“哎!小娃娃好!”
萧烬这才对赵虎说:“这是苏软软,我的外甥女。把人都叫起来,别杵在这挡路。”
“外甥女?!”士兵们这下更惊讶了——将军居然有外甥女?他们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惊讶归惊讶,没人敢多问。赵虎赶紧起身,挥手让士兵们起来,又快步走到萧烬身边,压低声音问:“将军,宫里的事……您都知道了?”
他说的“宫里的事”,就是前朝灭亡的消息。边关离京城远,消息传得慢,他们也是三天前才收到风声,正担心将军会不会急着回去,没想到将军已经亲自把外甥女接来了。
萧烬点了点头,语气冷了些:“路上再说。先让人把帐篷收拾出来,要最暖和的,再让伙房煮点小米粥,熬得稠点,多放些糖。”
“哎!我这就去办!”赵虎赶紧应下,又看了眼萧烬怀里的苏软软,见她正好奇地看着自己,忍不住又笑了笑——这小娃娃长得真招人疼,难怪将军这么宝贝。
一行人往军营走,沿途的士兵看到萧烬抱着个孩子,都停下脚步张望,眼神里满是好奇,却没人敢上前搭话。苏软软趴在萧烬怀里,小脑袋转来转去,看军营里的帐篷、插在地上的旗帜,还有远处正在训练的士兵,眼睛里满是新奇。
走到一处最大的帐篷前,赵虎已经让人收拾好了——帐篷里铺着厚厚的毡子,地上放着个烧得旺旺的炭盆,暖烘烘的,和外面的寒风简直是两个世界。
萧烬抱着苏软软走进帐篷,小心翼翼地把她放在毡子上,又把披风解下来,盖在她腿上:“在这里等舅舅,舅舅去给你拿粥。”
苏软软点点头,坐在毡子上,小手摸了摸身边的炭盆——暖暖的,一点都不冷了。她看了看帐篷里的东西:一张简单的木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放盔甲的架子,上面摆着和萧烬身上一样的黑甲,比她还高。
没等多久,萧烬就端着一个粗瓷碗进来了,碗里是稠稠的小米粥,上面还撒了点糖,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他走到苏软软身边蹲下,用勺子舀了一勺粥,放在嘴边吹了吹,才递到苏软软嘴边:“小心烫,慢点吃。”
苏软软张开嘴,小口喝了一口——小米粥熬得软烂,甜丝丝的,滑进肚子里,暖得她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她好久没喝过这么热、这么甜的粥了,忍不住又多喝了几口。
萧烬就这么一勺一勺地喂她,眼神专注,动作轻柔,和平时在战场上那个“冷阎王”判若两人。帐篷外的赵虎路过,偷偷往里看了一眼,吓得赶紧缩了回去——这要是让外面的士兵看到,怕是要惊掉下巴。
苏软软喝了小半碗粥,就摇了摇头:“舅舅,我饱了。”
“再喝两口。”萧烬又舀了一勺递过去,“软软太瘦了,多吃点才能长高高。”
苏软软听话地又喝了两口,才把小嘴闭上。萧烬把碗放在桌上,刚想擦嘴,就看到苏软软伸出小手,用袖口轻轻擦了擦他的嘴角——刚才喂粥时,不小心沾了点粥渍。
“舅舅,有粥。”苏软软仰着小脸,认真地说。
萧烬的身子僵了僵,低头看着苏软软的小手——袖口已经洗得发白,却很干净,擦在他嘴角时,软软的,暖暖的。他活了三十多年,除了姐姐,还没人这么对过他。
他喉结动了动,伸手轻轻握住苏软软的小手,小声说:“谢谢软软。”
就在这时,帐篷门被轻轻掀开,赵虎端着一个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三个碗,还有几块粗粮饼子——是给夏荷她们准备的。他刚走进来,就看到将军正握着小娃娃的手,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吓得差点把托盘摔了。
“将、将军,我把吃的给三位姑娘送过来……”赵虎赶紧低下头,不敢多看。
夏荷、秋菊和春桃也跟着走进来,看到帐篷里的暖炉和桌上的粥,还有萧烬对苏软软的样子,心里更踏实了。春桃走到苏软软身边,小声说:“公主,您吃饱了吗?”
苏软软点点头,又指了指赵虎手里的饼子,对萧烬说:“舅舅,给桃桃姐姐她们吃饼子。”
萧烬对赵虎抬了抬下巴:“把饼子给她们。”
赵虎把托盘递给夏荷,又想起一件事,对萧烬说:“将军,伙房还煮了点红薯,我让他们给小……给软软姑娘留着了,等会儿凉点了拿过来。”
“嗯。”萧烬应了声,又低头对苏软软说,“软软,等会儿吃红薯,甜的。”
苏软软眼睛亮了亮——她以前在宫里吃过红薯,甜甜的,很好吃。
赵虎看着小娃娃眼睛发亮的样子,忍不住多说了句:“红薯是伙房老张煮的,甜得很,小娃娃肯定喜欢。”
苏软软听到“小娃娃”,忍不住笑了笑,露出两个浅浅的小梨涡。赵虎看了,心里忍不住感叹——这小娃娃笑起来真好看,比军营里开的小野花还招人疼。
他正想再说点什么,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还有士兵的争吵声。萧烬眉头皱了起来,脸色沉了沉:“外面怎么了?”
赵虎赶紧出去查看,没过多久就回来了,脸色有点难看:“将军,是几个新兵蛋子,听说您把前朝的小公主接来了,在外面说闲话,说……说您不该把‘亡国公主’带到军营里来,怕给军营惹麻烦。”
这话一出,夏荷和秋菊的脸色瞬间白了——她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怕有人因为“前朝余孽”的身份欺负公主。春桃更是直接挡在了苏软软面前,虽然身子还在发抖,却紧紧咬着嘴唇,不肯让开。
苏软软也听懂了“亡国公主”这四个字,小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她低下头,小手紧紧攥住了萧烬的披风衣角,眼里泛起了水光——她知道自己的国家没了,可听到别人这么说,还是觉得心里酸酸的。
萧烬看到苏软软的样子,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他轻轻摸了摸苏软软的头,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对她说:“软软别怕,舅舅去处理点事,马上回来。”
说完,他站起身,脸色瞬间冷得像冰,眼神里的杀意几乎要溢出来。赵虎在一旁看得心里发怵——完了,那几个新兵蛋子要倒霉了。
萧烬大步走出帐篷,外面的喧哗声立刻停了。几个穿着新兵盔甲的年轻人站在帐篷外,脸上还带着不服气,看到萧烬出来,才不情不愿地低下头,却还是小声嘟囔:“将军,我们说的是实话……她是前朝公主,留在军营里,要是被新朝的人知道了,肯定会来找麻烦的……”
“麻烦?”萧烬走到他们面前,声音冷得像寒风,“我的外甥女,就是我的亲人。谁敢说她是‘亡国公主’,谁敢说她会带来麻烦,先问问我手里的刀答不答应!”
他说着,手按在了腰间的佩刀上,刀柄上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新兵们吓得浑身一哆嗦,再也不敢说话了——他们忘了,眼前的人不仅是将军,更是那个在战场上杀得蛮族闻风丧胆的“冷阎王”,谁敢惹他的亲人,那不是找死吗?
萧烬扫了他们一眼,语气更冷:“从今天起,苏软软就是军营里的小主子。谁要是再敢对她不敬,或者让她受一点委屈,别怪我不客气——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这话不仅是说给新兵听的,更是说给整个军营的人听的。周围的士兵都低着头,没人敢抬头看萧烬的眼睛——他们都听明白了,这位小外甥女,就是将军的逆鳞,碰不得。
萧烬说完,转身往帐篷走,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苏软软正站在帐篷里,扒着门帘偷偷看他,眼里的水光还没干,却在看到他时,小声喊了句:“舅舅……”
萧烬心里的火气瞬间消了大半,他快步走进帐篷,蹲下身,伸手把苏软软抱进怀里,轻声说:“软软,刚才的话别往心里去。以后谁再敢那么说,舅舅帮你教训他。”
苏软软靠在萧烬怀里,小手紧紧抱着他的脖子,小声说:“舅舅,我不是麻烦……”
“当然不是。”萧烬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哄小孩子似的,“软软是舅舅的宝贝,是军营里的小福气,怎么会是麻烦?”
他刚说完,帐篷外就传来赵虎的声音:“将军,伙房的红薯煮好了,我给小主子送过来了。”
萧烬应了声,赵虎端着一个碗走进来,碗里放着两块冒着热气的红薯,香气扑鼻。萧烬拿起一块红薯,吹凉了,才递给苏软软:“尝尝,甜不甜。”
苏软软咬了一口红薯——软软的,甜甜的,比宫里吃的还好吃。她眼睛亮了亮,又咬了一口,然后把红薯递到萧烬嘴边:“舅舅,你也吃,甜。”
萧烬看着递到嘴边的红薯,心里暖烘烘的。他咬了一小口,确实很甜,甜到了心里。
帐篷外的寒风还在刮,帐篷里却暖融融的,炭盆里的火噼啪作响,小米粥的香气和红薯的甜味混在一起,还有小团子软软的笑声,让这个冰冷的边关军营,第一次有了家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