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满院禽兽的噩梦 > 第21章:傻柱相亲,相中烈士遗孀
换源:


       自从拜了那位神秘的国宴名厨为师,何雨柱整个人都变了。

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着烹饪的知识,脑子里除了锅碗瓢盆和火候刀工,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厂里食堂那把颠了几十年的大铁勺,如今在他手里轻飘飘的,再也满足不了他日益增长的野心。

事业上的高歌猛进,反衬出个人问题上的停滞不前。

李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天,在李昂又一次的“谆谆教诲”下,何雨柱总算是开了窍,决定迈出这艰难的一步——相亲。

他翻箱倒柜,找出了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

布料还有些硬,带着染料和库存的混合气味。

他又学着电影里的人物,往头上抹了半瓶头油,用一把缺了齿的木梳,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油光锃亮。

脚上那双大头皮鞋,更是被他用布条蘸着鞋油,来回擦了不下百遍,光洁得能映出他自己紧张又期待的脸。

整个人绷得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小昂,你看哥……哥这身,还行吧?”

何雨柱站在李昂面前,两只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一会儿扯扯衣角,一会儿又想去摸自己那锃亮的头发,生怕乱了一根。

李昂的目光在他身上转了一圈。

那身工装穿在他壮硕的身上,显得有几分滑稽,但那双擦得发亮的皮鞋和那双无处安放的手,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认真。

“不错,精神!”

李昂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手掌传来的力度让何雨柱紧绷的身体稍微放松了一些。

“走吧,王主任那边都等着了。”

两人一前一后,再次踏进了街道办的大门。

一股子旧文件、墨水和淡淡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

办公室里,穿着灰色干部服的王主任一见他们,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哎哟,柱子,小昂,你们可来啦!快坐,快坐!”

办公室的长条木桌旁,已经坐了三个年轻女人。

她们都穿着时下最流行的确良衬衫,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一丝矜持和审视。

这都是从乡下返城的青年女工,每一个都算得上是相貌端正,收拾得干净利落。

王主任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

“柱子,这位是纺织厂的刘翠花同志,这位是电报局的张燕同志,还有这位,是副食品商店的孙兰同志。”

“三位同志,这位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轧钢厂的大厨,何雨柱师傅!”

何雨柱咧嘴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人却显得有些拘谨。

接下来的场面,陷入了一种程式化的尴尬。

“何师傅,听说您是八级钳工的待遇?一个月工资得有九十九块吧?”

说话的是刘翠花,她的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

何雨柱点点头:“嗯,差不多。”

“那厂里分房了吗?您现在住的院子,是您自个儿的屋吗?”

张燕的问题更加直接,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股不容回避的压迫感。

何雨柱有些不自在地挪了挪身体。

“是自个儿的屋。”

他礼貌地回答着,脑子却有些放空,眼神开始不受控制地在办公室里游离。

墙上贴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窗台上的那盆吊兰有些缺水,叶子尖都黄了。

他的目光最终飘向了办公室最不起眼的那个角落。

那里没有相亲的热闹,只有一片安静的忙碌。

一个女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旧布衫,身形看着有些单薄。

她正背对着这边,蹲在地上,默默地给几个孩子分发着窝窝头。

那些孩子大的不过六七岁,小的看起来也就四五岁的样子,一个个都眼巴巴地望着她手里的竹筐。

女人的动作很轻,很温柔。

她将手里的窝窝头一个个分给孩子们,轮到最后一个,筐里只剩下一个了。

她没有犹豫,将那最后一个窝窝头掰开,一大半都塞给了那个看起来最瘦小的孩子。

她自己手里只留下了一小口,就着白开水,小口小口地吃着。

分完食物,她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温柔的笑意,眼神里透着一种纯粹的善良和慈爱,仿佛那些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

那一瞬间,何雨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攥了一下。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从胸口蔓延开来,瞬间盖过了这边嘈杂的问话声。

那些关于工资、关于房子的盘问,在那个笑容面前,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趣。

“王主任,那位是?”

何雨柱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打断了孙兰同志关于“厨子身上油烟味重不重”的提问。

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他手指的方向,聚焦到了那个角落。

王主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的热情稍稍褪去,换上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她叫于莉,是个苦命人。”

王主任的声音低沉了些。

“丈夫是战斗英雄,在解放战争那会儿牺牲了,评上了烈士。她一个人带着个女儿,日子过得紧巴,就在咱们街道办打点零工,帮着照看一下这些没人要的孩子。”

王主任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何雨柱和于莉之间来回扫了扫,带着几分劝诫的意味补充道。

“柱子,于莉这姑娘,人品是没得说,顶好的一个人。可她那家庭负担……实在是太重了。你是个大小伙子,前途正好,这事儿,你可得慎重考虑啊。”

王-as-in-wang-主任的话说得很实在,也很现实。

在这个年代,娶一个带着“拖油瓶”的寡妇,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然而,这些话落在何雨柱的耳朵里,却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棉花。

他的目光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始终牢牢地锁在那个叫于莉的女人身上。

他看到的不是王主任口中的“负担”和“拖油瓶”。

他看到的是一个女人在艰难岁月中独自挺立的坚韧,是她面对孤苦孩童时毫不作伪的善良。

这份善良,比那九十九块的工资、比那几间北屋,要动人一万倍。

“王主任。”

何雨柱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坚定。

“我就想和于莉同志谈谈。”

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三位返城女工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诧异和一丝难以言说的轻蔑。

在她们看来,放着她们这样根正苗红、身家清白的正式工不要,却去看上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这何雨柱不是傻,就是疯了。

李昂一直沉默地坐在旁边,此刻,他清晰地看到了何雨柱眼中的那份光。

那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认定。

他知道,傻柱这次是动了真心。

李昂也站起身,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打破了僵局。

“王主任,既然傻柱哥有这个想法,我看不如就让他们单独聊聊。”

他转向那几位脸色各异的女工,客气地说道:“几位同志,咱们在这儿,也挺不方便的,不如我先送你们回去?”

王主任看看一脸倔强的何雨柱,又看看角落里有些不知所措的于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她在这个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

何雨柱眼里的那份真诚,做不了假。

李昂顺势拉着那几位明显心怀不满的女工朝外走去。

出门前,他回头,给了何雨柱一个眼神。

那眼神里有鼓励,有赞许,还有一句无声的话:哥们,走对了。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带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屋子里,只剩下了站姿还有些僵硬的何雨柱,和刚刚回过神、满脸局促的于莉,以及那几个还在埋头安静吃着窝窝头的孩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