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许强从许大茂外屋的小床上爬起来,冻得一哆嗦——外屋没生炉子,窗户缝漏风,被子薄得像层纸。
他揉了揉眼睛,想起昨天盘算的事:得赶紧买块玻璃修自己屋的窗户,总不能一直住这儿。
可玻璃易碎,用手拎着走不稳,得用自行车驮。
许强琢磨了一圈,院里有自行车的只有三大爷阎埠贵——三大爷是红星小学的老师,为了上班方便,咬牙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宝贝得不行。
他裹紧棉袄,往前院三大爷家走。
刚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针线穿过布料”的“沙沙”声——三大爷正坐在炕沿上,给儿子阎解成补袜子,袜子脚趾头处破了个洞,他用补丁层层叠叠地缝,生怕再破。
“三大爷,忙着呢?”许强推门进去,笑着打招呼。
阎埠贵抬头,放下针线,小鱼泡眼眨了眨:“许强?你今儿不上班?找我有事?”
他打量着许强,心里琢磨着——这小子平时见了自己要么绕道走,要么挤兑两句,今儿这么客气,准是有求于自己。
“确实有事想麻烦您。”许强也不绕弯子,“我屋窗户破了块玻璃,想去买块新的,可玻璃易碎,想借您的自行车用半天。您放心,我用完就给您擦干净,还上油。”
阎埠贵没立刻答应,手指在膝盖上敲了敲——借自行车可以,但不能白借。
他想起自家屋顶漏雨,上次找瓦匠问,换瓦要5块钱,一直没舍得修。
“借自行车行,”阎埠贵眼睛一亮,看向许强,“不过我有个条件——你回来的时候,帮我把屋顶的破瓦换了。我那屋下雨就漏,一直没工夫修。”
许强一听,立刻点头:“没问题!换瓦这点活儿我会干,保证给您换得严严实实,以后下雨准不漏。”
这买卖稳赚不亏!
阎埠贵心里乐开了花,对着里屋喊:“解成!把自行车推出来,给你许强哥用!”
阎解成正趴在桌上写作业,听见喊声,蹦蹦跳跳地出来,看见许强,小声问:“强子哥,换瓦累不累啊?你要是去买东西,能不能给我带块水果糖?”
“就知道吃!”阎埠贵瞪了儿子一眼,可转头对许强说,“孩子小,嘴馋,你要是方便,就带一块,不用多买。”
“没问题,一块糖而已。”许强笑着答应。
阎埠贵又叮嘱三大妈:“中午把昨天买的红薯蒸上,等许强换完瓦,让他在咱家吃红薯,别让孩子饿着。”
说完揣着饭盒,骑着许强借之前的空档,先去学校上班了。
阎解成推着自行车出来——车是黑色的,车架上有些掉漆,车座用布包着,看得出来平时很爱惜。
“强子哥,你慢点骑,我爸宝贝这自行车呢。”
“知道了。”许强接过车把,带着阎解成往玻璃店走。
到了玻璃店,许强挑了块大小合适的窗户玻璃,花了1块2,又在旁边的小卖部给阎解成买了块水果糖——糖纸是红色的,印着“水果糖”三个字,阎解成攥在手里,舍不得吃。
回到四合院,许强搬来三大爷家的木梯子,靠在屋顶边,爬上去换瓦。
阎解成在下面递瓦,瓦片是三大爷早就准备好的,堆在墙角,沾着点灰尘。
三大妈在院子里择菜,见许强忙得满头汗,额头上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赶紧端了碗热水出来:“许强,歇会儿再干,喝口水。等会儿换完瓦,就在我家吃红薯,蒸得软乎,甜着呢。”
“谢谢三大妈,我再干会儿就好。”
许强接过碗,喝了口热水,心里暖烘烘的——三大爷虽然爱算计,但一家人挺实在,不像贾家那样勾心斗角。
快到中午的时候,瓦终于换完了。
许强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三大妈,瓦换好了,您放心,下雨准不漏。”
三大妈笑着点头,刚要拉许强进屋吃红薯,许强却拉着阎解成说:“解成,走,强子哥请你吃饺子,比红薯好吃。”
阎解成眼睛一亮,立刻跟着许强往外走,三大妈在后面喊:“吃完早点回来!”
两人刚出胡同口,就遇见下班的许大茂——许大茂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买的烟。
“你们俩去哪?”他问。
“请解成吃饺子,哥,你要不要一起?”许强问。
许大茂摇头:“我还有事,得去主任家,你们去吧。”
他往四周看了看,偷偷从兜里掏出半斤粮票,塞给许强,“拿着,别跟三大爷说我给你粮票,省得他又来算计我,想让我给他家送东西。”
许强接过粮票,笑着说:“知道了,哥,你放心。”
两人来到街角的公私合营饺子馆,馆子里人不多,只有两桌客人。
许强点了两盘猪肉白菜馅饺子,花了1块5,用了刚拿到的半斤粮票——饺子刚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香味飘得老远。
阎解成平时很少吃饺子,拿起筷子就往嘴里塞,吃得满脸是油,嘴角还沾着饺子馅:“强子哥,这饺子比我妈蒸的红薯好吃多了,太香了!”
许强看着他的样子,想起自己前世小时候,过年才能吃顿饺子,忍不住笑了,又给阎解成加了盘素馅饺子:“慢慢吃,不够再点。”
阎解成用力点头,嘴里塞满了饺子,说不出话,只能含糊地“嗯”了一声。
……
午后。
许强和阎解成在饺子馆门口分开——阎解成手心里攥着许强给的半块水果糖,糖纸都被攥得发皱,一个劲儿地说“强子哥,下次我还帮你干活”,蹦蹦跳跳地往四合院跑,怕回去晚了被三大爷说贪玩。
许强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转身往供销社走——他想看看现在什么物资紧俏,也好盘算后续怎么靠系统赚钱。
供销社里人不多,货架上摆着几匹粗布、两盒雪花膏,还有些散装的糖块,许强挑了块藏青色的花布(做棉袄耐脏),花了3块钱和1尺布票,抱着布往回走。
刚进四合院中院,就见李婶坐在门口纳鞋底,手里的针线穿梭得快,见许强抱着布,立刻放下针线问:“许强,买布做啥呀?这布看着还挺厚实。”
“天冷了,做件新棉袄。”许强笑着停下脚步,故意说,“婶子要是喜欢,或者其他婶子们想要,我能弄到便宜布,比供销社便宜两毛钱一尺,布票也能少要些。”
李婶眼睛一亮,赶紧起身:“真的?那我跟你张大妈说说,她正想给她家小子做件棉袄呢!”
“成,您跟大妈说,要多少尺提前跟我说。”
许强应下,又遇见在井边洗衣的三大妈——三大妈正搓着件打补丁的衣服,盆里的水冒着白气,见许强过来,笑着问:“饺子吃好了?解成回家跟我说,比红薯好吃多了。”
“吃好了,解成吃了两盘呢。”许强寒暄两句,抱着布往后院走,心里琢磨着:这口风一露,以后不愁没生意。
刚进自己屋(窗户玻璃已经装上,屋里暖和了些),许大茂就推门进来了,手里捏着个空烟盒,烟盒上印着“红牡丹”的字样,脸色有些急:“强子,我跟胶片厂的王科长约好,明天送烟过去,你能弄到‘牡丹烟’不?”
许强点头,心里立刻唤出系统面板——“牡丹烟”在技能区旁边的“紧缺物资栏”里,标注着“1.2金币一包”(1金币=1块钱)。
“能弄到,2块5一包,你要几包?”
“要5包!”许大茂赶紧说,又补充,“再帮我弄个‘蝴蝶发卡’——厂长女儿喜欢这个,上次我听她跟同事念叨过。我给你30块和2尺布票,够不够?”
“够了。”
许强应下,系统同步显示“蝴蝶发卡需3金币”,心里盘算着:5包烟成本6块,发卡3块,总共9块成本,许大茂给30块,能赚21块,还赚2尺布票,这买卖划算。
他给许大茂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哥,你光送烟和发卡还不够。”
见许大茂抬头看他,继续说,“我听物资科的人说,厂长女儿去年想要个‘上海产的雪花膏’,一直没买到,你要是能弄到这个,厂长肯定更高兴,办事也更顺利。”
许大茂皱着眉:“雪花膏?那玩意儿更难弄啊,黑市上都少见。”
“我能弄到,就是得加5块钱。”许强说,又补了句,“还有,胶片厂最近缺‘放映机零件’,王科长跟我提过一嘴,说零件不够,下个月可能没法正常放电影。你要是能帮着弄到零件,他肯定承你情,以后胶片的事也好谈。”
许大茂更急了:“零件更不好弄!物资科管得严,我哪儿去弄?”
“我有办法。”许强顿了顿,突然想起阎解成——阎解成会修自行车,力气也大,要是让他帮忙运零件(从系统兑换后,得有人从约定地点运到胶片厂),既能给阎解成赚点零花钱,又能解决运输问题,还不用暴露系统的事。
他看着许大茂说:“我认识个人,会修东西,力气也大,能帮忙运零件,还不会出岔子。哥你要是信我,这事包在我身上。”
许大茂见他有办法,赶紧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你要是能办成,我再给你加5块钱,布票也再给你1尺!”
“成。”
许强应下,心里想着:明天一早就找阎解成说说,拉他一起搞点事——三大爷家日子紧,解成又没正经工作,赚点零花钱也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自己也多个帮手,一举两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