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全能星途缔造者 > 第5章:破晓录音室的震动与新生
换源:


       江逸推开录音室的门时,指尖还残留着钥匙金属的凉意。走廊尽头的灯刚亮起来,映在深灰色地砖上拉出一道细长的光痕。他没停留,径直走向控制台,将终端接入主系统。屏幕亮起的瞬间,昨夜整理的声纹数据自动加载,顾明川与叶蓁蓁的名字并列在最上方,波形图安静地起伏着。

耳机里传来导播组确认信号的声音,他抬手示意收到,随即按下通讯键:“顾明川、叶蓁蓁,十分钟后进棚。”

话音落下,玻璃墙外的身影已经出现。周慕云站在监听区中央,双臂环胸,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衬衫袖口卷到肘部。他没看江逸,目光落在空荡的录音间,仿佛在等一场注定失败的演出开场。

江逸没开口解释。他调出第一组频谱分析,将顾明川过去三个月的所有演唱片段重新归类。屏幕上,一段细微的波动被放大——在每次转音前0.3秒,他的脑电反应会提前校准音高,误差趋近于零。

“绝对音感。”他低声自语,手指滑过触控屏,标记出三个关键节点。

顾明川推门进来时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他看了眼监控玻璃后的周慕云,又转向江逸:“真要在今天搞定和声体系?”

“你只需要唱。”江逸说,“剩下的交给我。”

叶蓁蓁紧随其后,发尾微湿,显然刚从排练室赶来。她站在角落,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耳廓,那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江逸注意到她的呼吸节奏比正常快了两拍,胸腔震动频率不稳定。

“你习惯用头腔发力。”他对她说,“但低音需要的是横膈膜支撑。不是声音不够,是身体不肯放下去。”

她抬头看他,眼神里有怀疑,也有隐约的期待。

周慕云终于动了。他走到调音台前,拿起话筒:“清唱一段C大调音阶,标准钢琴音参考。”

顾明川点头,戴上耳机。前几个音干净利落,直到升到G4时,尾音轻微飘了一下。

“停。”江逸突然开口,“刚才走神了。”

顾明川摘下耳机,皱眉:“你怎么知道?”

“你的神经反应滞后了0.1秒。”江逸调出实时声纹图谱,“大脑在纠正偏差,这是绝对音感的特征。你不是听不准,是你在怀疑自己。”

房间里静了一瞬。

周慕云走近屏幕,盯着那条波动曲线,眉头微不可察地松开一丝。

“再来。”他说,声音冷硬,“这次闭眼。”

第二遍演唱开始。这一次,顾明川没有犹豫,音准稳定如尺量过。江逸同步开启生物传感记录,将喉部肌肉震颤、呼气流量、共鸣腔体振动全部纳入模型。

“很好。”江逸点头,“现在,我要你听一段陌生旋律,然后复刻它,加入自己的情绪处理。”

他播放了一段未经标注的旋律——是周慕云五年前未发表的一首demo副歌片段。音符跳跃复杂,转调频繁。

顾明川听完一遍,沉默几秒,重新戴上耳机。当他开口时,不仅是精准还原,还在第三小节加入了轻微的颤音处理,像风吹过铁丝网的余响。

周慕云的手指忽然敲了敲桌面。一下,两下,三下,第四下戛然而止。

江逸没说话,只是把这段录音导入对比程序。屏幕上,原声与翻唱的波形重叠度达到91.7%,情感波动曲线几乎平行。

“他听得见别人听不见的东西。”江逸说,“这不是训练能出来的。”

周慕云转身看他,眼神依旧锐利,却不再带着审视。

“下一个。”他说。

叶蓁蓁走进隔离间时,肩膀绷得笔直。周慕云给她一段低音铺底的和声练习,要求她在F2到A2之间保持连续共鸣。

第一个音出来就偏了。她试图调整,结果越用力越失控,声音像卡在喉咙里的碎片。

“不行。”她摇头,“我根本不适合这个音区。”

“你试过用腹部呼吸吗?”江逸问。

“我一直这么唱的!”

“不。”他调出她过去三个月的排练音频频谱,“你每次进入低音前都会提肩,锁骨上抬,这是防御性姿态。你的身体在抗拒下沉。”

他递过一副骨传导耳机:“听着,跟着这个节奏,放松横膈膜。”

一段缓慢的震动传入她的耳中,像是某种深海生物的心跳。江逸打开了可视化引导界面,屏幕上一条绿色光带随呼吸起伏,提示她何时该释放气息。

“别想着发声。”他说,“先感受震动。”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这一次,声音从腹腔深处涌出,稳稳落在F2上,持续了四秒。

“对。”江逸轻声说,“就是这个位置。”

她睁开眼,眼眶有点发红。

“再来一次。”周慕云的声音从监听器传出,“加半音。”

第二次尝试,她稳住了G2。第三次,A2也勉强站住。虽然控制力仍弱,但频率已不再漂移。

“有意思。”周慕云终于说了句肯定的话,“这孩子的低频泛音结构很特别,像老式管风琴的基音。”

江逸点头:“不是能力问题,是心理抑制。她一直被当作高音位培养,潜意识里觉得低音‘不属于她’。”

“所以你是用数据把她掰回来的?”周慕云冷笑一声,却又没否定。

“我只是让她听见自己本来的声音。”

时间逼近傍晚。两人已完成基础音域测试,接下来是合成演练。

江逸启动动态补偿算法,将顾明川的主旋律与叶蓁蓁的低音轨进行融合。原始音轨播放时,低频部分明显塌陷,相位抵消严重。

“机器永远不懂情感叠加。”周慕云靠在墙边,语气笃定。

江逸没反驳。他调出两人喉部震颤的毫秒级差异图,启用延迟补偿,并在节奏基底中嵌入一段真实心跳采样——来自他腕上机械表的记录。

“这不是模拟。”他说,“这是锚定。”

合成音轨重新生成。

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整个空间仿佛沉了一下。浑厚的低音如暗流般托起主旋律,顾明川的声音穿透其中,清晰却不突兀。一段二十秒的前奏结束,没有人说话。

周慕云缓缓摘下左耳的翡翠耳钉,轻轻放在调音台上。

“明天同一时间。”他说,“我要完整编曲。”

江逸点头,将新任务录入终端:**和声系统深化训练,明晚八点验收**。

叶蓁蓁坐在角落,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像是第一次认识它们。顾明川站在镜子前,望着玻璃中自己的倒影,嘴唇微微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控制台的数据面板仍在闪烁,幽蓝的光映在江逸脸上。他抬起手腕,机械表的震动平稳而持续,与体内节奏完全一致。

门外传来脚步声,导播组送来设备检测报告。江逸接过文件,目光扫过最后一行——音响系统共振阈值突破临界点,建筑结构产生轻微震颤。

他没抬头,只低声问:“刚才那段合成音,回放几次了?”

“三次。”导播回答,“每次都有地面震动。”

江逸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那条线仍在微微跳动,像一颗不肯停歇的心脏。

周慕云走到门口,手搭上门把,又停下。

“别放背景音乐。”他说。

门关上了。

江逸坐回椅子,调出下一阶段训练方案。终端提示电量剩余67%,他没去充电,只是把耳机重新戴好。

合成音再次响起。

地板随之轻颤。

一滴水从天花板边缘落下,砸在调音台边缘的金属罩上,弹起一粒细小的水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