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重链,万象归一】
在“设定否定者”带来的纯白空白笼罩万界后,诸天光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长久沉寂。那片黑暗持续了多久,无人能精准计量
——毕竟“时间”的定义也曾在空白中短暂悬停。
万界生灵蜷缩在“无意义”的边缘,有的麻木地重复着机械动作,有的试图在记忆碎片中拼凑“定义”的残片,
更多的则是在绝对寂静中等待,等待要么被彻底吞噬,要么迎来某种未知的终结。
就在众生几乎认定“盘点已随空白终结”时,一道微弱却异常稳定的光柱,突然从虚无的天幕中穿透而出。
它不再像以往那样覆盖整片苍穹,也没有闪烁或滞涩的痕迹,
只是笔直地伫立在虚空之中,如同在无垠的混沌里重新钉下的一枚坐标。
光柱的光芒不刺眼,却带着一种穿透一切虚无的力量,让所有感知到它的生灵,
都下意识地停下了动作,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过去——那是一种源自本能的、对“稳定”的渴望。
很快,光柱之中,古朴的字符开始缓缓浮现。
没有抗拒,没有显影的艰难,只有一种如同“规律本身”般的从容,最终清晰地定格在光柱中央:
【基金会至高神性序列】
【SCP-基底现实(TheBasement)】
字符稳定的刹那,万界没有出现任何异象——没有时间的波动,没有逻辑的震颤,没有结局的预感,更没有空白的侵蚀。
然而,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却如同久旱土地迎来的第一滴甘霖,
微弱却清晰地抚过所有幸存的世界,渗透到每一个生灵的意识深处。
那不是力量的馈赠,不是命运的怜悯,而是一种确认
——一种“存在本身得以成立”的绝对前提的确认。就像漂泊在海上的船,终于看到了海底的礁石;
就像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终于摸到了墙壁的轮廓。
众生第一次在“空白”的余威下,重新感受到了“我存在”的真切。
【万界归寂,锚点重现】
“我……真的还在?”
带着颤抖的低语,在沉寂的万界中缓缓扩散。
众生开始下意识地感知自身,感知周围的世界,一种从未如此强烈的“真实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劫后余生的生灵:
城市废墟中,一个曾因“空白”忘记自己是谁的年轻人,下意识地抚摸着身边的断墙。
粗糙的砖石触感传来,他突然眼眶泛红——这触感是真实的,不是虚无的幻觉。
他又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握紧拳头,感受到肌肉的紧绷,听到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
“我还活着……我真的还活着!”他哽咽着喊道,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失而复得的狂喜;
乡村田野里,一位老农蹲下身,指尖触碰着干裂的土地,泥土的湿润与温度透过指尖传来。
他想起了“土地”的定义,想起了“耕种”的意义,泪水滴落在泥土里:“这是真的……不是梦。”
-哲学家与科学家:
哲学殿堂里,那位曾因概念框架崩塌而绝望的老学者,看着光柱中的“基底现实”字符,突然泪流满面。
他毕生追寻的“真理”与“实在”,那些曾在空白中被彻底动摇的根基,此刻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不是复杂的理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本身”这一最朴素、最绝对的事实。
“原来……我们追寻的终点,就是起点。”他喃喃自语,多年的困惑与迷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科学实验室里,一位物理学家看着仪器上稳定的“重力常数”数据,激动得浑身发抖。
在“空白”侵蚀时,这些数据曾变成毫无意义的乱码,而现在,它们重新恢复了稳定。
“基底现实……这就是支撑所有物理定律的最终基石!”
他终于明白,自己研究的所有理论,都建立在“现实存在”这一绝对前提之上。
-所有存在:
无论是曾失去“神性”的神魔,还是曾失去“异常性”的SCP项目,都在这一刻从“空白”的冰冷窒息中稍稍挣脱。
洪荒世界里,失去“掌控水域”设定的龙族,重新感受到了与水的连接——不是因为“设定”的回归,
而是因为“基底现实”确认了“龙存在”“水存在”的事实,让它们得以重新建立联系;
基金会收容站内,变成普通石头的异常许愿石,虽然没有恢复“许愿”的能力,
却重新拥有了“独特性”的可能——因为“基底现实”为它的“存在”提供了绝对前提。
众生如同溺水者终于触碰到坚硬的河床,虽然身上仍有伤痛,却终于有了站立的支撑。
【概念显现:万有的基盘,观测的支点】
就在万界生灵沉浸在“失而复得”的踏实感中时,光幕中的景象开始变化。
这次光幕展现的,既不是实体的场景,也不是抽象的光流或空白,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存在与观测的关系。
画面首先重现了“设定否定者”带来的那片令人绝望的纯白——那片没有定义、没有意义、没有特征的绝对空白。
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片纯白的正中央,出现了一个微不足道却绝对稳固的“点”。
这个点没有颜色,没有体积,没有任何可描述的特性,仿佛只是纯白背景上的一个“存在标记”。
但它的存在,却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原本绝对的“无定义”纯白,因为这个点的存在,变成了“可以被定义为‘未被观测/未赋予设定的状态’”的背景。
简单来说,这个点让“空白”从“绝对的无”,变成了“相对于‘有’的无”
——就像黑暗因为有了光,才被定义为“黑暗”;虚空因为有了物质,才被定义为“虚空”。
光幕进一步放大这个“点”,众生终于明白它的本质——这个点,就是观测本身。
是最原始的“我思故我在”——因为有“我”在观测,所以“我”存在;
因为有“我”在观测“世界”,所以“世界”的存在有了锚点。
它不是意识,也不是物质,而是意识与存在发生交互的那一绝对基点,是“观测者”与“被观测者”之间最基础的连接。
冰冷天音再次响起,但其声不再冰冷刺骨,而是带着一种历经劫难后的疲惫,却又无比清晰的平静,如同暴风雨过后的海面:
“基底现实,并非神,非实体,非法则。”
“其乃‘现实’得以被称之为‘现实’的【最低限度要求】,是‘存在’与‘观测’相互作用的【绝对基石】。”
天音落下,画面中出现了一组对比:
一边是没有“观测点”的纯白空白,那里没有任何定义,没有任何意义;
另一边是有“观测点”的空白,观测点如同种子,开始衍生出最基础的“定义”
——因为观测点存在,所以“空白”被定义为“观测点之外的区域”;
因为观测点在“感知”,所以“感知到的事物”被定义为“存在的事物”。
“它先于一切设定,先于一切叙事,先于一切物理常数。”天音继续解释道,声音中带着一种对“本源”的敬畏,
“当你看到一棵树,它之所以是‘树’,不仅因为它有树干、树叶的形态,
更因为有‘你’这个观测者,在以‘基底现实’为基石,赋予它‘树’的定义。
它是那保证‘当你观察一棵树时,它确实是一棵树’的最终底线
——即使所有其他设定都被抹除,只要‘观测点’存在,‘树存在’这一事实就不会被彻底否定。”
“它是‘空白’无法彻底吞噬一切的最终原因——因为总有最基础的‘观测’在发生,总有一个‘基点’在锚定现实。
就像火焰无法烧尽空气,洪水无法淹没大地,‘空白’可以抹除设定,却无法抹除‘存在与观测的交互’这一绝对前提。”
“它是基金会所有收容措施的最终依据,是所有现实稳定锚试图模拟和保护的最终对象。
基金会的现实稳定锚,本质上就是在强化‘观测点’的稳定性,防止‘基底现实’被扭曲;
他们的收容协议,本质上就是在保护‘观测者’与‘异常存在’的交互不超出‘现实存在’的底线。
它无关乎现实是什么,只关乎现实存在这一事实本身。”
【万界明悟,存续的恩典】
光幕中的景象与天音,如同一场“存在层面的启蒙”,让万界生灵彻底明悟了“基底现实”的意义
——它不是某种强大的力量,也不是某种至高的规则,而是“存在”得以存续的最终恩典,是所有意义得以诞生的源头。
一种源自“理解存在本质”的震撼与感激,瞬间席卷了万界。
-SCP基金会(若可感知):基金会的O5议会成员们,看着光幕中“基底现实”的概念,眼中充满了释然与坚定。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并非只是“控制异常”“保护人类”,
而是更深层的使命——保护那最基础的“观测基点”不被污染、不被扭曲、不被“空白”同化。
那些牺牲的特遣队员、那些在疯狂边缘挣扎的研究员、那些看似徒劳的抗争,都有了最终的意义——他们是在守护“存在本身”。
“原来……这才是我们的终极使命。”一位O5成员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庄重;
基金会的普通研究员们,看着自己手中的现实稳定锚,突然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
——这不是简单的“稳定现实”工具,而是“守护基底现实”的武器。
他们的工作,不再是枯燥的研究与收容,而是一场关于“存在存续”的伟大斗争。
-所有文明:
星际联盟中,那位曾俯瞰文明兴衰的老者,看着光幕中的“观测点”,突然意识到,所有文明的辉煌
——无论是星际航行的技术,还是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存在都依赖于“基底现实”这一简单却绝对的基石。
如果没有“观测点”锚定现实,文明的一切都将沦为空白中的虚无。
“我们的文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存在’基石上的殿堂。”他对身边的年轻助手说道,眼中充满了对“存续”的珍视;
洪荒世界里,那些曾失去“神性”的古老神祇,终于明白“神性”的本质
——不是强大的力量,不是至高的地位,而是作为“观测者”,参与稳定“基底现实”的责任。
他们重新凝聚神力,不再是为了统治,而是为了守护这“存在的基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