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28章 回溯之前,先学会等
换源:


       晨光漫过宁安社区活动中心的玻璃幕墙时,林川正踮脚调整投影仪的角度。

周秀芬站在后台镜子前,手指反复摩挲着深蓝色衬衫的领口——那是林川昨天特意买的,说“上台要体面些”。

“妈,该您了。”林川转身,看见母亲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泛着丝缕银光。

周秀芬攥着写满字的菜谱写手卡,指节微微发白:“川川,我、我刚才数了数,台下坐了三十二个人……”

“您昨天对着冰箱讲了七遍,连西兰花焯水要加半勺盐都没忘。”林川轻轻按住她发颤的手背,“他们不是听众,是和您一样,想给家人多攒点希望的人。”

周秀芬深吸一口气,手卡上的字迹被她的体温焐得温热——第一页写着“林建国体检异常指标”,第二页是“赵教授推荐的五红汤配方”,第三页贴着林川画的“每日饮食时间轴”。

她抬头时,眼底的慌乱褪成了某种温和的坚定:“妈去了。”

社区活动中心的门帘被风掀起一角,林川退到墙角。

周秀芬站上讲台的瞬间,他突然想起前世母亲在病房里的模样——那时她也是站在人生的“讲台”上,却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全。

此刻的阳光穿过她身后的窗,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比记忆里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我老伴查出问题那天,我第一反应是‘完了’。”周秀芬的声音不大,却像颗落在静湖的石子,在三十多双眼睛里荡开涟漪,“可现在我知道,只要早发现,就有希望。”她翻开手卡,指尖划过“宁州肿瘤医院”几个字,“上个月我儿子带我们做了低剂量螺旋CT,片子出来那天,赵教授说‘再晚三个月,情况就不一样了’……”

掌声突然炸响。

坐在第一排的张婶抹着眼泪站起来:“秀芬姐,你说的那个CT,我们社区能组织吗?”后排的王伯举着手机:“我记了菜谱,回头让我闺女照着做!”

林川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他摸出来,屏幕上跳动着系统提示:【签到成功(宁安社区健康讲堂)】【亲情值 35(母亲公开分享抗癌经历)】【奖励:创业资源·宁州电视台民生栏目采访邀请】。

他望着台上正和张婶解释“五红汤要选宁夏枸杞”的母亲,喉结动了动——前世此刻,母亲该在超市理货区弯腰搬货,货架上的节能灯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

“叮——”微信提示音打断思绪。

苏晚的消息弹出来:“采访方案我改了三版,下午带过来?”林川刚要回复“好”,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猛拍脑门——昨夜帮母亲整理手卡到凌晨,漏发了给“康旭生物”的智能药柜订单确认邮件!

那家公司是他谈了三个月的潜在投资方,合同里明确写着“超时未确认视为自动弃权”。

冷汗顺着后颈滑进衣领。

林川踉跄着退到活动中心外的走廊,手指几乎是颤抖着点开系统空间。

保险盒里的时间回溯卡泛着幽蓝的光,他咬了咬牙,点击【使用】。

屏幕骤然亮起刺目的红光:【回溯失败。

原因:当前亲情值储备不足(需≥100点,当前87点)】。

“怎么会……”林川攥紧手机,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前世他总觉得系统是救世主,此刻才明白,连“纠正错误”的资格,都要拿“家人的情感投入”来换。

他深吸一口气,拨通康旭生物的电话,听筒里传来机械的“嘟”声,每一声都像锤子砸在他心上。

“林总?”接通的瞬间,对方的声音冷得像浸了冰,“我们等了一夜邮件,财务已经在走取消流程了。”

“陈经理,真的是我疏忽。”林川背贴着墙慢慢蹲下,喉咙发紧,“智能药柜的温控系统数据我可以现在发——”

“合作看的是稳定性,不是补救。”电话“咔”地挂断,忙音在耳边嗡嗡作响。

林川摸出烟盒,点了一支,火星在清晨的风里明灭。

“川川?”

熟悉的嗓音从身后传来。

林川抬头,看见父亲林建国站在活动中心门口,深蓝色工装裤的膝盖处沾着机油渍,手里还提着个磨旧的工具包——他本该在机械厂上早班。

“爸,你怎么……”

“路过B3仓,看见你蹲这儿。”林建国走过来,在他身边蹲下,从工具包里掏出半盒润喉糖,“你妈说你最近总熬夜,我顺道买的。”他盯着林川脚边的烟蒂,没责备,只轻轻叹了口气,“工作不顺?”

林川把手机屏幕转向父亲,上面还停着系统的红色警告。

林建国眯着眼睛看了会儿,从工具包里摸出把螺丝刀:“我修了三十年机器,知道个理儿——有些零件松了,不能硬拧。得先停机,散热,再一点点调。”他用螺丝刀柄敲了敲林川的膝盖,“你妈今天上台说话,我比她还紧张。可她说‘得让人知道,别像我们以前那样拖’。你做的事,比修机器难多了,急不得。”

晨光里,林建国眼角的皱纹被风吹得舒展。

林川望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想起前世最后一次见他——老人躺在ICU里,连抬手指向他的力气都没有。

此刻这双沾着机油的手,正握着螺丝刀,像在修理什么比机器更金贵的东西。

“爸,我漏发了重要邮件。”林川哑着嗓子说,“可能要丢合作。”

“丢了就再找。”林建国把螺丝刀别回工具包,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你妈刚才在台上说‘早发现就有希望’,我琢磨着,人这一辈子,‘早’固然好,‘不晚’更难得。”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中午回家吃饭,你妈炖了山药排骨。”

林川望着父亲的背影融进晨光里,突然觉得喉咙发甜。

他掐灭最后一支烟,掏出手机重新打开订单文档——或许补救还来得及,或许陈经理愿意再给次机会,或许……他需要证明,没有回溯卡,他也能把该做的事做好。

下午三点,苏晚抱着一摞文件推开B3仓的门时,林川正伏在桌前画配送流程图。

她把文件放在他手边,瞥见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社区退休司机应急运力表”“订单高峰时段预测模型”。

“不用回溯卡了?”苏晚挨着他坐下,发梢扫过他手背。

“系统告诉我,有些错,得用‘现在的努力’去补。”林川把笔帽咬在嘴里,抬头时眼睛发亮,“我联系了五个社区的退休司机,他们说‘接送孙子顺路就能送药’;又找苏姐要了近三年的慢性病用药数据,高峰时段能提前两小时备货。”

苏晚翻开他画的流程图,在“应急运力”那栏看到父亲的名字——“林建国(机械厂钳工,有二十年货车驾龄)”。

她抬头时,正撞进林川发亮的眼睛:“我爸说,修机器要‘不硬拧’,做人也一样。”

“对了,孙护士上午来社区了。”苏晚从文件里抽出张便签,“她说赵教授团队要把你们家的案例写进‘早期干预社会支持模型’。”

林川的手顿住。

他想起母亲在台上说的“早发现就有希望”,想起父亲递来的螺丝刀,想起系统里那串逐渐增长的亲情值——原来他所做的一切,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救赎。

深夜十一点,林川揉着发涨的太阳穴整理完新流程。

手机突然震动,系统提示像串小烟花在屏幕上炸开:【亲情值 13(父亲主动清洗B3仓工具柜)】【亲情值 12(母亲协助整理采访素材)】【累计亲情值:112/1000】。

他盯着“时间回溯卡”图标,发现边缘不知何时泛起了金光——这次,他没急着点使用。

家庭群的提示音响起。

母亲发了张照片:餐桌上摆着半凉的山药排骨汤,父亲趴在桌角打盹,手机屏幕亮着,停在“智能药柜温控参数”页面。

林川笑了笑,按下语音键:“爸,妈,明天我带你们去拍张全家福,行吗?”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月光漫进来,照在苏晚落在他这儿的蓝色格子伞上。

伞柄的便签纸被风掀起一角,上面新写了行字:“周三健康讲座,我来接你。”

林川关了灯,躺到行军床上。

天花板上的光斑随着窗帘晃动,像极了母亲手卡上的字迹,像极了父亲递来的螺丝刀,像极了系统里那串不断增长的数字。

他闭眼前最后一个念头是:这一世,他不急着改错了——他想先把日子,一天天好好过完。

凌晨四点,宁州市还浸在夜色里。

林川被窗外的动静惊醒,迷迷糊糊扒开窗帘。

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蹬着旧自行车往社区骑来,深蓝色工装被风吹得鼓胀,后车筐里似乎装着什么方方正正的东西。

那是父亲林建国的背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