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分,林川的生物钟比闹钟先醒了。
他摸黑套上件旧卫衣,床头充电的手机屏幕在黑暗里亮起淡蓝色的光——【今日签到地点:华夏顶级肿瘤医院·放疗科走廊】。
电梯里的镜面映出他眼下淡淡的青影,这是连续半个月早起的痕迹。
前世他总在凌晨接客户投诉电话,现在凌晨的时间属于父母:给父亲备好温水里泡软的降压药,给母亲热杯加了枸杞的豆浆,再赶在医院早高峰前到达。
放疗科走廊的消毒水味比昨日更浓些。
林川站在指示牌下掏出手机,指尖刚触到签到键,系统提示音便叮地响起:【亲情值 20(父亲完成首次肺部CT复查)】。
他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喉结动了动——昨天父亲主动说川川,我跟你去医院时,他差点没忍住红了眼。
小林。
熟悉的嗓音从身后传来。
林川转身,赵明远教授正抱着一摞病历夹,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其中一支的帽檐有些变形,是他总在查房时拿笔杆敲掌心留下的痕迹。
您怎么来得这么早?林川接过老人怀里的病历,瞥见最上面那份封皮上林建国三个字。
你父亲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赵明远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亮得像手术刀,我让影像科连夜做了三维重建。他指节叩了叩病历夹,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从0.8cm缩小到0.6cm,边缘毛刺也变钝了——这和你用的养生方脱不了干系。
林川心口一热。
前世他捧着晚期诊断书时,医生说的是准备后事;现在不过二十天,父亲的病灶在缩小。
他刚要说话,赵明远却从白大褂内袋抽出份文件:我们想把你父亲的随访数据接入早期肺癌干预数据库。
数据库?
全国目前仅收录137例原位癌全程干预样本。赵明远翻开文件,纸页发出清脆的摩擦声,匿名处理,但你的选择可能让筛查标准提前三年——早期发现,就能多救三千人。
林川的目光扫过文件末尾的自愿参与书。
前世母亲弥留时,同病房的阿姨哭着说早知道半年前那声咳嗽不是感冒,他蹲在消防通道里抽了半包烟,烟灰落了满鞋。
此刻他摸出笔,笔尖在签名栏停顿半秒,落下时却干脆利落:签。
你很信任我们?赵明远看着他。
林川把文件推回去,指腹蹭过父亲病历上的名字:我不信系统。他想起昨夜系统奖励的抗癌膳食配方,想起签到时总在变的地点,但我信您说的早期发现等于治愈。
赵明远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晨色:你和那些只想要特效药的家属不一样。他把文件收进公文包,下周三来拿基因检测报告,我让助手给你留个加号。
离开医院时,上午十点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林川肩头。
他摸出手机看时间,屏幕上未接来电显示着母亲的号码——三个,间隔十分钟。
妈?
川川你到哪了?周秀芬的声音里带着点慌乱,我刚把小米粥煮糊了,厨房全是烟...
林川踩下油门的脚顿住:您别急,我马上到。
B3仓是宁州市老城区典型的筒子楼,楼道里还飘着昨夜的油烟味。
林川跑上三楼,远远就看见自家门缝里泄出的光。
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混合着焦糊味的中药香——电砂锅在灶台上咕嘟作响,周秀芬正踮脚开窗户,老花镜滑到鼻尖,发梢沾着点黑灰。
我就想试试你给的五参润肺粥。她转身时撞翻了茶几上的《抗癌饮食指南》,书页哗啦啦散了一地,谁知道火候没掌握好......
林川弯腰捡书,瞥见其中一页被折了角,上面用蓝笔圈着肺癌患者每日需摄入≥500g新鲜蔬果。
他的指尖触到纸页上的褶皱——是母亲反复翻看留下的痕迹。
妈。他声音发闷。
周秀芬正用湿抹布擦灶台,闻言回头:怎么了?
林川喉咙发紧。
前世母亲最后一次进厨房是给他煮长寿面,手背上全是化疗留下的针孔,面条煮得稀烂,她却笑着说川川爱吃软乎的。
此刻眼前的人系着他去年买的红围裙,围裙上沾着米粒大小的焦痕,鬓角的白发在风里翘着。
您......不嫌麻烦?他轻声问。
周秀芬愣了愣,忽然笑了。
她伸手把林川额前的碎发拢到耳后,指腹还带着刚擦过灶台的湿润:你爸能多活十年,我学十本菜谱都不麻烦。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
林川摸出来,系统提示像团暖融融的光:【签到地点:家中厨房·母亲学习健康食谱】【亲情值 25】【奖励:特殊物品·时间回溯卡(可回溯1小时)】。
他捏着那张泛着微光的卡片,忽然想起三天前在超市,母亲主动拉住导购问哪种山药更健脾;想起上周六父亲翻出积灰的象棋,说川川陪我下两局,医生说动脑对恢复好。
原来系统奖励的触发,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
下午三点的敲门声打断了林川的思绪。
他开了门,苏晚抱着一摞社区联盟数据表站在门口,米色针织衫袖口沾着点红漆——是上午帮独居老人刷门窗留下的。
来核对生鲜柜的补货数据。苏晚举了举怀里的文件夹,目光扫过他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医疗报告,你爸......
真没事了。林川把赵明远的话复述了一遍,末了补充,赵教授说再调理三个月,就能恢复正常生活。
苏晚没说话。
她放下文件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边缘,像是在整理措辞。
窗外的风掀起她额前的碎发,林川这才发现她眼下也有淡淡的青:你们社区最近很忙?
上个月走了四位老人。苏晚突然说,声音轻得像叹息,都是肺癌,查出来就是晚期。她抬头看他,眼睛里有光在晃,有位张奶奶,临走前抓着我的手说小苏,我要是早听你劝去体检......。
林川的呼吸一滞。
你不是运气好。苏晚的手指点在他电脑上的CT影像图上,是你......把别人错过的时间,抢回来了。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入心湖,荡起层层涟漪。
林川忽然想起系统刚绑定那天,他站在父母确诊前的十字路口,系统提示的第一个签到地点是家中客厅——那时母亲正蹲在地上修他破了的拖鞋,父亲在厨房煮他爱吃的番茄蛋汤。
原来系统从来不是给他金手指,而是递给他一把钥匙,打开那扇来得及的门。
傍晚的阳光爬上窗台时,林川点开了系统升级记录。
他滑动着日期,忽然顿住——第七天系统从1级升到2级的那天,亲情值单日暴涨45点。
那天发生了什么?
他翻着记忆:父亲主动去社区登记了义工,说川川忙,我帮着搬搬物资就行;母亲跟着苏晚学做健康餐,在厨房捣鼓了一下午。
更下方,每次亲情值增长超过20点时,系统界面都会闪过一行极小的字——【情感共振阈值达标,数据同步中】。
林川的指尖猛地顿住。
他想起第一次签到时,系统提示是强制任务;现在签到地点变成了推荐地点,奖励也从随机变得越来越贴合需求。
原来系统要的不是机械的打卡,而是......
咔嗒。
门开了。
林建国提着一袋青菜走进来,裤脚沾着机械厂的机油渍:秀芬说今晚做山药炖排骨,我买了最新鲜的肋排。他抬头看见林川盯着手机,笑了笑,川川又在研究什么?
研究怎么让你们多活五十年。林川合上手机,站起身接过菜,我来帮忙择菜。
深夜十一点,林川坐在书桌前。
保险盒里,时间回溯卡泛着柔和的光。
他翻开笔记本,钢笔尖在纸页上悬了片刻,落下一行字:系统要的不只是签到,而是被修复的关系。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照在手机屏幕上。
新的系统提示像颗未拆的信,在锁屏上闪着暖光——【明日签到地点:宁安社区健康讲堂】【提示:亲情值获取效率提升50%】。
林川望着那行字,忽然笑了。
他知道,明日的健康讲堂里,会有母亲戴着老花镜准备的菜谱手卡,会有父亲主动举起的提问的手,会有苏晚帮忙布置的投影仪。
而他要做的,是站在他们身边,把那些被时光偷走的、被遗憾淹没的,一一找回来。
风掀起窗帘,吹得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
林川提笔在空白处写下:真正的系统,从来不是手机里的程序。
月光下,手机屏幕的提示还在闪。那光,像极了希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