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风终于褪去凛冽,狼山要塞的青砖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黑石关的烽火台已能与周边哨所传递信号,卫凛率领的守军也完成了首轮巡逻部署。沈若初站在狼山要塞顶端,望着远方平静的草原,确认北境暂无波澜后,终于下令:班师回朝。
大军启程那日,丰州百姓自发在城外列队相送,手中捧着刚蒸好的馒头、缝制的护膝,一声声“将军保重”萦绕在耳边。沈若初勒住马缰,对着百姓们深深拱手,眼中满是动容——这半年的辛苦,在看到百姓安稳的笑容时,都化作了值得。
归程比北上时从容许多,沈若初却仍归心似箭。不是急着复命,而是想起临行前萧玉轩在城外递来玉佩时的眼神,想起他说“等你回来,带你去江南”的承诺,心头总像揣着一团暖火,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这日清晨,大军刚行至都城外的十里坡,便见前方官道上立着一队人马。沈若初眯眼望去,那为首之人身着常服,身形挺拔,不是萧玉轩是谁?她心中一紧,连忙翻身下马,快步上前:“陛下怎会在此?”
萧玉轩走上前,目光落在她风尘仆仆的脸上,伸手拂去她肩上的草屑,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算着日子,你也该到了,便来迎你。”他转头看向身后的侍从,“把备好的热茶拿来。”
侍从递上温热的茶盏,沈若初接过,指尖触到杯壁的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底。她低头喝茶时,萧玉轩已吩咐人安排士兵休整,转头对她道:“先随朕回宫,奏折不急着递,你先好好歇一歇。”
回宫后,萧玉轩将她安置在靠近御书房的偏殿,又让人送来热水与干净的衣物。沈若初洗漱完毕,刚换好常服,便有宫女送来膳食——四菜一汤,皆是她爱吃的清淡口味,显然是提前备好的。她心中微暖,忽然想起从前在军中,饮食素来简单,如今竟有人这般记挂她的喜好。
晚间,沈若初整理好北境要塞的奏报,前往御书房复命。刚走到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萧玉轩与大臣的对话,似乎在商议大夏旧地的赋税改革。她正想在外等候,门却被推开,萧玉轩看到她,立刻对大臣道:“此事明日再议,你先退下吧。”
大臣离去后,御书房内只剩两人。萧玉轩接过她手中的奏报,却没有立刻翻看,反而拉着她在一旁的软榻上坐下:“北境修建要塞时,遇到的那些麻烦,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惊险吗?”
沈若初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起初确实棘手,工匠冻伤、物资被劫,好在最后都解决了。卫凛将军护送物资时,还擒了几个漠北残部,从他们口中得知,漠北内部现在也有分歧,大汗对奉国多了几分忌惮,短时间内不会再犯。”
萧玉轩点头,目光落在她的手上——那双手曾握枪杀敌,如今掌心还有修建要塞时留下的薄茧。他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认真:“若初,这半年辛苦你了。每次收到北境的消息,朕都怕你出事。”
沈若初心头一跳,抬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满是关切与珍视,让她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只觉得脸颊发烫,慌忙想抽回手,却被他握得更紧。
“朕知道,从前你我多是君臣相称,”萧玉轩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但从你率军平定大夏,到如今守好北境,朕看到的不止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更是一个让朕想携手一生的人。若初,你愿意……不再只做朕的臣子吗?”
沈若初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她从未想过,萧玉轩对她竟有这般心意。这些年,她习惯了沙场的刀光剑影,习惯了以男装示人,早已将儿女情长抛在脑后。可此刻,看着萧玉轩认真的眼神,想起过往他对她的信任与扶持,心中那道防线,竟渐渐松动。
见她不语,萧玉轩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却没有催促,只是轻轻放开她的手,轻声道:“你不必急着答复,朕可以等。只是朕想让你知道,朕对你的心意,绝非一时兴起。”
沈若初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轻声道:“陛下,臣……臣从未想过这些。容臣好好想想。”
萧玉轩点头,脸上露出笑容:“好,朕等你。夜深了,你先回去歇息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接下来的几日,萧玉轩并未再提此事,却仍时常找她相处。有时是召她一同查看新绘制的北境舆图,听她讲解要塞的防御布局;有时是在御花园设下小宴,与她聊起年少时的趣事——萧玉轩说起自己年少时偷偷溜出皇宫,去市井吃馄饨的经历,沈若初则说起随父亲在北境打猎,曾追着一只狐狸跑了半个草原的往事,两人不时相视而笑,气氛温馨。
这日傍晚,沈若初在宫墙边散步,忽然看到前方有一道熟悉的身影。她走上前,发现是萧玉轩正站在桂花树下,手中拿着一支刚摘下的桂花。
“陛下怎么在这里?”沈若初问道。
萧玉轩转身,将桂花递到她手中:“今日路过,见这桂花开得好,便想着摘一支给你。你在北境时,怕是很难见到这般热闹的花色吧?”
沈若初接过桂花,鼻尖萦绕着清甜的香气,心中忽然有了答案。她抬头看向萧玉轩,眼神坚定:“陛下,臣想好了。”
萧玉轩心中一紧,屏息看着她。
“臣愿意,”沈若初的声音轻柔却清晰,“愿意不再只做陛下的臣子,愿意与陛下一同守护这奉国山河,携手一生。”
萧玉轩眼中瞬间亮起光芒,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若初,你说的是真的?”
沈若初点头,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月色洒下,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桂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宫墙边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只留下相握的手,与彼此眼中的情意。
几日后,萧玉轩下旨,册封沈若初为后,择吉日举行大婚。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百姓们感念沈若初守护北境、平定战乱的功绩,大臣们也敬佩她的才能与品格,无人反对。
大婚那日,都城张灯结彩,百姓们涌上街头,想要一睹皇后的风采。沈若初身着大红嫁衣,坐在凤辇中,看着窗外欢庆的人群,又想起半年前在北境的艰辛,心中满是感慨。凤辇行至皇宫门口,萧玉轩早已在此等候,他伸出手,将她从凤辇中扶下,轻声道:“往后余生,朕与你一同,守这天下,安这百姓。”
沈若初点头,与他并肩走进皇宫。红烛高燃,映照着两人的笑容,也映照着奉国太平盛世的开端。
需要我继续写两人婚后共同治理奉国,或是应对南越通商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情节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