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君心知我意归处 > 若初归朝谋防务,漠北遣使递降书
换源:


       沈若初率领大军押着蒙烈返回都城时,城门处早已挤满了百姓。看到身披铠甲、腰间悬剑的沈若初,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孩童们举着纸旗奔跑,老人们则捧着热茶,想要递到士兵手中。沈若初勒住马缰,对着百姓们拱手行礼,眼中满是暖意——这便是她誓死守护的山河与子民。

入宫面圣时,萧玉轩已在大殿外等候。见沈若初走来,他快步上前,亲自为她解下肩上的披风:“一路辛苦,北境之事,你办得极好。”

“皆是陛下信任与将士用命,臣不敢居功。”沈若初躬身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臣此次回朝,还有一事想向陛下奏请。”

御书房内,沈若初铺开北境舆图,指尖点向丰州与昌州的位置:“丰州、昌州虽已收复,但两城城墙在战事中受损严重,且漠北虽败,根基未损,若不加固防务,日后恐再生事端。臣恳请陛下准许,在丰州城外的狼山、昌州东侧的黑石关修建要塞,辅以烽火台,再派常驻骑兵巡逻,如此才能真正守住北境。”

萧玉轩看着舆图上标记的要塞位置,又看向沈若初眼中的坚定,当即点头:“准了。朕命工部挑选百名能工巧匠,三日内随你北上;国库拨银四十万两,若不够,可随时奏请追加。另外,卫凛已在北境训练新兵,你可调用他麾下的两万骑兵,协助要塞修建与巡逻。”

沈若初心中一暖,躬身谢恩:“陛下体恤,臣定不负所托。”

就在沈若初筹备北上事宜时,漠北汗国的使者带着求和文书与厚礼,抵达了都城。使者名为帖木儿,是漠北大汗的亲信,此次前来,不仅带来了黄金万两、骏马千匹,还捧着一份用羊皮写就的降书,态度恭敬得近乎谦卑。

朝会之上,帖木儿双手捧着降书,跪伏在大殿中央:“奉国陛下,我漠北此前一时糊涂,撕毁协议,冒犯奉国边境,大汗得知后痛心疾首,已严惩了主张开战的大臣。如今愿将蒙烈的封地‘斡难河平原’割让给奉国,每年再向奉国缴纳贡赋,只求陛下能释放蒙烈,准许漠北继续与奉国互市,两国永结和平。”

殿中大臣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漠北反复无常,应趁机彻底剿灭;也有人觉得奉国刚结束战事,需休养生息,接受求和更为稳妥。萧玉轩看向站在一旁的沈若初,眼中带着询问。

沈若初上前一步,直视帖木儿:“使者可知,漠北骑兵劫掠丰州、昌州时,杀害了多少奉国百姓?烧毁了多少房屋粮草?如今仅凭割地纳贡,便想换取和平与蒙烈的性命,未免太过轻易。”

帖木儿额头冒汗,连忙道:“将军所言极是!大汗已命人备好粮食十万石、布匹五千匹,赔偿丰州、昌州百姓的损失;还承诺日后互市,漠北将以最优价格供应皮毛与马匹,绝不再有任何欺瞒。”

沈若初转头看向萧玉轩,轻声道:“陛下,臣以为,可暂许漠北求和。一来,奉国需时间修建北境要塞,训练新兵;二来,接受求和可彰显奉国的仁厚,震慑其他列国。至于蒙烈,可暂不释放,将他软禁在都城,既能牵制漠北,也能让漠北不敢轻易再犯。”

萧玉轩点头,语气沉稳:“帖木儿,奉国念及两国百姓不愿再受战乱之苦,准你国求和。割地、纳贡、赔偿之事,需按你所言一一落实;蒙烈暂留奉国,待三年后漠北无违约之举,再考虑释放。若漠北再有二心,朕定率军踏平漠北!”

帖木儿连忙叩首:“谢陛下仁厚!漠北定不敢再违约,愿世代与奉国和平相处!”

朝会结束后,萧玉轩看着沈若初:“要塞修建之事,需辛苦你再跑一趟北境。”

“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苦。”沈若初道,“只是臣离京后,都城的防务与大夏旧地的整顿,还需陛下多费心。”

萧玉轩笑着摇头:“你放心去吧,都城有赵安与各位大臣协助,不会出乱子。待你将北境要塞修建完毕,朕便带你去江南看看,那里的春天,可比北境温暖多了。”

沈若初微微一怔,随即点头,眼中泛起笑意。

三日后,沈若初带着工匠与两万士兵再次北上。临行前,萧玉轩亲自送至城外,将一枚贴身佩戴的玉佩塞到她手中:“北境寒冷,照顾好自己。”

沈若初握紧玉佩,翻身上马,对着萧玉轩拱手:“陛下保重,臣定早日归来。”

马蹄声渐远,沈若初的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萧玉轩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满是期待——待北境安稳,他便与她一同,看遍这奉国的大好河山,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沈若初抵达丰州时,狼山脚下的施工地已搭起成片工棚。工匠们正忙着搬运青砖,却因北境深秋寒意刺骨,不少人手脚冻伤,进度比预期慢了大半。她当即下令,从丰州府库调出所有御寒衣物与炭火,分给工匠与士兵,又让人在工棚外搭建暖炉,每日供应热汤,工匠们的干劲很快提了上来。

可没过几日,新的麻烦又至——运送水泥的商队在半路被漠北残部拦截,虽未伤人,却烧了大半水泥。沈若初得知后,立刻派卫凛率五千骑兵护送后续物资,同时让人在丰州城内寻找懂水泥烧制的匠人,尝试就地取材烧制,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这日,沈若初正在狼山查看城墙地基,斥候来报,漠北使者帖木儿竟再次北上,说是奉大汗之命,送来一批皮毛与药材,想“慰问”修建要塞的将士。沈若初心中了然,帖木儿此举名为慰问,实则是想探查要塞进度。

她让人将帖木儿迎至营地,只字不提要塞细节,只带他看了丰州城内百姓重建家园的景象。帖木儿见百姓安居乐业,奉军军纪严明,心中暗叹奉国根基已稳,匆匆交割物资后便告辞离去。

送走帖木儿,沈若初转身回到施工地,看着渐渐成型的城墙,眼中满是坚定——待这要塞建成,北境定能长治久安,到那时,漠北便会彻底归入奉国版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