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残卷指引,天书院门现京郊
石阶尽头的幽光映在三人脚边,沈砚的左掌心又是一阵灼烫。
他不动声色地攥紧袖口,指尖压住那道刚隐去的紫纹。裴无咎已迈步向前,白衣拂过残破石壁,白玉笔垂于身侧,未出鞘,却如剑临阵。谢昭落在最后,残卷贴腕而行,墨色微光顺着卷轴边缘渗出,像一缕将熄未熄的烟。
地宫底层比上层更冷,空气凝得发涩。石壁上的铭文被人用钝器凿毁,断口参差,像是刻意抹去某种不可见光的真相。沈砚俯身,指尖掠过一道刻痕——不是文字,是纹路残迹,与文心塔底的源纹同源,却扭曲如病脉。
启明冷光忽闪,三行古篆浮于识海:【当前最优解:触碰中央石匣】【潜在变数:残留文气可致短暂失忆】【代价提示:半日失聪】。
他没说话,径直走向大殿中央。
石匣半埋于地,表面覆满裂纹,像是被文气反噬过。沈砚咬破舌尖,血珠滴落匣面,瞬间被吸收。启明光纹微震,随即沉寂。
他伸手启匣。
刹那间,耳中轰鸣炸开,如万鼓齐擂,眼前一黑。半日失聪的代价即刻降临。他靠着石壁稳住身形,喉咙发紧,连自己的呼吸都听不见。
匣中只有一物——半卷焦边残卷,封皮上三个字勉强可辨:《天书院考》。
谢昭接过残卷,指尖轻抚卷轴,墨光自她袖中流转而出,渗入纸面。残缺文字在墨色中缓缓浮现,又迅速湮灭,如同呼吸。她低声:“残文断义,需补全。”
沈砚闭眼,启明再闪:【残卷补全:天书院藏于京郊断龙崖,需双源纹引动】【代价:半日失聪】。
他已听不见,却看得懂那三行古篆。血从嘴角滑下,是他咬破舌尖维持清醒的痕迹。他将残卷内容默写于袖纸,字迹歪斜,却清晰。
谢昭将袖纸与自己所持残卷并置,墨光如丝,缠绕两卷之间。片刻后,纸上浮现“断龙崖”三字,笔锋如刀刻。
裴无咎终于开口,声音低而冷:“你确定这是真迹?文正阁藏书,十卷有九卷是篡改过的伪本。”
沈砚睁开眼,目光直刺他:“你查的是文统篡改,我查的是灭门真相。现在,两者同路。”
裴无咎盯着他看了片刻,又看向谢昭手中的残卷。墨光映在他眸中,像雪地映月。他缓缓道:“断龙崖是禁地,百姓传言触之者神志失常。若你所言为真,为何历代无人寻到?”
“因为入口不在地上。”谢昭指尖点向残卷末页,一处模糊图纹缓缓清晰——两道源纹交错,嵌于崖壁,下方刻着小字:“引纹开枢,血为契。”
沈砚将自己那块源纹碎片取出,谢昭也取出另一块。两块碎片靠近时,微光轻颤,似有共鸣。
裴无咎沉默良久,终道:“若天书院真存源纹总枢,能断伪纹之根,我便走这一遭。”
三人出地宫时,天色未明。
京郊风急,枯草伏地如跪。断龙崖孤峙于荒野,形如断裂巨龙之脊,崖面陡峭,寸草不生。百姓绕道而行,连猎户也不敢近。
沈砚立于崖前,指尖蘸血,在石壁上绘下“文枢引”符。
符成刹那,崖面微震,尘屑簌簌而落。两道隐纹自石中浮现,裂出两处凹槽,形状与源纹碎片完全吻合。
谢昭看向沈砚,他微微颔首。
两人同时将碎片嵌入。
大地骤然震颤,崖壁自中线轰然裂开,一道深不见底的石阶显露,寒气如潮涌出,扑在脸上,带着陈年尘灰与金属锈蚀的气息。
启明冷光突闪:【源纹三现,生死一线】。
裴无咎上前一步,白玉笔终于出鞘,笔尖点地,文心之力如潮铺开,探向阶梯深处。片刻后,他收回笔,神色未变:“无陷阱,但文气紊乱,越往下,越难行。”
谢昭将残卷收回袖中,墨光隐去。她看向沈砚:“你先。”
沈砚未动,左手掌心又是一烫。他低头,袖中指尖已渗出血丝——那道紫纹,正在皮下缓缓游动,像活物苏醒。
他缓缓抬起手,将血抹在石阶边缘。
血迹触及石面的瞬间,阶梯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咔”,仿佛锁扣松动。
裴无咎皱眉:“你做了什么?”
沈砚收回手,袖口掩住伤处:“只是确认一件事。”
他迈步,踏上第一级石阶。
谢昭紧随其后。
裴无咎站在崖口,回头看了一眼京城方向——紫痕仍在天际游走,文道崩塌倒计时,只剩四十七个时辰。
他抬步,走入裂开的崖壁。
石阶向下延伸,不知几许。沈砚走在最前,每一步落下,掌心的紫纹便跳动一次,仿佛与地底某种存在共鸣。
谢昭忽然低声道:“沈砚,你袖口在渗血。”
他没答。
前方黑暗中,一道铁门轮廓渐渐显现,门上刻着三个古字,已被尘土覆盖。
沈砚伸手,拂去灰尘。
门上三字露出:天书院。
他伸手推门。
门未动。
启明冷光再闪:【开启需文心共鸣,双人同启,血为引】。
沈砚回头,看向谢昭与裴无咎。
谢昭已明白,指尖划破掌心,血滴于门环。
裴无咎沉默片刻,白玉笔尖轻划掌心,血珠坠落,与谢昭之血汇于门缝。
沈砚也将血抹上。
三人同时发力。
铁门发出沉闷的“吱呀”声,缓缓开启。
门后是空荡大殿,地面刻满源纹,中央立着一座石台,台上空无一物,却有微光浮动,似曾存放过什么。
沈砚踏入大殿,脚步落在纹路交汇点。
整座大殿的源纹骤然亮起,又瞬间熄灭。
启明冷光最后一次浮现:【源纹母体,已移】。
沈砚站在石台前,低头看向自己左手。
那道紫纹,正缓缓爬上手腕,渗入衣袖,消失不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