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侯府一门八遗孀,助朕奉天靖难! > 第13章 九弟还会吟诗作赋?该不会是要谋反吧?
换源:


       “炉壁必须加厚,要用最好的耐火黏土层层夯筑,确保能承受极高温度。”

萧策比划着解释道,“还有风箱,需要改造,要能持续鼓入强风,提高炉温。”

于是,侯府西院整日里烟熏火燎,打铁声、夯土声、以及小厮忙碌的脚步声,成了府内一景。

下人们经过时,无不掩口窃笑,或摇头叹息。

“九公子这脑疾,怕是又添了新花样咯!”

“唉,折腾吧,反正沙子不值钱,总比出去惹祸强。”

“可不是嘛,只要不出门,老太君和八少奶奶就谢天谢地了。”

下人们纷纷摇头,只当是萧策脑疾复发。

“九弟这是又要做什么?整日弄这些沙土,还弄得满院叮叮当当……”嬴如玉想去看看,却被老太君拦下了。

老太君捻着佛珠,叹了口气:“由他去吧。”

“策儿前些日子受了惊吓,脑疾有些反复也是常情。他既不出门,玩些沙子也无妨,总比出去惹祸强。只要他平安待在府里,随他折腾吧,莫要去扰他,免得刺激了他。”

嬴如玉想想也是,便按下心思,将全副精力都放在了筹备迎接二嫂沈知微归来的各项事宜上。

府库再紧张,该有的排场、必需的人情往来,一样都不能少,这可关系到侯府的颜面。

与此同时,巴小梅赤着膊子,按照萧策的描述,试验着不同的黏土配比,不断调整着炉体的结构,试图建造出能产生足够高温的熔炉。

“公子,这炉子真的能烧到能融化砂石的程度?”巴小梅擦着额头的汗珠,看着初具雏形的炉体,好奇地问。

她对酒以外的玩意兴趣不大,但萧策答应她,成功了就给她一整窖的“秋露白”!

“理论上……应该可以。”萧策也是满头大汗。

突然间,一个门房小厮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公子,八少奶奶让小的来告诉您,二……二夫人的车驾,已经进城了!”

京城巍峨的城门处,大军凯旋的仪仗缓缓入城。

中央一辆最为华贵威严的马车内,身着轻甲、外罩锦袍的英气女子,正放下手中的书卷。

聆听着窗外百姓的欢呼以及侍女低声汇报的、近日京中关于侯府的种种流言。

当听到“世子青楼作诗”、“市井传言荒唐”以及“近日闭门不出,沉迷玩沙打铁”时,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窗棂。

“策儿居然还能招揽奇人异士?”

她微微侧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我怎不知,他还有吟诗作赋的能耐?”

这日,镇北侯府中门大开,府内上下洒扫庭除,仆从们皆屏息凝神,衣着整洁,垂首肃立。

虽竭力维持着百年侯府的威严气象,但细心之人不难发现,一些装饰物略显陈旧,宴席的规格也稍作俭省,透出几分不易察觉的局促。

老太君身着诰命服制,在八嫂嬴如玉的搀扶下,立于最前。

身后是侯府一众有头有脸的管事、嬷嬷。

萧策站在老太君侧后方稍远些的位置,一身锦袍难得穿得齐整。

蹄声嘚嘚,车驾粼粼。一行规模不大却极显精悍的车队缓缓停驻。

为首的马车帘栊掀起,身着轻质银甲、外罩玄色锦袍的女子利落地跃下车辕。

“恭迎二夫人凯旋!”

众下人齐声道。

“孙媳归来迟了,累祖母大人久候,万望祖母恕罪。”

沈知微快步上前,向老太君深深一礼,声音清越,礼节周全。

“快起来,快起来!我的好孙媳,一路辛苦!”

老太君连忙伸手虚扶,眼中满是欣慰与激动,“北疆苦寒,征战劳顿,看你又黑瘦了些。”

“为国戍边,份内之事,不敢言苦。”沈知微起身,目光随即转向一旁的嬴如玉,唇角含笑,“八妹,府中诸事繁杂,辛苦你了。”

“二嫂说的哪里话,都是如玉该做的。您和诸位姐姐们在前线才是真辛苦。”嬴如玉微笑回礼,姿态娴雅。

紧接着,后方两位同样风姿各异、却皆带戎马气息的女子也纷纷上前,围住了一旁的萧策。

萧策依着礼数,上前一步,略显笨拙地拱手:“策儿,见过二嫂,三嫂,四艘。恭贺嫂嫂凯旋。”

三嫂白芷一身素净青衣,药香隐隐,温婉一笑:“策儿,看着气色倒比往日好了些。”

四嫂金玉缠身,贵气逼人,抛来一个明媚眼神:“九弟,待会嫂子有礼给你。”

但本应该同样回来的的大嫂和七嫂……并未在场。

沈知微适时开口,解释道:“祖母,大嫂已直接入宫面圣述职,七妹性子您知晓,不喜这般场面,直接回她的剑庐了,五妹和六妹则是留在军中,等后面会换防归来,几位妹妹与我一同先回府拜见您。”

老太君连连点头:“理解,理解,都是好孩子,快进府歇息!”

这时,沈知微的目光终于落到了萧策身上,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多日不见,策儿似乎壮实了些?听闻近日府中颇不太平,你可安好?”

萧策心中凛然,面上却露出些许后怕和懵懂,低声道:“劳二嫂挂心,还……还好。”

沈知微美眸微眯,将他每一丝细微反应都收入眼底,语气依旧温和:“无碍便好。回头让三嫂给你开几副安神汤。京师重地,竟有狂徒敢袭击侯府世子,此事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一行人簇拥着几位凯旋的夫人入府。

宴设花厅,虽竭力布置得丰盛,但席面规格比起侯府鼎盛时期,显然精简了不少。

一些需要费时费料的大菜未见踪影,酒水也非往年惯用的名贵陈酿。

沈知微目光掠过席面,与金玉璇对视一眼,后者几不可查地微微挑眉。

沈知微心中了然,府库拮据,恐怕比八妹信中提及的更为严重些。

宴席间,老太君和嬴如玉关切地询问着战事细节,然而沈知微却总将话题引回京城和侯府。

“说起来,离京这些时日,京城倒是发生了不少趣事。”

沈知微执盏浅啜一口,状似随意道:“这次进城还听闻市井间有些关于策儿的离奇传言,说在策儿在青楼丫鬟身上玩出来八个洞?可有此事?”

萧策正埋头对付碗里一块略显柴硬的羊肉,闻言手抖,筷子差点落下。

老太君面色一沉:“不过是些市井无赖以讹传讹的混账话!策儿那日确是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受了惊吓,还遭了恶人刺杀,能捡回条命已是万幸!什么青楼丫鬟,定是有人妄想陷害他!”

而就在此时,坐在末席的萧冉却忽然轻笑一声,语带讥诮:“是啊,没大事,就是不知怎么那么巧,偏偏他去了就遇上刺客,还自卫杀了人,惹得满城风雨……”

厅内气氛顿时一凝。

沈知微目光淡淡扫过去,“哦?依冉妹妹之见,策儿当日该如何做?”

“束手待毙,让歹人杀了才好?还是说,妹妹对那刺杀之人的来历,有所了解?”

她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萧冉被噎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支吾道:“我……我哪知道!二嫂莫要冤枉人!”

“既不知情,妄加揣测,便是你的教养吗?”沈知微语气微冷,“今日乃我等凯旋家宴,若再听见此类不合时宜之言,便自行离席吧。”

萧冉吓得噤声,低头不敢再言。

沈知微瞥向萧策,发觉他正一股脑的给自己喂食,往日里他将萧冉宠得不许外人怒斥,而现在竟毫无反应。

宴席结束后,沈知微借着陪老太君说话的机会,与嬴如玉一同去了老太君房中。

房门一关,沈知微脸上的温和笑意便收敛了几分,凝声道:“祖母,八妹,府中情形,我大致有数,策儿遇刺之事,绝非寻常。”

“刺客布局精巧,连环设计,甚至动用江湖高手,我离京前布置的一些眼线,亦传回些模糊消息,指向的势力颇不简单。”

老太君心中一紧:“知微,你的意思是?”

沈知微压低了声音:“种种迹象,恐与朝堂之争,乃至宫内动向有关。有人,或许不想看到我们镇北侯府安稳,尤其是不想看到策儿这个独苗。”

老太君手中佛珠一顿:“竟至于此?!”

沈知微握住老太君的手道:“祖母莫慌,此次战事大胜,陛下明面上仍需倚重侯府。对方尚不敢明目张胆。”

“当务之急,是彻查内外,府内护卫需重新调整,由我的亲卫接管关键岗哨,对外,一切如常,切勿打草惊蛇。”

老太君看着沈知微沉稳双眸,心中稍安:“好,有你在,老身就放心了,府中一切,皆由你调度。”

正事议定,沈知微似想起什么问:“方才入府时,似乎听到西面院落有些叮当声响,像是在打铁?府中该不会还在自行打造……器械?”

她原本想说兵器来着,不过若是真的私造兵器,和谋反无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