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我在乱世开物资库 > 69 北火车站的齿轮心跳
换源:


       雨水顺着铁梯第三阶往下淌,那双红高跟鞋还杵在那儿,像块没人要的石头。

我靠着墙,左臂的口子早麻了,血在袖口结成壳,硬邦邦的。帆布包死沉,染血的童鞋硌着肩胛骨,一动,骨头缝里就跟塞了碎玻璃似的。

爬出排水口那会儿,膝盖砸在碎石上,钢笔尖扎进大腿,刺啦一声,疼得眼前发白。调度室在北站西翼,老张的本子上画着心跳锁——炸弹跟着脉搏炸。我没工夫抖,只能走。

站台灯昏着,特务队端着枪来回晃。他们那玩意儿叫记忆溯回枪,能照出你脑子里的画面。我贴着信号塔底往前蹭,左手已经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疼。玻璃窗反着光,我盯着调度室的影子,数换岗的空档——七分钟一次,每次十二秒看不见。

周慕云的眼镜碎片卡在窗框上,半片金丝边,沾着血。晨光斜着切进来,照在金属上,反出一道细线,扫过墙,像钟表的针。我记下了角度。

门是电子锁,边上留了通风口。我拧下钢笔帽,把那片镜片塞进去,对着太阳调了半分钟,光收成一线,照进锁缝。咔。门开了。

里面静得能听见电流嘶嘶响。中央摆着台机器,外壳刻着“T-7型起搏器改造装置”,导线连着三根引爆管。屏上倒计时跳着:17分43秒。心跳锁设的是68下,可我心律乱得像打摆子,空间反噬让心跳忽快忽慢,对不上。

翻出老张的残页,纸角烧焦了,可那行小字还在:“用敌人之眼,照敌人之心。”我抬头看那束光,又低头看引爆管的塑料引线——能熔。

重新装好钢笔,笔尖朝下,卡进机器顶上的散热格。光顺着笔身往下导,聚焦在主引线上。三秒后,塑料冒烟,“啪”断了。倒计时停在11分20秒。

没炸。

我松了半口气,伸手去拆副引线。刚碰上接头,广播炸了:“发现入侵者,启动B区封锁。”

门被撞开。两个特务冲进来,枪口对准我。我没枪,也跑不动。裂纹爬到手掌,指尖发木,钢笔都快攥不住。

退向地下信号舱,铁门锈死,踹了两脚才开。里面堆着旧设备,墙上炭笔画了个棺材,底下写着“第三分队”。我认得这记号,上一章那块染血布条上就有同样的年轮纹。

铁柜在角落,锁芯烂了。掰开,里面是只榆木义肢,漆掉了,露出木纹。赵连长的。掰开膝盖连接处,暗格里躺着二十发子弹,黄铜壳,压得整整齐齐。

塞进帆布包,压在童鞋底下。刚要起身,义肢猛地一震——不是错觉。年轮纹和我手背的裂痕同时发烫,像有东西在齿轮里转起来。

脚步声到了门口。

抓起一颗子弹,摸向枪管,手指却不听使唤。温度、重量、弧度,全糊了。装不了弹,也瞄不准。

扯下鞋带,把子弹绑在童鞋上,塞进包。掏出最后一颗,咬在嘴里。右腿外侧肌肉绷紧。抬手,枪口对准大腿,扣扳机。

枪没响。

忘了,枪是空的。

低头,用牙咬住弹壳,塞进膛。再举,再对准。这次闭眼,凭着记忆里的位置,扣下。

枪响了。

疼得眼前发黑,但我站住了。反冲力把我推上维修梯,抓着铁栏往上爬,顶盖一掀,上了站台顶棚。下面人影晃动,枪声追着来,子弹打在铁皮上,火星四溅。

拖着腿爬到边缘,货运列车正缓缓启动,一节节车厢从底下滑过。惠子的声音还在耳边:‘他们在改写’……改写什么?历史?还是命?我抱着童鞋,望着窗外模糊的北站,心里一股劲往上顶——我得找到答案,不能让这些全被抹掉。数到第三列,跳。

落地时右腿一软,跪在铁轨上。车拖着我滑了半米,帆布包甩出去,我伸手去捞,指尖终于碰到了童鞋的布面。

拽回来,抱进怀里。

车厢颠簸着驶出站台,晨雾漫上来,盖住了钟楼。那钟还在走,齿轮咬合,咔嗒、咔嗒,像谁的心跳不肯停。

靠在铁皮壁上,裤管湿透,血顺着小腿往下滴。解开鞋带,把子弹倒出来,一颗颗摊在掌心。数到第十七,最底下那颗弹壳上,沾着点泥。

苏州河的泥。

翻过童鞋,鞋底纹路和泥痕重叠,半枚指纹嵌在年轮里,和榆木义肢上的刻痕,严丝合缝。

远处钟敲了七下。

摸出打火机,点烟。火苗抖了下,灭了。再点,还是灭。掏出打火机时,腕上的玉镯又裂了一道细纹,血早干了,可那裂口像还在吸什么。

风从车尾灌进来,铁皮嗡嗡响。抬头,调度室的玻璃窗还在反光,那道光束留下的痕迹,像一道没愈合的伤口。

列车钻进隧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