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明祚:从濠州到紫禁城 > 第 10 章 郭子兴逼宫
换源:


       次日清晨,和州城的晨雾还没散尽,北门的斥候就慌慌张张地跑进城——郭子兴的队伍已经到了城外十里处,两千多兵马排成整齐的队列,旌旗招展,甲胄在晨光下泛着冷光,远远望去,像一条黑色的长蛇,压得人喘不过气。?

朱元璋早已带着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在北门外等候。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容,可眼底却没丝毫暖意。朱榑站在他身后,目光扫过城外的兵马,注意到郭子兴的亲兵个个手握刀柄,神色警惕,显然不是来“视察”那么简单。?

不多时,一队人马簇拥着郭子兴来到城门前。郭子兴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穿着一件紫色的绸缎长袍,腰间挂着一柄镶嵌着宝石的弯刀,脸色红润,看起来比上次在濠州时胖了不少。他勒住马缰,目光居高临下地扫过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元璋啊,许久不见,你把和州治理得不错嘛。”?

“全靠元帅栽培。”朱元璋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元帅一路辛苦,末将已在帅府备下薄酒,为元帅接风洗尘。”?

郭子兴“嗯”了一声,催马入城。他的亲兵们紧随其后,脚步整齐地踏在石板路上,发出“咚咚”的响声,像是在炫耀武力。朱榑跟在朱元璋身后,注意到郭子兴的目光时不时扫过城墙上的守军和街道两旁的百姓,眼神里满是审视,显然是在探查和州的虚实。?

到了帅府,宴席早已备好。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和美酒,都是和州城里最好的食材——这些东西,平日里士兵们根本吃不到,朱元璋这次也是下了血本,想要暂时稳住郭子兴。?

郭子兴坐在主位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却没动筷子,反而看向朱元璋,慢悠悠地说道:“元璋,我听说你在和州推行了什么‘公私分仓’,还种起了晚稻?看来你在和州过得不错啊,粮草充足,兵力也壮大了不少。”?

朱元璋放下酒杯,笑道:“元帅说笑了。和州刚定,百姓困苦,军中粮草也只够勉强支撑。推行‘公私分仓’和种晚稻,都是为了缓解粮荒,让百姓和士兵们能活下去。”?

“哦?是吗?”郭子兴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怀疑,“可我听说,你攻克和州后,收编了不少元军降兵,现在兵力已经有八千多人了?而且你还在城外开垦荒地,囤积粮草,莫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

这话一出,宴席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徐达和常遇春的手都悄悄按在了腰间的兵器上,眼神警惕地盯着郭子兴的亲兵。?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不变,语气却多了几分坚定:“元帅,末将对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收编降兵是为了增强实力,抵御元军;开垦荒地是为了缓解粮荒,这些都是为了义军大业,末将怎敢有别的心思?”?

“忠心耿耿?”郭子兴冷笑一声,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酒杯里的酒都洒了出来,“那我问你,为何我几次派人来和州调粮,你都以‘粮荒’为由拒绝?为何我让你派兵支援濠州,你却迟迟不动?元璋,你是不是觉得,有了和州这块根据地,就可以不听我的命令了?”?

朱元璋刚要开口辩解,朱榑却抢先一步说道:“元帅,叔父并非有意违抗您的命令。和州确实粮荒严重,之前存粮只够支撑十日,若不是推行‘公私分仓’和种晚稻,恐怕早就断粮了。至于支援濠州,叔父本就打算等晚稻种下后,派兵支援,只是还没来得及禀报元帅。”?

郭子兴看向朱榑,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你就是朱榑?我听说你很有谋略,朱元璋能在和州站稳脚跟,你帮了不少忙?”?

“侄儿只是在叔父和诸位将军的指导下,提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建议,不值一提。”朱榑躬身道,语气谦逊。?

郭子兴冷哼一声,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心思。朱元璋,我今日来和州,一是为了视察,二是为了调兵调粮。我不管你和州是不是粮荒,三日之内,你必须给我调出三千士兵和一千石粮食,支援濠州。否则,休怪我不念旧情!”?

朱元璋的脸色沉了下来。三千士兵几乎是和州兵力的一半,一千石粮食更是军中目前存粮的大半。若是把这些士兵和粮食调走,和州就会变得空虚,一旦元军来攻,后果不堪设想。?

“元帅,三千士兵和一千石粮食太多了,和州实在拿不出来。”朱元璋语气坚定地说道,“末将最多只能调出一千士兵和三百石粮食,还请元帅体谅。”?

“一千士兵和三百石粮食?”郭子兴脸色一沉,“朱元璋,你这是在跟我讨价还价?我告诉你,今天你要么按我说的做,要么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他说着,对身后的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们立刻拔出了腰间的佩刀,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徐达和常遇春也立刻站了起来,手按刀柄,怒视着郭子兴的亲兵。朱榑见状,连忙说道:“元帅息怒!叔父并非有意违抗您的命令,只是和州现在确实处境艰难。城外二十里处,元军大将也速儿带了三千人屯兵,随时可能来攻。若是调出三千士兵和一千石粮食,和州就会变得不堪一击。一旦和州失守,不仅和州的百姓会遭殃,濠州也会失去屏障,到时候元军来攻濠州,后果不堪设想啊!”?

郭子兴愣住了,他没想到元军会在和州城外屯兵。他虽然忌惮朱元璋的势力,但也知道元军是义军的共同敌人。若是和州失守,濠州确实会陷入危险之中。?

朱元璋也趁机说道:“元帅,榑儿说得对。元军虎视眈眈,我们现在应该团结一致,共御外敌,而不是内斗。等击退元军后,末将一定亲自带兵支援濠州,再多调粮食给您,绝无二话。”?

郭子兴沉默了片刻,脸色稍缓。他知道朱元璋说得有道理,可他也不甘心就这么放过朱元璋。他眼珠一转,说道:“好,我可以暂时不调兵调粮。但我要在和州留一千兵马,协助你抵御元军。另外,你要把和州的粮库交给我的人管理,确保粮食不会被滥用。”?

朱元璋心中一凛,郭子兴这是想在和州安插亲信,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可现在形势比人强,若是拒绝,恐怕会立刻引发冲突。他看了一眼朱榑,朱榑微微点头,示意他暂时答应。?

“好,就按元帅说的办。”朱元璋说道,“末将这就安排人,给元帅的兵马安排营地。粮库也可以交给元帅的人管理,只是还请元帅手下留情,不要耽误和州的粮草供应。”?

郭子兴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你放心,我不会耽误和州的粮草供应。只要你忠心耿耿,我不会亏待你。”?

宴席结束后,郭子兴带着亲兵去了营地。朱元璋回到后堂,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郭子兴这老狐狸,竟然想在和州安插亲信,监视我们!”常遇春愤愤不平地说道,“将军,我们不能就这么忍了!”?

徐达也说道:“是啊,将军。郭子兴的人管理粮库,若是他们故意刁难,耽误军中粮草供应,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看向朱榑,问道:“榑儿,你有什么办法?”?

朱榑沉吟片刻,说道:“叔父,郭子兴虽然在和州留了兵马,管理了粮库,但和州的兵权和民心还在我们手里。他的兵马初来乍到,不熟悉和州的情况,我们可以暗中派人监视他们,防止他们搞小动作。至于粮库,我们可以让王老铁的工坊多打造一些量具,每次发放粮草时,都派人在场监督,确保粮食不会被克扣。另外,我们可以加快晚稻的种植和私仓的推广,尽快积累更多的粮食,摆脱郭子兴的控制。”?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徐达,你负责监视郭子兴的兵马,防止他们闹事;常遇春,你负责监督粮库的粮食发放,确保不会出问题;榑儿,你继续推广私仓,加快晚稻的种植,尽快积累粮食。我们一定要尽快摆脱郭子兴的牵制,真正掌握和州的控制权!”?

“是!”三人齐声领命。?

接下来的几日,和州城内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郭子兴的兵马在营地中操练,却不敢随意外出;粮库虽然由郭子兴的人管理,但每次发放粮草时,都有常遇春的人在场监督,没有出现克扣粮食的情况。朱榑则继续推广私仓,百姓们看到官府确实信守承诺,存粮的人越来越多,私仓的粮食也越来越充足。?

城南的稻田里,晚稻长势喜人,嫩绿的稻苗已经长到了半尺高,在风中轻轻摇晃,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朱榑看着稻田,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晚稻顺利收获,和州的粮草就会充足,到时候就能摆脱郭子兴的控制,甚至可以考虑南渡长江,开拓新的根据地。?

可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传来——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带着五百兵马来到了和州,还带来了郭子兴的命令,要朱元璋立刻派兵攻打元军在和州城外的营地。?

朱元璋接到命令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郭天叙刚愎自用,根本不懂兵法,让他带兵攻打元军营地,无疑是去送死。而且,郭子兴这个时候让郭天叙来和州,显然是想让郭天叙夺取兵权。?

“叔父,这是郭子兴的阴谋!”朱榑说道,“郭天叙根本不懂兵法,让他带兵攻打元军营地,就是想让我们损兵折将,然后趁机夺取和州的兵权。”?

常遇春怒声道:“将军,我们不能让郭天叙带兵!这分明是想害我们!”?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说道:“郭子兴毕竟是元帅,我们不能公然违抗他的命令。但也不能让郭天叙带兵去送死。榑儿,你有什么办法?”?

朱榑思索片刻,说道:“叔父,我们可以答应让郭天叙带兵,但要给他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让他按计划行事。同时,我们派徐将军暗中带兵跟随,一旦郭天叙出现失误,就立刻出手相助。另外,我们可以故意泄露一些假消息给元军,让元军有所防备,这样郭天叙就不会轻易取胜,也不会损失太多兵力。”?

朱元璋眼前一亮,说道:“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徐达,你带领一千士兵,暗中跟随郭天叙的队伍,务必保护好士兵们的性命,不要让郭天叙瞎指挥。榑儿,你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再安排人泄露假消息给元军。”?

“是!”徐达和朱榑齐声领命。?

朱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应对之策。郭子兴和郭天叙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与朱元璋之间的矛盾,迟早会爆发。而和州,这座他们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的城池,即将再次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但他有信心,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化解危机,在这片乱世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