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大秦摆烂皇子被沙雕系统卷成王 > 第18章 朕的“病秧子人设”是装的!
换源:


       他的身体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老姜头熬的药散发出苦涩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时刻提醒着旁人那所谓每况愈下的病情。

每天清晨,老姜头都会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浓黑的药汁走向寝殿,不出片刻,又满脸“惊慌”地退出来——那碗药总会“不慎”泼洒在门廊的青石板上。

药汁渗入石缝,深褐色的印记一日深过一日,仿佛死亡的倒计时正悄然刻下。

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每一个动作都为窥探者而设。

与此同时,小德子成了府中悲情氛围的传播者。

他被授意出府采买,每次都顶着一双哭得红肿的眼睛,逢人便唉声叹气:“殿下……自从那日跳了两轮操,便一病不起了!昨夜里咯血三升,太医都直摇头,恐怕再也出不了这府门了!”声音不大不小,却总能精准传入那些有心人耳中。

而太医苏檀的表演更是炉火纯青。

他每日携药箱入府,进去时步履匆匆,出来时则面色沉重如铁。

临上马车前,总会对着府门方向发出一声恰到好处的低叹:“唉,脉象浮乱如麻,五内郁结……怕是伤了根本,回天乏术了。”话音虽轻,却足以让暗中窥探的眼线听得真切。

咸阳城内,暗流涌动。

十九皇子嬴子羡旧疾复发、命不久矣的消息,如插翅般飞入宫中,落在中车府令赵高的案头。

赵高捻着细长的指甲,眼神阴鸷。

他虽信了七八分,但生性多疑,不见棺材不落泪。

当即,他唤来心腹宦官,命其乔装成云游郎中,以“寻访疑难杂症”为名,潜入南军营地周边村落,伺机探查虚实。

那宦官果然有些手段,三两日便摸到了皇子府后门。

正巧撞见老姜头倒药渣,便凑上前套话。

老姜头浑浊的眼瞥了他一眼,用旁人可闻的音量嘀咕:“殿下神志都不清了,非说要吃生薯泥清肠排毒!咱家劝不动啊……寒症之体进生冷,这不是自毁么?这病,怕是要命了……”

宦官心头一震。寒症反食生冷,乃医理大忌,近乎自戕!

这绝非伪装,而是病入膏肓之兆!

他连夜回报赵高:“禀报令主,嬴子羡神志错乱,饮食颠倒,确已病危!”

赵高嘴角终于勾起残忍弧度。

“天要亡他,倒省了本座手脚。”他眼中杀机一闪,“但等他自毙太慢。本座要他死得‘合情合理’,死得‘天意如此’!”

一道密令下达御医署——三日后,奉旨问诊,借“药石误投”之局,送嬴子羡最后一程。

届时,一切皆可归咎于“久病虚不受补”。

然而,赵高万万想不到。

在那看似死气沉沉的皇子府深处,一间密不透风的暗室中,嬴子羡正与苏檀对坐。

他面色红润,气息沉稳,哪有半分病态?

案前摊开的并非药方,而是一张咸阳内城防御堪舆图。

“赵高的耐心,比我想象的还差一点。”嬴子羡指尖轻点御医署位置,“他要借‘医’杀人?那我们就让他‘医’出个天大破绽。”

苏檀递上卷宗:“殿下,徐衍已调阅近三年御医署所有‘误诊案卷’。七起皇子或宗室‘暴毙’案,皆出自同一位老医正之手。用药记录均被涂改,手法极尽隐蔽。”

“关键呢?”嬴子羡淡淡问。

“这位医正,每月十五必亲赴西苑药局领取‘安神散’。”苏檀压低声音,“而西苑药局,正是赵高传递密令的据点之一。线索完全吻合。”

“很好。”嬴子羡眸光微闪。

他转向苏檀,沉声道:“伪造一封‘病危密信’——就说我自知大限将至,愿以南军账本,换母族与府中上下平安。务必指明:交接中间人,须是那位领取‘安神散’的医正。”

信件通过早已识破却故意留用的眼线,迅速送至赵高案头。

赵高看到“南军账本”四字,瞳孔骤缩。

掌控南军,等于扼住南方军系咽喉!

他提笔朱批:“准其所请。”

为求万全,更下令医正提前一日潜入皇子府,名义上“调理脉象”,实则勘察账本藏匿之处。

次日,夜色如墨。

老医正提药箱,在赵高心腹接应下,鬼祟潜入十九皇子府。

他避开明哨,直奔书房。

屋内一灯如豆,药味浓重,夹杂着腐朽气息。

他冷笑一声,开始翻找。

很快,在书架暗格中翻出一册锦缎包裹的厚重账本。

心中狂喜,正欲细看——

“哗啦!”

数十盏风灯骤然亮起,书房亮如白昼!

门口、窗边,已站满手持戈矛的南军锐士,为首者正是大将军蒙毅!

老医正魂飞魄散,“假账本”脱手落地。

转身欲逃,却被士兵死死按住。

“医正大人,”清朗声音自偏室传来,“深夜造访,是来送药,还是来偷东西?”

徐衍缓步而出,托盘上赫然是从药箱夹层搜出的“毒剂配方”与一枚沾着红火漆的铜印——赵高私印!

人赃并获,铁证如山!

屏风后,传来一阵刻意压抑的轻咳。

嬴子羡缓步而出,仍着宽大病服,脸色却带着慵懒笑意,目光如刀:“本宫听人都说,我快死了……”

他顿了顿,嘴角嘲弄上扬:

“可我怎么觉得,是你们那边,快撑不住了?”

宫墙之外,月光清冷。

苏檀遥望皇子府,灯火通明,杀气冲天。

他拢袖低语,声如风散:

“他不是病了,是——收网了。”

这一夜的动静,终究未能被黑暗吞噬。

黎明前,一份由蒙毅亲签、附带全部物证的奏报,快马直送咸阳宫深处。

整个咸阳的权力格局,如同一座积蓄万钧之力的天平,在那枚赵高私印呈上御前的瞬间,开始剧烈倾斜。

而决定这天平最终倒向何方的——

唯有那九重宫阙之上,唯一的一道目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