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文骨 > 第四章 续
换源:


       晨课结束,众弟子散去。顾寻收拾笔墨,正准备离开,一个清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方才那字,写得不错。”

顾寻回头,只见林晚照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不远处。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裙,面纱遮面,只露出一双清澈如寒潭的眼眸。此刻,那双眸子里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一丝淡淡的探究。

“林姑娘?”顾寻有些意外,连忙拱手,“方才…多谢姑娘在鬼市相助之恩。”

林晚照轻轻摇头:“不必。各取所需。”她的目光落在顾寻刚才写字的位置,仿佛能透过虚空看到那个无形的“静”字,“以文气凝字,引动‘静’之意境,化无形为有形…你对‘识字’境的领悟,比我想象的要快。”

顾寻心中微动:“林姑娘也懂文字之道?”

“书画同源。”林晚照的声音依旧平淡,“笔锋流转,墨韵生发,与文字引动文气,道理相通。”她顿了顿,看着顾寻,“你魂缺初愈,根基不稳。强行引动文气,虽能解一时之困,却易伤及本源。好自为之。”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离去,青色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缭绕的山径之中。

顾寻看着她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林晚照的话,既是提醒,也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这“丹青引”的传人,对文气的感知和运用,果然非同一般。

下午的课程,是书艺。地点换到了画院旁一处临水的轩榭。授课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先生,姓吴,擅书法,尤精篆隶。

“书者,心画也。笔锋流转,可见心性。”吴夫子声音洪亮,手持一杆粗大的狼毫,在铺开的宣纸上挥毫泼墨。他写的是“浩然正气”四个隶书大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却又圆融贯通,透着一股堂堂正正的凛然之气!

墨迹未干,一股无形的浩然文气便已弥漫开来,让在场弟子无不心神激荡,胸中浊气为之一清!

“好字!”众弟子由衷赞叹。

顾寻更是看得心驰神往。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吴夫子笔下流淌的不仅是墨汁,更是精纯的文气!这字,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都来试试!”吴夫子放下笔,捋须笑道,“不拘字体,写出你们心中所想即可。”

弟子们纷纷提笔,凝神书写。有人写“仁”,有人写“义”,有人写“山”,有人写“水”…一时间,轩榭内墨香浮动,文气氤氲。

顾寻也铺开纸,拿起笔。他脑海中闪过藏经洞的魂灯,闪过文字狱的锁链,闪过那枚煌煌的“骨”字,最终,定格在陈澹枯槁的身影和那句“石鼓”上。

他深吸一口气,沉腕落笔。笔锋饱蘸浓墨,在洁白的宣纸上缓缓移动。他没有写那些宏大的字眼,而是写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承载了他此刻所有心绪的字——“守”。

守心,守道,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生机,守住那关乎苍生的秘密!

他的笔触并不华丽,甚至有些生涩,但每一笔都极其专注,极其用力。灵魂深处那缕文脉魂火随着他的心意缓缓流淌,融入笔尖的墨汁之中。

嗡——!

当最后一笔落下,那个“守”字完成的瞬间,纸张微微一震!一股沉凝、坚韧、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的意境,从字中弥漫开来!虽然远不如吴夫子那般磅礴,却自有一股扎根大地、岿然不动的厚重感!

“嗯?”吴夫子目光扫过众弟子,在顾寻的纸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守…好一个‘守’字!笔力虽稚嫩,意境却已初具雏形。心性坚韧,不错!”

能得到吴夫子的肯定,顾寻心中微喜。他看向自己的字,那个“守”字在纸上散发着微弱的、只有他能清晰感知到的文气光芒,仿佛在回应着他的决心。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响起:“守?守得住吗?一个魂缺之人,自身难保,还谈何守护?”

又是赵珩!他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看着顾寻那个“守”字,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他方才写了一个龙飞凤舞的“腾”字,气势张扬,很得几位同窗的吹捧,此刻更是趾高气扬。

顾寻眉头紧锁,正要开口。

“自身难保?”一个冰冷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只见林晚照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她并未书写,只是静静地看着。此刻,她清冷的眸子扫过赵珩,落在顾寻那个“守”字上,淡淡道:“字如其人。心浮气躁者,笔下无根,纵然腾飞,亦是空中楼阁。心志坚韧者,纵处深渊,笔下亦有定海之针。”

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赵珩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那个“腾”字虽然华丽,但细看之下,确实笔锋虚浮,少了根基。而顾寻那个略显笨拙的“守”字,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力量感。

“你!”赵珩被林晚照当众戳破,恼羞成怒,指着林晚照,“你一个画院的,懂什么书法!”

林晚照看都没看他,只是伸出纤纤玉指,凌空对着顾寻那张纸轻轻一点。

指尖并无墨汁,却有一缕极其精纯的墨色灵光凝聚!灵光在她指尖流转,瞬间化作一个极其微小、却清晰无比的篆文——“定”!

“定”字如米粒大小,墨光流转,带着一股稳固、安定的意境,轻轻落在顾寻那个“守”字旁边。

嗡——!

两个字的气息瞬间交融!“守”字的沉凝厚重,与“定”字的稳固安然相辅相成,散发出的意境瞬间提升了一个层次!仿佛一座扎根大地、风雨不动的山岳!

“这…这是…虚空画符?!”有识货的弟子惊呼出声!

赵珩更是如同被掐住了脖子,脸色涨红,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虚空画符,以意凝墨,这是“丹青引”极高境界的体现!他引以为傲的家世和书法,在林晚照这轻描淡写的一指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林晚照做完这一切,仿佛只是拂去一粒尘埃,对着顾寻微微颔首,然后转身飘然而去,留下一个清冷的背影和一众目瞪口呆的弟子。

顾寻看着纸上那枚小小的、墨光流转的“定”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林晚照看似冷漠,却总是在关键时刻,以她自己的方式,给予他无声的支持。

他抬头,看向赵珩,眼神平静无波:“赵师兄,字写完了吗?夫子还在等着点评。”

赵珩脸色铁青,狠狠瞪了顾寻一眼,拂袖而去。

风波再起,又被悄然平息。顾寻收起那张承载着“守”与“定”的纸,心中对前路,更多了一份沉静的力量。

傍晚时分,顾寻被一名执事弟子引至一处僻静的山崖。崖边有一座简陋的石亭,亭中,枯槁如槁木的陈澹,正背对着他,望着天边如血的残阳。那盏布满裂纹的青铜孤灯,静静地放在他身前的石桌上,灯焰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

“先生。”顾寻恭敬行礼。

陈澹缓缓转过身。夕阳的余晖落在他枯槁的脸上,更添几分萧索。他那双深渊般的眼眸,此刻却少了几分冰冷,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期许?

“坐。”陈澹的声音依旧沙哑。

顾寻依言在石桌对面坐下。

“今日课业如何?”陈澹问道,目光落在顾寻身上,仿佛能穿透他的皮囊,看到他灵魂深处那缕文脉魂火的状况。

顾寻将今日所学所见,以及赵珩的挑衅、林晚照的相助,一一简要道来,最后提到自己写下的那个“守”字。

“守…”陈澹枯槁的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守得住本心,方能见大道。守得住秘密,方能担重任。你…很好。”

他顿了顿,深渊般的眼眸凝视着顾寻:“石鼓之事,关系重大,非你一人之力可寻。当务之急,是提升你的修为,稳固你的文骨。否则,即便找到石鼓,你也无法驾驭,反受其害。”

“请先生指点!”顾寻肃然道。

陈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枯瘦的手指,蘸着石桌上不知何时凝聚的露水,在冰冷的石面上缓缓书写起来。

他的手指枯槁如同鹰爪,动作却异常沉稳流畅。露水在石面上留下清晰的水痕,每一个字都古朴苍劲,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

他写的是一段古老的铭文,字体是极其罕见的石鼓文!字形如蝌蚪,又如刀刻斧凿,带着一种洪荒古朴、厚重如山的气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每一个石鼓文字落下,都仿佛有千斤之重!石桌微微震颤,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滞起来!一股难以言喻的苍茫、厚重、如同大地般承载万物的磅礴气息弥漫开来!

顾聚精会神地看着,灵魂深处那缕文脉魂火剧烈跳动起来!怀中的无字竹简也微微发热,似乎与这些石鼓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能感觉到,这些文字中蕴含的力量,远比他之前接触的任何文字都要古老、都要浩瀚!它们仿佛承载着天地初开时的道则!

当陈澹写到“厚德载物”的“物”字最后一笔落下时,异变陡生!

噗——!

陈澹枯瘦的手指猛地一颤!指尖竟崩裂开一道细小的伤口,一滴暗红色的、仿佛凝固了无数岁月的血珠,滴落在那个“物”字之上!

嗡——!

石桌上的水痕文字猛地爆发出刺目的红光!一股狂暴、混乱、充满毁灭气息的力量轰然爆发!那原本厚重磅礴的石鼓文字,瞬间变得扭曲、狰狞!仿佛承载的不是厚德,而是…灭世的灾劫!

“噗!”陈澹猛地喷出一口暗红色的鲜血,身体剧烈摇晃,枯槁的脸上瞬间失去了最后一丝血色!他身前那盏青铜孤灯的火焰,骤然黯淡到几乎熄灭!

“先生!”顾寻大惊失色,连忙起身扶住陈澹摇摇欲坠的身体。

陈澹一把推开顾寻,枯瘦的手死死抓住石桌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深渊般的眼眸死死盯着石桌上那被血染红、变得狰狞扭曲的石鼓文字,眼中充满了惊骇、愤怒,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悲怆!

“果然…果然如此!”陈澹的声音嘶哑而颤抖,带着无尽的苍凉,“石鼓…石鼓有损!封印…松动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顾寻,那双深渊般的眼眸中,第一次流露出如此清晰的、近乎绝望的凝重:

“浩劫将至…苍生何辜…”

残阳如血,将陈澹枯槁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石桌上,那被血染红的、扭曲的石鼓文字,如同一个狰狞的伤口,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即将席卷天下的巨大危机。

顾寻站在一旁,看着陈澹悲怆的身影和石桌上那不详的文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石鼓有损!浩劫将至!

他怀中的无字竹简,此刻正散发着前所未有的灼热,仿佛在发出无声的预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