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不解、嘲讽、期待……
无数道复杂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号炼钢车间。
所有人都想亲眼见证,这场由厂长亲自拍板,以一炉珍贵的合金钢水为赌注的豪赌,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
而此刻,身为风暴中心的林卫,已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戴上了安全帽,在一群目光复杂的老师傅的簇拥下,走进了那座热浪滚滚、机器轰鸣的钢铁殿堂。
他的身后,是忧心忡忡的老科长王建业。
他的不远处,是双臂抱胸、满脸冷笑的苏联专家伊万。
他的头顶,是高耸的厂房和轰鸣的吊车。
他的脚下,即将沸腾的,是能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一千六百度钢水!
属于他的战斗,正式打响!
一号炼钢车间。
巨大的转炉如同一头钢铁巨兽,匍匐在厂房中央,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热量。
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铁腥味和焦炭的气息,脚下的地面都在微微震动。
这里,是整个轧钢厂的心脏,也是此次豪赌的舞台。
林卫站在操作台前,神情专注,他那清瘦的身影,在巨大的工业设备面前,显得有些单薄,但他的眼神,却比炉火还要明亮。
“准备!”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穿透了嘈杂的轰鸣声,准确地传到每一个操作工的耳朵里。
“老周师傅,清理炉膛,预热温度控制在1200摄氏度,正负不超过5度。”
被点到名的,是车间里资格最老的一个炼钢老师傅,周海。
周海干了三十年炼钢,自诩闭着眼睛都能闻出钢水温度差几度,此刻听到林卫如此精确到个位数的指令,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
“小同志,预热嘛,差不多就行了,哪有那么讲究?一千一、一千二,没多大区别。”他嘟囔了一句,手上的动作也有些漫不经心。
这就是“经验主义”的惯性。
也是林卫要打破的第一道壁垒。
林卫的目光瞬间冷了下来,他没有争辩,而是直接走了过去,指着仪表盘上的数据,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周师傅,这不是普通的钢。我们这次加入的钛元素,对温度非常敏感。预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在后续熔炼过程中的弥散效果,最终导致成分偏析。”
“我再说一遍,1200度,正负5度。这个数据,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是经过计算的。如果你无法保证,那么请换人。”
他的话,冰冷而强硬,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
周海被噎得满脸通红,他想发作,但看到林卫那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和旁边脸色铁青的王建业科长,最终还是把火气憋了回去。
“知道了!”他没好气地应了一声,手上的操作,却老实了许多。
林卫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立威,一次就够了。
他要用绝对的专业,碾碎这里所有陈旧的“经验”和“资历”。
“上料!废钢,生铁,按三比七的比例!”
“送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5立方米!”
“加料!硅铁,锰铁,按配方表执行!”
一道道指令,从林卫口中清晰地发出。
他就像一个经验最丰富的战场指挥官,精准地调动着每一支部队。
车间的工人们,从最初的怀疑和抵触,慢慢变得震惊。
因为林卫的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到了秒,精确到了克。
他甚至能提前预判出炉内反应的细微变化,提前下达调整指令。
这……这他妈的还是一个初中毕业生?
这比厂里干了几十年的总工程师,还要神!
他们不知道,此刻在林卫的脑海里,【精神实验室】正在以亿万次的频率高速运转,实时模拟着炼钢炉内原子级别的每一个变化,并将最优解以数据的形式反馈给他。
他对这座炼钢炉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设计它的苏联工程师!
远处,苏联专家伊万的双臂,依然抱在胸前。
但他脸上的冷笑,已经不知不觉地凝固了。
他也是行家,自然看得出林卫的指挥,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动作,每一个步骤都踩在了最关键的节点上。
这怎么可能?
这不符合逻辑!
一个连俄语字母都认不全的中国小子,怎么可能对伟大的苏式炼钢工艺,理解得比他还深刻?
他一定是蒙的!对,一定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伊万在心里恶狠狠地安慰着自己,眼神却愈发阴沉。
“注意!”
就在这时,林卫的声音陡然提高。
“准备添加关键微量元素!”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成败,在此一举!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