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太傅非臣 > 第三十七章 心结稍解 醋意暗生
换源:


       (一)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快地传到了古潼耳中——宝庆公主主动向陛下哭求,撤回了尚主的意愿。

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骤然落地,古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劫后余生般的虚脱感席卷而来。徐至谦果然做到了,而且做得极其漂亮,未留下任何把柄。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危机,总算有惊无险地度了过去。

然而,轻松之余,一丝复杂的情绪悄然浮现。他眼前闪过宝庆公主那日羞红的脸颊和亮晶晶的、充满倾慕的眼睛。利用一个少女最纯粹的情感来破局,即便出于无奈,也终究非君子所为。那小女孩此刻心里,定然不好受。她只是喜欢了一个人,并无过错,却要承受这份失落和“懂事”带来的委屈。

古潼并非铁石心肠。他深知在这深宫之中,一份真诚的情感何其珍贵,即便他无法回应,也不该让其彻底枯萎,变成怨恨的种子。他决定去做点什么,不是为了挽回什么,只是为了给那份被利用的真心,一个不至于太过难堪的交代。

(二)

他寻了个机会,在御花园偶遇了正独自对着池中游鱼发呆的宝庆公主。几日不见,她瘦了些,眉眼间那股飞扬跳脱的神采黯淡了不少,显得有些蔫蔫的。

见到古潼,宝庆公主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浮起一片红晕,不是羞怯,而是窘迫和尴尬,她下意识地想转身避开。

“殿下。”古潼主动开口,声音温和如常,带着一如既往的尊重。

宝庆公主脚步顿住,低着头,手指绞着衣带,声如蚊蚋:“……先生。”

古潼走到她身边,与她一同看着池中无忧无虑的锦鲤,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殿下近日似乎清减了些。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宝庆公主鼻子一酸,差点又掉下泪来,强忍着摇了摇头。

古潼轻轻叹了口气:“臣……听闻了一些事情。殿下心思通透,能为大局考量,臣……深感敬佩。”他没有提“尚主”,也没有提“放弃”,只是肯定了她的“懂事”。

宝庆公主抬起头,眼圈红红地看着他:“先生……是不是觉得我很任性?又很……没用?”

“怎么会?”古潼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真诚的歉意和抚慰,“殿下率真善良,心如赤子,在这宫中尤为难得。臣从未觉得殿下任性,更不觉殿下无用。只是……世间之事,并非只有一种形态。譬如臣与殿下,虽无……虽无其他缘分,但殿下若是不嫌弃,日后仍可来文华殿寻臣说话、下棋。臣,愿视殿下为一位……难得的忘年小友。不知殿下可愿意?”

这番话,既明确划清了界限(无其他缘分),又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珍视(忘年小友),小心翼翼地呵护了小女孩的自尊心。

宝庆公主怔怔地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份一如既往的温和与此刻额外的真诚,心中的委屈和失落仿佛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抚平了些许。虽然“小友”并非她最初渴望的关系,但总好过形同陌路,甚至彼此怨怼。至少,先生没有讨厌她,没有觉得她的喜欢是一种负担和麻烦。

她用力吸了吸鼻子,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虽然还有些勉强,但眼神已然明亮了许多:“……真的吗?那我以后还能去找先生玩?先生不许嫌我吵!”

“自然是真的。”古潼含笑点头,“臣随时恭候殿下。”

(三)

东宫内,朱允炆正听着贴身太监的禀报,得知宝庆姑姑撤回了请求,父皇也不再提尚主之事,他心中那块大石终于落地,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嘴角忍不住上扬,连批阅奏章都觉得笔下生风。

然而,高兴了没多久,另一个小太监又悄步进来,低声补充道:“殿下,方才奴才瞧见……古先生去了御花园,似乎……是和宝庆公主殿下在说话。两人看着……气氛还挺融洽的。”

“啪嗒。”

朱允炆手中的朱笔掉在了奏疏上,染红了一小片字迹。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先生……又去找宝庆姑姑了?

虽然知道危机已解,虽然明白先生或许只是去安抚,但一想到先生和宝庆姑姑单独在一起“气氛融洽”地说话,一种极其陌生而酸涩的情绪就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堵得他胸口发闷。

他应该高兴的,事情圆满解决了。可为什么……心里会这么不舒服?甚至有一丝莫名的……委屈?仿佛属于自己的什么东西,即使确认不会失去,也依然被别人分走了注意力。

他烦躁地挥退了太监,试图继续批阅奏章,却发现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眼前总是浮现出先生温和的笑容,而那笑容,此刻似乎是对着别人。

他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这种酸溜溜、闹哄哄的情绪让他无所适从。他只能将其归结为对先生过度依赖而产生的占有欲,并为此感到一丝羞愧,却又无法抑制那不断冒泡的酸意。

朱允炆还不知道,这种莫名奇妙的烦躁和酸涩,有一个更为贴切的名字。

他无意识地,吃起了自家小姑姑的醋。而这醋意,只因那个隔着门板向他倾诉衷肠的人,此刻正对他人展露笑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