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张媛媛,还有被张媛媛牵着小手的韩楚瑜,三人并排走在通往公交车站的街道上。
这仿佛一家人般的组合,在这个85年的小县城街头,着实吸引眼球。
三人之中最惹眼的就是张媛媛,她身姿挺拔匀称,淡蓝色的碎花衬衫衬得她肌肤胜雪,乌黑的麻花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温婉清丽的气质如同淤泥中悄然绽放的白莲,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目光。
而她身边的小楚瑜,虽然年纪幼小,但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此刻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小脸上带着天真的笑意,可爱得让人忍不住露出笑容。
至于韩平,虽然出院不久,脸色带着几分憔悴,身形也显得有些单薄。但他身材高大,骨架匀称,眉宇间那份书卷气一看就觉得他是知识分子。
加上他本就端正俊朗的五官底子,即使穿着并不时尚,也难掩其风采,说是大帅哥也不为过。
这样一对璧人般的男女,中间牵着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女孩,走在夕阳下的街道上。
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投来目光。
“看人家这一家子,多好!”
“啧啧,那闺女真俊!”
“孩子她妈真漂亮,孩子爸也精神……”
隐约的议论声飘入耳中,韩平和张媛媛都有些不自在。
韩平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边的张媛媛,只见她白皙的耳根又悄悄染上了一层红晕,微微低着头,脚步加快了些。
韩平心里也泛起一丝异样,有尴尬,但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妙感情。
小楚瑜却完全没察觉大人间的微妙气氛,她只觉得被张老师和爸爸牵着手走路很开心,路人的目光扫过她时,还会回以甜甜的笑脸,惹得几个老太太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嘴上也夸个不停。
约莫半个多小时后,三人来到了《房山报》报社门口。
眼前是一座三层高的砖混楼房,样式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方方正正的轮廓,线条硬朗,墙面是灰扑扑的水泥拉毛,窗户高大但分割得略显笨重,带有明显的苏联式风格。
整栋楼透着一股朴素和厚重感,与周围低矮的民居相比,显得颇为气派。
“就是这里了。”张媛媛指着报社大门,熟门熟路地带着韩平和楚瑜走了进去。
门卫似乎认得她,笑着点了点头。
报社内部的走廊狭窄,两侧办公室的门大多是敞开着的,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编辑们讨论稿件的嘈杂声。
张媛媛显然对这里很熟悉,轻车熟路地领着他们上了二楼,径直走到走廊尽头一间挂着“副主编”牌子的办公室门口。
副主编?
韩平心中微微一惊。他原以为张媛媛的叔叔只是普通编辑或者是个责编,没想到竟然是报社副主编!
这层关系比他预想的要硬得多,心里对张媛媛的感激又深了一层。
张媛媛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低沉而略显严肃的男声。
推门进去,入目所见,办公室不大,靠墙摆着两个大文件柜,塞满了各种文件和书籍。
一张宽大的深色办公桌占据了主要位置,桌面上堆着高高的稿件和几份摊开的报纸,桌后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他穿着灰色的中山装,衣服烫熨的平整,没有一丝褶皱。
张媛媛的叔叔是国字脸,皮肤微黑,眉毛浓密,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严肃感。
此刻他正低着头看着稿件,眉头微蹙,显得十分专注。
直到张媛媛清脆地喊了一声:“叔叔!”
中年人闻声抬起头,那张严肃的脸上瞬间如同冰雪消融,绽开了一个极其温暖和煦的笑容,连带着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他放下稿件,语气变得亲切无比:“媛媛?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张媛媛身边的韩楚瑜身上,眼中也带上了长辈的慈爱,“哟,这是谁家的小丫头?真可爱。”
最后,他的目光才落在韩平身上,那笑容收敛了些,带着几分审视。
“叔叔,我带朋友来给您看看稿子。”张媛媛拉着楚瑜走进去,笑着介绍,“这位是我们学校的同事,韩平老师,师范大学毕业!画画也特别棒!这位是韩老师的女儿,韩楚瑜。楚瑜,叫张爷爷。”
“张爷爷好。”小楚瑜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哎,好孩子。”张副主编对楚瑜和颜悦色地点点头,然后目光再次转向韩平,带着一丝探究,“韩老师?你好,都坐吧。”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几张椅子。
韩平连忙道谢,和张媛媛一起坐下。小楚瑜则被张媛媛抱在腿上。
“看稿子?”张副主编重新靠回椅背,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恢复了工作时的干练,“什么稿子?是文章还是诗歌?”
“是漫画,叔叔!”张媛媛抢先说道,语气带着点小兴奋,“韩老师画了一幅特别好的讽刺漫画!就是关于现在农村乱收费乱摊派的!画得可犀利了,一针见血!我觉得特别好,就带他来找您看看。”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韩平。
韩平会意,连忙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将画作打开,露出画稿,然后恭敬地递到张副主编面前:“张副主编,您好。这是我画的一幅漫画,想投稿给《房山报》,请您斧正。”
张副主编接过画稿,目光落在韩平脸上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轻微的疏离。
侄女突然带个年轻男同事来投稿,还是直接找到他这个副主编……这难免让他先入为主地认为韩平是想走后门。
这种托关系投稿的事情,他见得不少,心里本能地有些抵触。
尤其韩平看起来这么年轻,更让他下意识地将韩平的评价降低了几分。大概就是个有点小才艺、心思活络、想走捷径的年轻人吧。
他不动声色地接过画稿,扫了一眼后,脸上的笑容淡去,恢复了工作时的严肃表情。这幅漫画,似乎有点意思啊。
起初,他的眼神是带着例行公事的审视。然而,仅仅几秒钟后,他浓黑的眉毛就猛地一挑,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拿着画稿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些。
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辛辣精准的讽刺,如同当头一棒!
那被层层叠叠、写着各种名目“大山”压得脊梁断裂、痛苦绝望的农民形象!
还有那旁边脑满肠肥、拿着算盘还在添砖加瓦的“基层干部”。
虽然人物因为漫画特色,有些夸张变形,却也因此被刻画的入木三分!
还有画作的名字——《不堪重负》,真的很形象。
这一切,都太有力量了!太有共鸣了!
作为地方报纸的副主编,他太清楚目前基层治理存在的这些问题了!
这漫画简直是把那些基层小吏盘剥百姓的丑态和农民的苦难,用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撕开了给人看!画风成熟老练,绝非新手,讽刺的尺度也拿捏得极好,既尖锐又不越界,完全符合报纸的定位!
他看得极其认真,目光在画稿的每一个细节上停留、审视,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韩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微微出汗。张媛媛也紧张地看着叔叔的表情。只有小楚瑜,安静地坐在张媛媛腿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严肃的张爷爷和他手里的画。
终于,张副主编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韩平。这一次,那目光里的审视和轻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惊讶和刮目相看。
“韩老师,这……这是你画的?”他语气惊讶,看向韩平的目光也比之前郑重了许多。
“是的,张副主编。”韩平不卑不亢地点头。
“好!画得好!”张副主编忍不住赞叹出声,手指在画稿上点了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讽刺到位,可谓直指要害!韩老师,真没想到,你一个小学老师,画画功底和对时事的洞察力这么强!”
感受到叔叔态度的转变,张媛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仿佛被夸奖的是她自己。
她连忙趁热打铁:“叔叔,韩老师他真的很不容易!他……”她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韩平和怀里的楚瑜,带着浓浓的同情和心疼,将韩平遭遇妻子抛夫弃女、绝望投河、被救后幡然醒悟、以及独自抚养女儿的经历,简单明了地说了一遍。
“……叔叔,韩老师他真的不是想走什么后门,他是真的没办法了,想靠自己的本事赚点稿费,养活自己和楚瑜。”
张媛媛的声音有些哽咽,眼圈微微发红。
韩平沉默着,垂下了眼睑,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握紧。那些不堪的经历被再次提起,如同揭开伤疤,但他没有阻止张媛媛。
他知道,这是他今后必然要面对的。
张副主编静静地听着侄女的讲述,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变成了深深的震动和同情。他看着眼前这个脸色苍白,身形单薄却气质独特的年轻人,又看了看他身边依偎在侄女怀里、懵懂天真的小女孩,心中对韩平走后门的疑虑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敬佩和怜惜。
一个大学生,小学老师,被妻子抛弃,带着这么小的女儿,经过一系列打击后没有沉沦,反而为了女儿,硬生生扛起生活的重担,并且愿意去拼命搏一个未来!
这份坚韧,这份担当,这份为父之心,怎能不让人动容?
“唉……”张副主编长长地叹了口气,看向韩平的目光充满了理解和尊重,“韩老师,真是……难为你了。感情之事……不能强求。现在你能坦然面对,又愿意为了孩子努力拼搏,是个爷们!是个好父亲!”
他的语气真诚而有力,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
韩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张副主编理解。”
“理解!当然理解!”张副主编摆摆手,随即话锋一转,表情重新变得严肃而认真,“不过,韩老师,媛媛,有件事我必须说明白。”他拿起桌上的画稿,“这幅漫画,我个人非常欣赏,也觉得它很有价值,非常契合我们报纸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的宗旨。”
他顿了顿,看着两人期待的眼神,继续说道:“但是,报社有报社的规矩。稿件的采用,需要经过编辑部的集体审核,不是我一个人说了就能立刻拍板定论的。尤其是这种涉及基层问题的讽刺作品,更需要慎重。我们要评估它的社会影响,也要考虑可能带来的反应。”
韩平的心微微一沉,但脸上并未表现出失望。自从决定画这幅漫画,他就考量过其中的风险。
所以,他理解这种程序。
这是对报社负责,也是对他这样的创作者的负责。
不过,张媛媛则有些着急:“叔叔……”
张副主编抬手制止了她,看着韩平,语气郑重地承诺道:“规矩是规矩,不够我张某人在这里向你保证三点:第一,这幅画,我会亲自拿到明天的编前会上,重点推荐,提请审核;第二,我会尽我所能,推动它尽快走流程;第三,无论审核结果如何,最迟三天内,我一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绝不会让它石沉大海,让你苦等。”
虽然没能当场拍板,但张副主编的三点保证以及承诺,已经远超韩平的预期!
这等于给他的投稿上了高速通道!
他要是还不满足,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韩平猛地站起身,激动的声音都有些发颤:“张副主编!太感谢您了!真的……太谢谢您了!不管结果如何,有您这句话,我就感激不尽了!”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媛媛也喜形于色,抱着楚瑜站了起来:“谢谢叔叔!您最好了!”
张副主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摆摆手:“谢什么,这是韩老师的本事打动了人。不过……”他看向韩平,眼神带着鼓励,“韩老师,以后有好的作品,随时欢迎继续投稿!我们报纸需要这样有内涵却又浅显易懂的作品!”
“一定!一定!”韩平连声应道。
“好了,你们也早点回去吧,孩子该累了。”张副主编看了看窗外渐暗的天色,又对张媛媛道,“媛媛,替我送一送韩老师和小丫头。”
“知道啦叔叔!”
三人再次道谢,离开了副主编办公室。
走出报社大楼,韩平心头一阵火热。
“韩老师,叔叔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有希望!说不定很快就能登出来呢!”张媛媛抱着楚瑜,语气轻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韩平看着张媛媛在暮色中依旧明亮的眼睛,再看看她怀里正对着自己甜甜笑着的女儿,一股暖流再次涌遍全身。
他重重地点点头,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希冀:
“嗯!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