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时空我只想与你相遇 > 第6章:旅行社的海报与给未来的假条
换源:


       沪市的“环球旅行社”藏在一条老巷子里,门脸不大,墨绿色的木门漆皮剥落,露出底下的红棕色木纹。门楣上挂着块掉了色的招牌,“环球”两个金字被雨水冲刷得发乌,倒像是“环求”——李明站在门口看了半天,觉得这名字倒挺贴合自己的处境:环球是假,求个落脚地是真。

推开门,一股旧书混着油墨的气味扑面而来。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海报,像块拼贴的补丁被钉在泛黄的墙纸上。最显眼的是张东南亚海滩的海报,穿比基尼的姑娘笑得灿烂,底下写着“新马泰十日游,仅需3880元”;旁边是张国内线路,“桂林山水甲天下,双飞五日,2580元”。价格后面都跟着个小小的“起”字,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九十年代“环球旅行”的浪漫泡沫。

柜台后的阿姨正嗑着瓜子,面前摊着本厚厚的账簿,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见有人进来,她抬眼瞥了一下,又低下头去,嘴里含混地问:“去哪儿啊?”

李明的目光在海报墙上扫了一圈。2025年的他,护照上盖满了十几个国家的戳,去趟东南亚比去郊区还方便,但此刻看着这些带着年代感的海报,心里却生出种奇异的陌生感。那些照片的色调都偏暖黄,像素模糊,像从旧相册里撕下来的,和他手机里4K高清的旅游博主视频完全是两个世界。

“有没有……远点的地方?”他靠在柜台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柜面上的划痕。

“远的?”阿姨吐出瓜子壳,用下巴指了指海报墙的角落,“那边有个新线,去西罗西亚,东欧国家,刚开的团,980块七天,包吃住。”

李明的目光猛地被吸了过去。

那是张不起眼的海报,尺寸比其他的小一圈,边缘还卷了角。上面印着片茫茫的雪原,几头驯鹿拉着雪橇在雪地上留下辙痕,远处的木屋冒着袅袅炊烟,天空是那种清透的蓝,像块被冻住的玻璃。海报右下角用小字写着“西罗西亚——雪原秘境,七日探秘”,价格“980元”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雪花。

西罗西亚。

这个名字像根细针,刺破了他记忆里的某个角落。2025年的碎片化信息涌上来——他好像在某个国际新闻的角落看到过,这个国家后来战乱不断,成了欧洲有名的“火药桶”,但九十年代末,似乎确实还处在一段短暂的和平期。

去一个未来会战乱的国家,看它此刻最平静的样子。这个念头让李明的心脏轻轻跳了一下,像有片雪花落在了烧红的烙铁上。

【主线任务触发:跨文化社交启蒙。】

脑海里的系统音突然响起,带着点类似老式录音机的沙沙声:【任务目标:报名参加西罗西亚七日游,与至少1名异国人士建立有效沟通(非交易性质)。】

【任务奖励:积分500点 西罗西亚语临时语言包(时效7天)。】

【任务提示:此任务为“90年代生存副本”重要支线,完成后将解锁“跨时空羁绊”前置条件。】

李明的呼吸顿了顿。500积分。他现在手里只有135积分(昨天在市场“科技碾压”任务得了30分),离10000积分的“跨时空通话”还差得远,但500分,足够让他离那个目标近一大步。更何况,还有语言包——他可不想去了东欧,连“厕所在哪”都问不明白。

他伸手把那张西罗西亚的海报从墙上揭了下来,卷角的边缘硌得指尖有点痒。海报上的雪原干净得晃眼,让他想起2025年冬天加班到凌晨,透过写字楼的玻璃看到的初雪,细碎,冰冷,落下来就化了,留不下任何痕迹。

“这个团,什么时候出发?”他把海报放在柜台上,指尖敲了敲“980元”的红圈。

“下周三,凑够十个人就走。”阿姨终于放下了算盘,从抽屉里抽出一张报名表,“先交500块定金,剩下的出发前结清。护照办了吗?没办的话得抓紧,我们能代办,加50块手续费。”

护照。李明摸了摸口袋里的身份证——“李铭”的身份证,照片上的年轻人眼神干净,还不知道自己会被一个来自2025年的灵魂占据身体。他点点头:“办,一起算。”

阿姨开始填报名表,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沙沙响。“姓名?”“李铭。”“职业?”“仓库搬运工。”阿姨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诧异——搬运工去东欧旅游?在九十年代末,这确实有点离谱。

李明没解释。他摸了摸裤兜,那里揣着个用手绢包着的小布包,里面是从八万块奖金里抽出来的一千块钱。这钱在2025年,也就够请同事吃顿普通的火锅,在1998年的沪市,却能让一个搬运工去趟东欧。

他掏出五百块递给阿姨,纸币边缘有点毛糙,带着股淡淡的油墨香。阿姨数了两遍,塞进抽屉的铁盒里,锁上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这是合同,你看看。”阿姨把一张打印的合同推过来,上面的字迹有点模糊,盖着个鲜红的公章,“住的是当地民宿,条件一般,毕竟是穷国家。吃的也是当地菜,可能不太习惯……”

李明没细看合同。他的目光又落回那张西罗西亚的海报上,雪原上的驯鹿像精灵,在模糊的像素里奔跑。他突然想起2025年的自己,被KPI压得喘不过气时,总在网上搜“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当时跳出来的,似乎就有西罗西亚的雪原。

“就当……给2025年的自己放个假吧。”他低声说,像是在对海报上的驯鹿说,又像是在对那个还困在元宇宙公司格子间里的灵魂说。

2025年的李明,永远在加班,永远在赶项目,年假攒了一沓,却从没真正休过。他总说“等这个项目结束”“等下个月不忙了”,直到猝死在工位上,也没给自己放成假。

现在,1998年的李铭,要用这980块钱,替他补休一次。

走出旅行社时,巷口的阳光正好,斜斜地照在青石板路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手里攥着那张薄薄的合同,还有一张印着驯鹿的海报(他跟阿姨要的),心里突然轻松了不少。

路过巷口的修鞋摊,师傅正在给一双皮鞋钉掌,锤子敲打的声音笃笃响。李明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的解放鞋,鞋头有点开胶,但走起来还算稳。他笑了笑,脚步轻快地往筒子楼走。

得跟仓库请个假。他想。就说家里有事——至于是什么事,大概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去西罗西亚看雪?还是去给那个在2025年累死的自己,补一张迟到的假条?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硌了他一下。他掏出来看了看,屏幕还黑着,只剩10%的电。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开机——省着点电,说不定到了西罗西亚的雪原上,能拍张真正的极光呢?

虽然知道这手机在没有信号的地方,拍了也传不回2025年,但他就是想拍。好像拍下了,就能证明这场穿越不是梦,证明那个总在加班的李明,真的逃离了一次。

巷口的风带着点凉意,吹起他额前的碎发。李明抬头看了看天,90年代末的天空比2025年的要蓝,云也白得厚实,像棉花糖。他握紧手里的海报,脚步轻快地融进了弄堂的人流里。

下周三,西罗西亚。

他想看看,没有KPI,没有元宇宙,没有非洲项目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