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附身家族,从架空大明朝开始 > 第15章 朕是朱允炆
换源:


       朱允炆的目光死死锁着方尘,声音里带着最后的通牒。

“朕再问你一次,带朕离开南直隶,往海外去!你应,还是不应?”

架在方尘颈间的绣春刀又沉了沉,刀刃划破皮肤,一丝刺痛顺着脖颈蔓延开。

朱允炆身后的锦衣卫个个屏息凝神,手按刀柄,只待一声令下便动手灭口。

方建瘫在地上,早已吓得浑身发抖,却死死咬着牙不敢出声,只盼自家少爷能点头保命。

方尘又不傻,他就算死了,还有方瑶的身体可以操控,但是一旦帮助朱允炆,而这事情让朱棣知道,那么他全家又要经历一次大难。

方尘喉结滚动,正欲开口拒绝,脑海中却突然炸响一道系统提示音和显示的界面。

【系统任务触发】

【支线任务:亡命天涯】

【任务要求:一年内带领朱允炆逃离大明疆域,途中需确保朱允炆存活,不得使其落入朝廷追兵或任何敌对势力手中】

【任务时限:一年】

【任务奖励:血脉感应范围增加100公里,五维提升卷【表情】2】

方尘瞳孔骤缩,系统竟在此时触发任务?他心中飞速盘算。

如今完成这个任务,那么未来就是俩百公里的范围。

朱允炆见他神色变幻,冷笑道,“怎么?怕死了?现在点头,还能留你一命,带你全家富贵。”

方尘深吸一口气,压下颈间的刺痛,缓缓抬眼看向朱允炆,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答应了。”

这话一出,不仅朱允炆愣住,连架刀的锦衣卫都微微一怔,方建更是惊得张大嘴,差点从地上弹起来,少爷竟真答应了?

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紧绷后的松弛,他抬手示意锦衣卫收刀,绣春刀唰地归鞘,帐篷里的寒气稍散。

“你想通了?”

“想通了。”方尘揉了揉脖颈,指尖沾到一点血珠。

“但我有条件。”他看向朱允炆,语气锐利。

“一年以后,我要你们所有人绝对听我调遣,备船,筹粮,清障,半点差错都不能出。毕竟要逃出大明疆域,不是靠嘴说就能成的。”

朱允炆眉头微蹙,虽然他觉得一年时间很长,但如今都已经在南京城呆了三年,就算再多一年也无妨。

“只要能逃出去,你要我们做什么都行。”

他身后的锦衣卫也纷纷颔首,显然早已将生死赌在了这场逃亡上。

朱允炆盯着方尘,语气里满是警惕。

“朕又如何信你?你若转头就去跟我四叔告密,我这些人岂不是自投罗网?”

他攥紧拳头,眼神里的疑虑像化不开的迷雾,毕竟这世间最不可信的,便是危难时的承诺。

方尘一时语塞,总不能说自己脑子里有个系统,系统让我救你朱允炆吧,这完全不现实。

他沉眉思索,目光落在瘫坐在地的方建身上,他心里忽然有了主意,抬手指向方建。

“我愿以我这管家为质。”

这话一出,方建脸瞬间惨白如纸,连滚带爬地扑过来,抱着方尘的腿哭嚎。

“少爷!您不能这么对我啊!小的对您忠心耿耿,上刀山下火海都不含糊,怎么能把我留这儿当人质?”

他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声音带着哭腔。

“闭嘴!”方尘踢开他的手,板着脸道,“让你留下就留下,哪来这么多废话?”

朱允炆却摇了摇头,眼神扫过方建那副吓得魂不附体的模样冷声道。

“一个管家而已,死了便死了,如何能当人质?你若真想表忠心,该拿更重要的东西来赌。”

方尘挑眉,语气强硬起来,“陛下别无选择。我是当朝学士,时常要陪太子读书,断然不可能留在这里做人质。

要么信我,让管家留下,要么现在杀了我们,再另寻出路,但恕我说句实话,这南京港的眼线比你们想的多,再拖延,恐怕陛下您就走不成了。”

朱允炆脸色变了变,显然在飞速权衡利弊。

帐篷里静得能听见方建压抑的呜咽声,绣春刀上的寒光映得每个人脸色都沉沉的。

许久,朱允炆终是咬了咬牙,“好,就依你。让这管家留下当人质,若一年内见不到朕安全出海,便让他替你偿命。”

方建哭得更凶了,瘫在地上直蹬腿。

“少爷!“您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他们可是前皇余孽,要是被官府发现了,小的就算不死也得扒层皮!您发发慈悲,带小的一起走行不行?”

方尘瞥了他一眼,语气没什么起伏,“少废话,留下老实待着,等陛下安全出海,自然会派人来接你。”

他转向朱允炆,“一言为定。”

朱允炆冷哼一声,朝旁边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

“看好这人,别让他跑了,也别让他跟外界接触。”

锦衣卫立刻上前,将哭天抢地的方建拖到帐篷角落捆了起来。

方建还在挣扎,嘴里不停念叨,“我就知道不该来招什么水手!这破差事简直要了我的命啊!少爷你太狠心了……”

声音越来越远,被帐篷外的海风渐渐吹散。

方尘看着他被拖走的背影,心里暗叹一声,这管家虽贪财怕事,倒也算忠心,等这事了了,定要多赏他些银子补偿。

而朱允炆已转身看向舆图,“现在说说你的计划,怎么带我们逃出这南京港?”

一年后,郑和会率领庞大舰队下西洋,到那时,我会准备一支百人船队。”

方尘原本想说二十人,可目光扫过帐篷里三十多个精壮汉子,话到嘴边又改了口,多备些名额总没错,届时跟郑和说清缘由便是。

朱允炆瞳孔微缩,“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混在郑和的船队里离开?”

他语气里满是疑虑,毕竟郑和是朱棣最信任的宦官,常年伴驾左右,怎么可能掺和这种事?

“正是。”方尘语气笃定,指尖点在舆图上的港口标记。

“这是最稳妥的法子。郑和的船队动辄数万人,舰船数百艘,多我们这一百人、几艘船,根本不会引人注目,而且此事只有我和郑和知情,陛下那边绝不会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