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叔竟不知情?”朱允炆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郑和可是他的心腹,当年靖难时还随他冲锋陷阵,怎么会帮你瞒着这种事?”
方尘笑了笑,并未细说,总不能说自己靠着先知,早已暗中结好郑和。
“陛下放心,郑和虽是永乐朝重臣,却也重情义,识大体,开海是国策,他需得有人帮着打理远洋杂事,我这船队正好能给他打个下手,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朱允炆沉默片刻,盯着方尘沉稳的侧脸,终是点了点头。
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与其在这南京港惶惶不可终日,不如信方尘这一回。
“好。那我们便在这港口附近蛰伏,等郑和船队出发那日再行动。”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起来,“待我安全出海,定会将藏匿的金银细软悉数奉上,那些东西足够你方家富甲一方。”
方尘摆了摆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他在意的哪里是金银?他更盼着完成系统任务,拿到那血脉感应范围扩充。
有了这些,往后无论是寻高产作物,还是应对远洋风浪,都能多几分底气。
两人又细细商议了后续细节,直到日头西斜,方尘才起身告辞。
“我先回府准备,船队的事会尽快安排。”
他走到帐篷门口,又回头看了眼角落里被捆着的方建,对方正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
“对了,我这管家虽胆小,却还算老实,别亏待了他。”
朱允炆挥了挥手,示意锦衣卫松绑些,“放心,只要你守信,他便安全。”
方尘点点头,掀帘走出帐篷。
“只能等到一年后出海了。”
三天之后,市舶司的大门刚推开半扇,方尘的身影便出现在石阶下。
他一身月白锦袍,刚踏入庭院,几名眼尖的小吏已满脸堆笑地迎上来。
这南直隶谁不知道,方中宪虽是年轻侍读,却深得陛下青眼,连郑和都时常与他论事。
“方大人驾临,有失远迎!”
为首的小吏弓着腰,语气热络,“您是找郑大人?”
“正是。”方尘颔首,“劳烦通报一声。”
小吏哪敢怠慢,一路小跑着往后院去,不过片刻,便听一阵爽朗的笑声由远及近。
“方学士,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郑大人。”方尘拱手行礼,目光落在他身后堆着的造船图纸上。
“晚辈正好有些造船的想法,想来请教一二。”
郑和拉着他往书房走,案上正摊着几张福船的图样,笔墨还未干。
“巧了!我正愁着下西洋的船只要怎么改进,你来得正好。你说说,眼下这海船如何制造?你可有法子?”
方尘回想起上一世所看到的现代船只,他点了点头。
旋即走到案前,取过毛笔,他先画了一艘明朝常见的福船侧影。
“郑大人您看,咱们现在的船,舱室多是连通的,一损俱损。”
接着笔锋一转,在船体内画出几道纵向的隔板,将船体分成数个独立空间。
“若是像这样,在船底和船身加几道密封隔舱,就算一处破损,其他舱室也能防水,船就不会轻易沉没。”
郑和凑近细看,指尖点在隔舱线上,“这法子……倒新鲜!就像把一间大屋隔成几间小房?”
“正是。”方尘又画了流线型的船首,比明朝船的平头更尖翘。
“还有船首,改成这样的锐角,切开海浪时阻力更小,航速能快不少。”
他边画边解释,“甲板上再设几个固定的绞盘,起锚、收帆时用齿轮省力,不用再靠几十人蛮力拖拽。”
郑和盯着图纸,越看眼睛越亮。
他也知道一些船只如何制造,他见惯了福船、沙船的模样。
但从未想过船体还能这样设计,隔舱防水,尖首减阻,多桅调帆,每一样都戳中了现有海船的痛点。
“原来船还能这样造!方大人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些法子听着简单,却偏偏没人想得到!”
他拿起图纸反复翻看,“可这材料……咱们现在造船用的杉木、松木,能撑住这些隔舱和龙骨吗?”
方尘放下笔,笑道:“郑大人放心,这些改动不用换材料,关键是拼接时用鱼鳞式叠接,再抹上桐油灰密封,隔舱的防水性只会更好。”
郑和恍然大悟,指着图纸上的隔舱,“好!就按你这法子试试!先造一艘小样船试水,若是真能成,下西洋的船队都按这个改!”
他抬头看向方尘,眼中满是赞赏。
“说吧,今日来找我,除了造船,还有什么事?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
方尘顺势道,“晚辈确实有一事相求,明年您下西洋时,晚辈想随船带一支百人船队,我觉得二十人可能不够用,风险太大了。”
郑和大手一挥,爽朗应道,“这有何难!你的船队跟着便是,正好试试你这新船的能耐。”
他看着图纸上的新船样式,眼里已燃起远航的期待。
“说不定靠着这新船,咱们还能走得更远呢!”
郑和抓起图纸就往外冲,走到门口时还回头朝方尘急声喊道。
“方学士你等着!我这就去让船坊的老师傅们看看,这隔舱、尖首到底能不能成!”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消失在回廊尽头,只留下满院急促的脚步声。
方尘站在书房里,他心里也没十足把握。
他不过是凭着后世模糊的船舶知识,把隔舱防水、流线型船首这些基础原理画了出来。
可这些现代船舶的设计,搁在大明的造船工艺里未必能完全适配,这些都得靠船匠们一点点试验。
但他望着案上未干的墨迹,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上扬。
若真能成,不仅能帮郑和的船队抗住远洋风浪,自己那护航远航的任务也能多几分底气。
到时候借着郑和的大船队掩护,带着朱允炆冲出大明疆域,再顺道去找土豆、番薯,系统奖励的血脉感应扩充和五维提升卷,可就都稳了。
市舶司的庭院里,方尘坐了一会,转身往外走。
成与不成,且看郑和那边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