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江湖之不良人世界——藏兵谷】
幽暗的密室之中,万籁俱寂。
唯有墙壁上那些千年不熄的烛火,在微微摇曳,投射出斑驳的光影。
一道身影,静静地伫立在黑暗的中央。
他头戴斗笠,身披黑色长袍,脸上覆盖着一张冰冷而狰狞的鬼面。
袁天罡。
三百年的光阴,三百年的谋划,三百年的孤寂。
他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那片投射进密室的,来自天外的金色光幕。
他的身躯,如同一座亘古不变的石像,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但那张面具之下的双眼,却早已垂下。
眼眸中,是比这间密室还要深沉的,无尽的黑暗。
【起初,破碎之神行走于混沌之中。】
【祂为初生的宇宙,带来了第一份秩序。】
【祂教给了尚且蒙昧的众生......逻辑与理性。】
秩序,逻辑,理性。
这六个字,像六把淬毒的钢刀,狠狠地扎进了袁天罡的心中。
他想到了大唐。
那个万国来朝,威加海内,被誉为天朝上国的,辉煌的大唐。
那不正是人世间,“秩序”与“理性”的巅峰吗?
完备的法度,鼎盛的文治,开明的思想,强大的武功。
一切,都井井有条。
一切,都欣欣向荣。
那时的他,还只是李淳风身边的一名方士,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伟大与荣光。
他以为,那样的秩序,可以千秋万代。
然而...
破碎了。
就像天幕上那位伟大的神明一样。
那个辉煌的帝国,也破碎了。
一场藩镇割据,撕裂了疆土。
一场黄巢之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最终,朱温篡唐,那个曾经代表着“秩序”的帝国,彻底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而他,靠着长生不老药,活了下来。
活了三百年。
他创立了不良人,在暗中布局,搅动天下风云。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
复兴大唐。
让那个代表着“秩序”与“荣耀”的国度,重新君临这片大地。
这是他三百年来,唯一的执念。
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的意义。
可今天......
这片从天而降的,所谓“天幕”,却仿佛在对他进行一场最残忍的宣判。
它在告诉他一个故事。
一个连至高的,创造了“秩序”本身的神明,最终都无法逃脱“破碎”命运的故事。
神,尚且如此。
何况是人间的王朝?
难道......
连老天爷,都不认为大唐能够复兴了吗?
难道,这便是天意?
是上苍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他,他的坚持,他的谋划,他这三百年的忍辱负重......
全都是一场空?
一场逆天而行的,笑话?
密室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烛火的光芒,在他的鬼面上跳动,显得那张面具,愈发的猙獰可怖。
许久。
许久。
一声压抑到极致的,仿佛从九幽之下传来的冷哼,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
“哼!”
袁天罡那垂下的眼眸,猛然抬起!
那双隐藏在面具之后的眼睛里,没有了丝毫的迷茫与颓丧。
取而代之的,是燃尽一切的,疯狂的火焰!
是与天争,与地斗,与这所谓的命运,不死不休的,滔天戾气!
“天意?”
“那又如何!”
“我袁天罡,三百年前,就不信天命!”
“三百年后,我更要逆天而行!”
他不需要上天的认可。
他不需要神明的启示。
这个天幕,与其说是宣判,不如说是一道战书!
一道来自所谓“命运”的,对他的终极挑战!
好!
很好!
既然你告诉我,一切秩序终将破碎。
那我,便偏要在这片破碎的废墟之上,重建那座不朽的圣堂!
既然你告诉我,逆天而行是痴心妄想。
那我,便偏要让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
让这地,再也埋不了我的心!
“大唐,必须复兴!”
“也必然,在我手中复兴!”
“谁,也挡不住!”
“神,也不行!”
他的声音,在密室中轰然炸响,
带着无尽的霸道与决绝,仿佛要将那天幕都吼出一个窟窿!
三百年光阴,早已将他的心,炼成了一块不可动摇的顽石。
天意若敢阻我,我便......撕了这天!
袁天罡那撼天动地的咆哮,仿佛依旧在藏兵谷的密室中激荡,久久不息。
他向天挥出的,是凡人三百年不屈的战意。
然而,天,没有回应。
那片横贯于所有世界的金色天幕,对于这份来自凡尘的怒吼,无动于衷。
它既不因袁天罡的决心而退避,也未因他的逆反之言而降下神罚。
它只是,在结束了那片刻的停顿之后,再次开始了它的叙述。
仿佛,连神明最终破碎的命运,都只是一个更大故事的开篇。
而袁天罡的挣扎,曹焱兵的霸道,叶修的审慎,莫凡的向往......
所有的一切,在这更为宏大的叙事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金色的文字,再一次缓缓变幻。
那古拙的气息,仿佛是从比神话纪元更遥远的,混沌未开的时代传来。
【赠礼,只是战争的序曲。】
【逻辑与理性,是神为新生宇宙种下的第一枚秩序之种。】
【然而,混沌之中,并非只有荒芜。】
【亦有......原初的生命。】
【一种与秩序截然相反,以血肉为形态,以欲望为本能的古老存在。】
【祂们是扭曲的,是混乱的,是无法被逻辑所定义的。】
【在祂们的眼中,神所带来的“秩序”,是一种禁锢。】
【“理性”,是一种亵渎。】
【于是,为了守护自己创造的秩序,为了守护那些刚刚获得智慧火种的蒙昧众生。】
【破碎之神,向祂永恒的对立面,发起了战争。】
【一场席卷了所有维度,贯穿了所有时间线的,神圣之战。】
【祂的敌人,其名为——】
【亚大伯斯。】
【“智识”与“残暴”共存,“血肉”与“混沌”同体的......】
【造物主。】
天幕的文字,在此刻,仿佛染上了一层猩红的血色。
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无尽的疯狂与原始的恐怖。
【战争,跨越了每一个初生的多元宇宙。】
【神的齿轮,碾碎了无数血肉的怪物。】
【亚大伯斯的触须,也污染了无数纯粹的法则。】
【最终......】
【在那场无人能够见证,无人可以记录的终极之战中......】
【亚大伯斯,杀死了破碎之神。】
【秩序,败给了混沌。】
【逻辑,被血肉所吞噬。】
【但是,神,在陨落的最后一刻。】
【做出了祂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创造。】
【祂将自己已经“死亡”的,破碎的身躯,化作了法则本身。】
【用自己永恒的“破碎”,编织成了一座无法被逾越的,概念上的牢笼。】
【一座囚禁“混沌”的监牢。】
【祂,将获胜的亚大伯斯,永恒地放逐于所有世界的......概念之外。】
【而破碎之神的机械碎片,也因此......】
【散落在了无数的宇宙之中,等待着被重新集齐的那一天。】
......
【超神世界——梅洛天庭】
神圣凯莎端坐于王座之上,双眸平静地注视着天幕上缓缓流淌的,血与铁交织的史诗。
她的身后,是无数高阶天使组成的,代表着正义秩序的军团。
每一个天使的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撼。
唯有凯莎,依旧保持着那份属于王者的,绝对的冷静。
亚大伯斯。
她的指尖,在王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
与破碎之神对立的存在么?
一个代表机械、逻辑、秩序。
一个代表血肉、混沌、欲望。
这并不难理解。
宇宙的规律,本就建立在对立与统一之上。
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
虚空与现有。
这又是一对,位于宇宙最顶端的,终极的对立。
凯莎心中,已经对这位名为亚大伯斯的立场,有了清晰的判断。
一个与她所维护的“正义秩序”,截然相反的存在。
一个......必须被警惕,甚至必须被消灭的,终极的“邪恶”。
不过,她倒是对亚大伯斯另外的名字,感到了一丝好奇。
天幕曾提及,破碎之神在某些文明的记录中,名为“伏羲”。
伏羲,在地球的神话里,是人文始祖,是秩序的开创者。
这与破碎之神的“赠予逻辑与理性”,完美契合。
那么,祂的对立者,亚大伯斯呢?
这位血肉的,混沌的,残暴的造物主,在地球的神话里,又会是谁?
女娲吗?
凯莎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名字。
以血肉造人,赋予生命。
从“血肉”这个属性来看,似乎有几分相似。
但......
凯莎微微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测。
这不太可能。
在地球的神话体系中,女娲的形象,是慈爱的,是创世的母神,是补天的救世主。
她与“残暴”二字,毫不沾边。
更没有与伏羲展开一场不死不休战争的传说。
那么,会是谁?
或许,是后来的......天庭之主?
那个建立了另一套神权体系,统御诸神的存在?
凯莎的思绪飞速运转,将自己知识宝库中所有关于地球神话的信息,都过了一遍。
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能与“亚大伯斯”完美对应的名字。
或许,祂在地球的神话中,根本就没有留下名字。
又或者,祂的名字,早已被尘封,被遗忘。
算了。
一个代号而已,无需深究。
至少,现在的凯莎已经确定了。
破碎之神,代表“秩序”的一方,其对立面,是名为亚大伯斯的“混沌”。
这是天幕揭示的第一对至高神性。
不过——
凯莎的目光,微微一凝。
另外一位呢?
她清晰地记得,在最开始的介绍中,提及破碎之神的敌人时,出现过两个名字。
一个是扭曲混沌的血肉之主,海托世。
现在看来,这“海托世”,
应该就是亚大伯斯的另一个称谓,或者说是祂麾下的某个代行者。
可另一个......
深红之王!
那个被冠以“暴虐嗜杀”之名的存在。
天幕,为何对祂只字不提?
在这场秩序与混沌的终极战争中,这位深红之王,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祂是亚大伯斯的盟友?
还是......
与破碎之神、亚大伯斯三足鼎立的,第三方?
凯莎的眉头,第一次,几不可察地微微皱起。
未知,才是最大的威胁。
比起已经暴露在光明之下的亚大伯斯,
这位隐藏在幕后的深红之王,反而让她更加警惕。
......
【一人之下世界——龙虎山】
后山的凉亭下,微风拂过。
老天师张之维端着紫砂茶壶,给自己面前的茶杯,续上了滚烫的茶水。
他看着天幕上的神战史诗,浑浊的双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明。
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理所当然的,淡淡的笑意。
“呵呵。”
他轻笑出声,将茶杯端起,吹了吹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
对于天幕上介绍的内容,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这才是正常的。
这才是大道。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有秩序,就必然有混沌。
有创造,就必然有毁灭。
有清,就必然有浊。
这是天地间,最根本的道理。
若是那位破碎之神当真万能,一己之力便能定义所有,那才叫奇怪。
亚大伯斯啊......
老天师品了一口茶,感受着那份苦涩之后的甘甜。
既然破碎之神,代表的是机械与秩序。
是那份冰冷的,不带任何情感的,纯粹的逻辑。
那这位亚大伯斯......
毫无疑问,对应的便是血肉与混沌了。
是那份温暖的,充满了七情六欲的,原始的本能。
张之维觉得,这挺有可能的。
不,是必然如此。
他想到了自己修行的道。
性命双修。
修性,便是修那份清净无为,近乎于“理”的本心。
修命,便是修这份血肉之躯,近乎于“欲”的根本。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若是只修性,便成了枯木顽石,失了人的根本。
若是只修命,便会沉沦欲海,化作只知索取的野兽。
这天幕上的神战,说得那般宏大。
可在老天师看来,这不就是一场放大到极致的,“性”与“命”的争斗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