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开局神级庭院,羡慕全厂 > 第13章:偶遇郭老九,知识分子的渠道!
换源:


       按照摊主模糊的指引,赵东来来到了后海。

这个年代的后海,尚未被后世的酒吧街和喧嚣吞噬。

水面清澈如镜,倒映着湛蓝的天空。

岸边的垂柳随风轻摆,柳丝拂过水面,漾开一圈圈涟漪。

三三两两的人影散落在岸边,手持钓竿,神情悠然,构成一幅宁静安逸的画卷。

赵东来的目光穿过人群,最终锁定在大槐树下的一个露天茶馆。

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被称为“郭老九”的人。

无需任何确认。

那人身上散发的气质太过独特,就像墨点落入清水,分明而扎眼。

他看上去约莫五十多岁,身形干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身上穿着一件洗到发白、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旧长衫,肩头和袖口处甚至能看到细密的针脚,显然是缝补过的。

鼻梁上架着一副镜片厚如瓶底的老式眼镜。

他独自占着一张小方桌,面前摆着一碗最廉价的高碎。

他正用一种近乎仪式感的姿态,小口地抿着茶,眼神穿过袅袅的热气,望向远方的水面,透着一股与周遭宁静格格不入的孤高与落寞。

这是一个被时代遗忘的知识分子。

赵东来的心定了下来。

他没有贸然上前打扰这份孤傲,而是走到茶馆师傅面前,也要了一碗同样的高碎。

他在郭老九邻桌坐下,将茶碗轻轻放在桌上。

他没有开口,更没有提及任何买卖。

他只是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那是他先前在琉璃厂特意淘来的一张清代桥梁结构图。

图纸被小心地展开,泛黄的纸面上是用墨线精心绘制的复杂结构。

赵东来将图纸铺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眉头紧锁,摆出一副苦思冥想的模样。

他的指尖在图纸上一个关键的节点上轻轻敲击,嘴里发出了刻意压低却又足够清晰的自言自语。

“奇怪,这个‘拱券锁’的核心结构,为何要用如此繁复的卯榫相扣,而不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整体石砌呢?这样一来,主要的受力点似乎被刻意分散了……”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

恰好能穿过两桌之间半臂的距离,清晰地传入邻桌郭老九的耳中。

果然。

郭老九那一直微微耸动的耳朵,猛地停顿了一下。

他那始终望向远方的头颅,极其缓慢地侧了过来。

他抬手,用两根手指推了推鼻梁上沉重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赵东来桌上的那张图纸上。

只一眼。

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就彻底变了。

那是一种饿狼看到鲜肉,老饕闻到珍馐的眼神,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渴望与兴奋。

他端着茶碗的手停在了半空,连茶水微晃都未曾察觉。

“小友,可否……让老朽一观?”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久不与人长谈的沙哑,却掩不住其中的一丝急切。

赵东来心中一喜。

鱼儿上钩了。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与求助的神情,连忙将图纸双手捧起,递了过去。

“老先生您请!正有几个地方百思不得其解,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正想找人请教请教!”

郭老九放下茶碗,郑重地接过图纸,那动作仿佛在接过一件稀世珍宝。

他将图纸在自己桌上小心翼翼地铺平,瘦削的手指在粗糙的纸面上轻轻划过,口中便开始讲解起来。

“你说的这个问题,问到真正的点子上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卯榫,这叫‘泄力榫’!”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些许,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独有的激动。

“看似将力道分散,实则是将整个桥身承受的千钧垂直重压,通过这精妙绝伦的结构,鬼斧神工般地向两侧的桥墩进行传导和分解!这等技艺,非一代大匠不能为之!绝非寻常石匠所能想象!”

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力学原理到材料应用,再到卯榫的开凿手法,听得赵东来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敬佩。

他没有让话题冷下来,顺势又提出了几个关于古代水利、城防建筑方面的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问得极有水准,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非信口开河。

一来二去,郭老九对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却见识不凡的赵东来,从最初的审视,变为了纯粹的欣赏。

他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话也越来越多,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竟不知不觉间引为知己。

赵东来知道,火候已经到了。

他看着谈兴正浓的郭老九,适时地开口,道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郭老,不瞒您说,我自幼便对这些奇工淫巧之道十分着迷,总觉得古人的智慧都在这些东西里面。此番来京,就是想尽我所能,收集一些民国以前的工程、建筑、水利、机关方面的图纸和手稿,带回去好生研究。价钱方面您尽管放心,我定然出一个绝对公道的价钱。”

郭老九闻言,先是微微一愣。

随即,他爆发出了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笑声惊得树上的麻雀都扑棱棱飞走了。

“有趣!有趣至极!当今世人,求的都是什么唐伯虎的画,王羲之的字,你这个后生,却偏偏喜爱这些无人问津的故纸堆!好!好一个与众不同的雅好!”

这份独特的“雅好”,显然是精准地戳中了郭老-九内心最柔软、最自得的痒处。

他猛地一拍自己瘦削的胸脯,发出一声闷响。

“小友你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这事儿,包在老朽身上!”

他眼中闪烁着一种找到存在价值的光芒。

“我郭九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认识几个从前清和民国衙门里退下来的老工匠、老学人!他们手里,藏着不少宝贝!我这就动用我这张老脸,给你凑一批货!”

他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在赵东来面前用力一晃。

“三天!”

“三天之后,还是这个时辰,还是这个地方,我保你满意!”

赵东来心中狂喜,连忙站起身,对着郭老九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

“那就有劳郭老了!”

他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对了。

一条稳定获取《神州绘卷》所需“底蕴”的珍贵渠道,就在这后海的微风中,就此打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