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管控命运的齿轮 > 第二十六章 换份工作
换源:


       王艳丽蹲在出租屋的小板凳上,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忽明忽暗。屏幕上滑过的招聘信息像流水,“财务助理,本科以上学历““会计专员,需持中级证书““收银员,年龄35岁以下“,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又继续往上滑,指甲缝里还沾着点杂货铺的灰尘。

“叮咚“一声,手机弹出条新通知。是家小超市招收银员,地址在城郊的批发市场。王艳丽赶紧拨通电话,声音比在医院应聘时还抖:“您好,我看到您家招...招收银员...“对方说“明天九点来面试“,她攥着手机在屋里转了三圈,把压在箱底的蓝衬衫又熨了一遍,这次用的是烧得滚烫的搪瓷杯底。

第二天清晨,她倒了三趟公交才到批发市场。超市藏在堆满纸箱的巷子深处,老板是个叼着烟的壮汉,上下打量她半天:“你多大了?“她报了年龄,对方往收银台努努嘴:“试工一小时,错一次账就走人。“

扫码枪在手里沉甸甸的,王艳丽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手心的汗把枪柄浸得发滑。批发商户们买东西都论箱,“两箱方便面““五捆塑料袋“,她算得飞快,算盘似的在心里噼啪响。可最后结账时,老板拿着计算器核对,突然把烟蒂摁在柜台上:“少了十八块,你自己赔。“

她愣了愣,看着商户们扛着箱子扬长而去的背影,突然明白是有人浑水摸鱼多拿了东西。“这钱我赔,“她从口袋里掏钱,声音却很稳,“但这活儿我不干了。“走出巷子时,晨雾还没散,她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零钱,够买两个馒头,却不够再坐三趟公交。

接下来的日子,她成了手机屏幕前的常客。凌晨五点刷招聘软件,手指在“会计““财务“的关键词上反复点,跳出的岗位不是要学历就是要证书。有次看到家小餐馆招记账员,她踩着共享单车赶过去,老板却指着墙上的招聘启事:“我们要男的,能搬啤酒。“

王艳丽站在“诚信会计事务所“的玻璃门前,

“您好,我来应聘实习会计。“她对着前台姑娘笑,声音比在医院时还轻。姑娘打量她的眼神像扫描仪,从磨白的裤脚扫到沾着灰尘的布鞋,最后落在她递过去的简历上。“不好意思,“对方把简历推回来,指甲涂着亮闪闪的红,“我们要至少两年工作经验的。“

门“咔嗒“一声在身后关上,把空调的冷气和香水味都关在了里面。王艳丽捏着简历站在太阳底下,纸页被风掀得哗哗响。这是她这个月吃的第十五次闭门羹,每次对方问“有会计经验吗“,她都想说自己会算账,村里的流水账、超市的收银账、杂货铺的进出账,可那些话到了嘴边,总被“没在正规单位做过“的底气不足堵回去。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是条短信:“XX公司招财务助理,经验不限。“她赶紧按地址找过去,那地方藏在居民楼里,防盗门贴着“办公请进“。开门的男人叼着烟,屋里摆着三张旧办公桌,空气里飘着泡面味。“会用Excel吗?“男人吐着烟圈问。

王艳丽的手猛地攥紧。她只在医院收费处见过别人用电脑,那些格子表格像天书。“我...我可以学。“她声音发颤,看着男人把简历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连Excel都不会,还想当会计?“防盗门关上的瞬间,她听见屋里传来哄笑,像针一样扎在背上。

傍晚的公交站台,王艳丽蹲在广告牌后面啃干馒头。馒头是早上买的,此刻硬得硌牙,她就着自来水往下咽,看见广告牌上印着“会计速成班“,学费数字后面跟着三个零,像座压人的山。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钱,是从杂货铺结的工资,除去房租,只够再撑半个月。

第二天,她去了家小服装厂。老板是个胖妇人,看着她的简历直摇头:“我们要会做成本核算的,你连车间都没进过,哪懂布料价格?“王艳丽突然想起在砖窑厂的日子,她能从砖的成色看出火候,能从窑工的汗珠算出当天的产量。“我可以去车间学,“她抬头看着妇人,“一个月不拿工资,学会了您再留我。“

妇人愣了愣,指着车间方向:“那你先去剪线头吧,看看能不能熬过三天。“车间里的缝纫机“哒哒“响,布料的毛絮飞得满脸都是。王艳丽蹲在地上剪线头,手指很快被针扎破,血珠滴在蓝色布料上,像朵小小的花。午饭时,工人们拿着搪瓷缸蹲在墙角吃饭,有人扔给她半个馒头:“新来的?这活儿不是女人干的。“

她咬着馒头,看着墙上的挂钟,秒针走得像蜗牛。突然听见会计室传来争吵,胖妇人正对着账本发火:“这批布料的账怎么对不上?差了三百块!“王艳丽的心猛地跳了跳,她记得早上领料单上的数字,赶紧跑过去:“老板,我帮您算算?“

她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那是她记杂货铺账时用的,此刻飞快地写下布料数量、单价,手指在膝盖上虚拨着算盘。“您看,“她指着数字,“这批布是按米算的,可领料单写的是匹,一匹等于四十米,您少算了三匹。“

胖妇人拿着计算器核对,脸色渐渐缓和。可等算完账,她还是挥挥手:“你回去吧,我们还是要熟手。“王艳丽走出车间时,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布料的毛絮沾在头发上,像落了层霜。

路过菜市场,她看见张婶在卖豆腐,赶紧躲到电线杆后面。张婶却看见了她,隔着人群喊:“艳丽!过来,给你留了块热豆腐!“她捏着那块烫手的豆腐,看着张婶用围裙擦手:“我儿子的汽修厂要记账,你去不去?没经验没事,他教你。“

豆腐的热气透过塑料袋传到掌心,烫得人想哭。王艳丽看着张婶被豆浆泡得发白的手,突然想起那些被拒绝的瞬间:会计事务所的冷脸、居民楼里的哄笑、服装厂的敷衍,可此刻手里的热豆腐,还有记忆里医院李院长的温和、周敏的盒饭、杂货铺小姑娘的话梅,都像余温,焐着她没被打垮的心。

她咬了口豆腐,豆香在嘴里漫开来。明天她要去汽修厂看看,不管能不能成,她都想试试——那些没被经验认可的日子,或许就像她算错过的账,只要一笔一笔往下算,总有对得上的那天。夜色渐浓,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小本子,上面记着“汽修厂,明天去“,字迹被手心的汗浸得有些模糊,却比任何时候都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