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娃子!该回去了!“
王铁山的吆喝声穿透街巷的嘈杂,林凡连忙将玉瓶塞进怀里最隐蔽的暗袋,三步并作两步向驴车跑去。玉瓶贴着胸口传来丝丝凉意,仿佛在提醒他这趟进城的目的已经达成——三枚灵石换来的聚气丹,或许就是他改变命运的关键。
“买了什么好东西?“王铁山接过林凡递来的手,一把将他拉上车,眼睛往他鼓鼓囊囊的衣襟瞥去,“该不会把卖鱼钱全换了糖糕吧?“
林凡咧嘴一笑,随手从腰间解下个油纸包:“哪能啊,给您带了李记的酱牛肉。“他故意将话题引开,生怕王叔继续追问。这包酱牛肉花了他最后五枚铜钱,但比起怀里的聚气丹,这点花费算不得什么。
“嘿!算你小子有良心!“王铁山眼睛一亮,粗糙的大手接过油纸包,掀开一角深深嗅了嗅,“老李头这手艺二十年没变,香!“他小心地包好油纸,塞进腰间褡裢,“留着晚上下酒。“
车队缓缓向城门移动,林凡靠在车栏上,手指隔着衣料摩挲那枚玉瓶。三枚灵石换来的聚气丹和剩余的灵石此刻正贴着他的心口,随着心跳微微发烫。他想起丹坊管事递来玉瓶时那郑重的神情——“请收好“,简简单单三个字,却让他有种被尊重的错觉。在渔村,他不过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连麻脸修士的徒弟都敢随意欺辱他。
“让开!都让开!“
城门处突然骚动起来,排队出城的商贩们被卫兵粗暴地推到两侧。林凡一个踉跄,差点从车上栽下去,被王铁山一把拽住后领。
“怎么回事——“他话音未落,就听见头顶传来清越的剑鸣。
一道青色流光划破暮色,从城墙上空掠过。林凡仰头望去,只见一名白衣修士负手立于剑上,衣袂翻飞如鹤翼舒展。那修士面容年轻得惊人,却自有一股超然气度,仿佛与凡尘俗世隔着无形的屏障。他经过城门时甚至没有低头看一眼,转瞬间便化作天边一道细线,只留下淡淡的灵气波动在空气中荡漾。
“筑基修士...“王铁山喃喃道,粗糙的脸上浮现出林凡从未见过的神情,像是渴极了的人看见清泉,“只有筑基以上的仙师才能御剑。“
林凡的视线久久无法从天空收回。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到修士御剑,与村里麻脸老道那点粗浅法术相比,简直云泥之别。胸口玉瓶的存在感突然变得无比强烈,像块烧红的炭。他想起《引气决》扉页上标注的境界划分:引气、炼气、筑基、金丹...每一个境界之间都隔着天堑,而他现在连最基础的引气入体都还未完成。
“张叔见过筑基修士?“他轻声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向往。
王铁山甩了个响鞭,驴车重新移动:“十年前在郡城见过一次。那会儿我还是个跑腿的,亲眼看见一位仙师挥手间冻住了整条暴动的火蛇。“他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那火蛇足有水缸粗,烧毁了半条街,却在仙师一指之下化作冰雕。咱们这种凡人,能远远看上一眼都是造化。“
林凡沉默地点头,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他想起礁石上那个女子——顾清霜,她腰间的玉牌刻着“玄天宗“三个字。能随手丢下三枚灵石和《引气决》的人,至少也是筑基修士吧?那夜荒唐的画面再次浮现在脑海,他下意识摸了摸后腰,那里似乎还残留着酸痛感。
车队缓缓通过城门洞,夕阳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凡回头望去,城墙上的卫兵已经变成一个个小黑点。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十六年的人生就像这些卫兵一样渺小,而修仙者的世界,才刚刚向他露出一线天光。
“吁——“王铁山突然勒住缰绳,“这鬼天气,才五月就热成这样。前头茶铺歇歇脚,让牲口也喝口水。“
官道旁的茶铺简陋得很,几根毛竹支起茅草顶,底下摆着五六张粗木桌。五六个行商打扮的汉子正围坐在最大那张桌子旁高声谈笑,桌上堆着花生壳和空茶碗。林凡跟着王铁山在角落坐下,茶铺老板是个独眼老头,拎着个豁嘴铜壶过来倒了两碗粗茶。
茶水浑浊发黄,但胜在清凉,林凡一口气灌下半碗,这才觉得被烈日晒得发懵的脑子清醒了些。他小心地调整坐姿,确保怀里的玉瓶不会因为颠簸而滑出。
“...听说玄天宗今年要扩大招徒范围。“邻桌的大胡子突然提高嗓门,“连咱们青阳城这种小地方都设了初选点!“
林凡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手中的茶碗停在半空。
“真的假的?“同桌的瘦子瞪大眼睛,“玄天宗不是向来只在一等大城收徒吗?“
大胡子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却恰好能让周围人听清:“我堂兄在郡守府当差,说是因为东洲近来妖兽频出,各大仙门都急着扩充人手。“他掰着手指头数,“玄天宗、神霄派、御兽门...听说连百花谷都派了使者来。“
“百花谷?“一个年轻商人露出向往的神情,“听说百花谷只招女弟子,各个都是仙子般的存在?“
众人哄笑起来,有人打趣道:“你小子就别做梦了,百花谷连杂役都是女的!“
林凡听得入神,不小心碰翻了茶碗。褐色的茶水在桌面上漫延,像他此刻翻腾的思绪。王铁山一边帮他把碗扶正,一边低声问:“怎么,凡娃子对仙门有兴趣?“
“张叔知道这个玄天宗?“林凡假装随意地问道,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快。他想起《引气决》扉页上那个清秀的篆体印章——“玄天“二字,与顾清霜玉牌上的字样如出一辙。
王铁山掏出烟袋点上,深深吸了一口:“玄天宗是东洲四大圣地之首,门中化神老祖就有七八位,元婴遍地走。“他吐着烟圈,目光悠远,“三十年前青阳城出过个有灵根的孩子,被玄天宗收为外门弟子,如今全家都搬去了郡城,连城主见了都要行礼。“
林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茶铺里的谈话还在继续,但已经转向其他琐事。他小口啜着重新倒满的粗茶,脑海里不断回放大胡子说的“初选点“。
如果真如传言所说,玄天宗要在青阳城设点选拔,那或许是他唯一的机会。
“王叔,“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仙门是怎么选拔弟子的?“
王铁山磕了磕烟灰:“具体我也不清楚,只听说是测灵根、验悟性。“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凡一眼,“怎么,你小子想试试?“
林凡低头盯着茶碗里自己的倒影,那张被海风吹得粗糙的脸上还带着少年的稚气。他想起昨夜丹炉认主时的青光,想起《引气决》扉页上那些玄妙的文字,想起怀中那颗可能改变命运的聚气丹。
“就是好奇问问。“他最终这样回答,却把“玄天宗初选“这几个字牢牢刻在了心底。
回村的路上,林凡异常沉默。驴车碾过官道的车辙,发出规律的吱呀声。夕阳将远处的山峦染成紫色,一群归巢的乌鸦从头顶掠过,发出沙哑的鸣叫。他望着天边渐暗的云霞,思绪却飘向那个筑基修士御剑而去的方向。
“凡娃子,“王铁山突然打破沉默,“你若真想去试试仙门选拔,王叔我可以借你些盘缠。“
林凡惊讶地抬头,看见王铁山脸上复杂的表情——几分羡慕,几分担忧,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释然。这个常年被海风吹皱脸庞的汉子,此刻眼中闪烁着林凡读不懂的光芒。
“王叔...“
“别急着谢我。“王铁山摆摆手,“这条路不好走。有灵根的万中无一,就算进了仙门,听说外门弟子竞争惨烈得很。“他叹了口气,声音低沉下来,“你爹娘走得早,我答应过老林照看你...“
林凡胸口发紧。三年前那场妖兽潮夺走了父母性命,是张伯、王叔和村里其他渔民轮流接济,才让他这个孤儿活下来。
如今怀里揣着聚气丹,听着仙门选拔的消息,他忽然有种背叛了这些恩情的愧疚感。
“我明白的,王叔。“他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襟,“就是随便问问。“
王铁山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伸手揉了揉林凡乱糟糟的头发:“臭小子长大了。“他甩了个响鞭,“走吧,天黑前得赶回去。明天潮水好,能多打几网鱼。“
驴车转过最后一个山坳,渔村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几十间茅草屋沿着海湾散落,码头边停着十几条小渔船。这个他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此刻在暮色中显得既熟悉又陌生。远处,张伯佝偻的身影已经站在码头张望,手里提着盏昏黄的风灯。
林凡下意识按住胸口。玉瓶的轮廓透过粗布衣料清晰可辨,像一颗即将破土而出的种子。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今晚,他要服下那枚聚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