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刚蒙蒙亮,林凡便从草席上爬了起来。
他揉了揉酸痛的腰背,昨夜研究《玄黄丹经》到深夜,几乎没怎么合眼。
但此刻,他的精神却异常亢奋——炉中那株被强化后的“渔获草”已经蜕变为真正的灵药,叶脉间流淌着淡淡的灵气。
“这要是拿到城里去卖,应该能值不少钱……”林凡低声自语,小心翼翼地取出灵药,放进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木匣子中。
将丹炉收进丹田
随后,他又从床底摸出剩下的两块灵石,和木匣子一起用一块粗布包裹好,紧紧绑在胸前。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水缸前,舀起一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得省着点,进城可没地方讨水喝。”
林凡来到村东头的一间青砖小院前,这里是商队队长王铁山的家。
王铁山是村里唯一经常往返城里的商人,每日清晨都会带着村民们捕捞的渔获去城里贩卖,傍晚再拉些盐巴、布匹之类的货物回来。
“王叔!”林凡站在院外喊了一声。
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一个身材壮实、满脸风霜的中年汉子走了出来,手里还提着一筐刚装好的鱼。
“哟,凡娃子?”王铁山有些意外,“这么早,有事?”
林凡挠了挠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王叔,我想跟您的车队进城一趟。”
王铁山挑了挑眉,上下打量了林凡一番,笑道:“稀奇啊,你小子三年来头一回主动找我办事。”
林凡干笑两声:“就是想去城里见见世面,散散心。”
王铁山也没多问,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行,正好今天货不多,驴车还有空位。不过进城得交五枚铜板的入城费,你自己备好了?”
“备好了。”林凡点头。
“那成,上车吧!”
驴车晃晃悠悠地驶出渔村,沿着官道向青阳城方向前进。
林凡坐在车尾,双手不自觉地按着胸前的包裹,生怕里面的灵药和灵石被人发现。
王铁山瞥了他一眼,笑道:“凡娃子,三年来头一回进城?”
“嗯。”
“紧张?”
“有点。”
王铁山哈哈一笑:“放心,城里虽然规矩多,但只要不惹事,没人会为难你。”
林凡点点头,目光却一直盯着远处的城墙。
青阳城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城池,城墙高耸,城门处人来人往,商队、修士、凡人混杂其中,热闹非凡。
驴车在城门前停下,守城的卫兵懒洋洋地伸手:“入城费,一人五枚铜板。”
林凡从怀里摸出早已准备好的铜钱,递了过去。
卫兵瞥了他一眼,见他衣着寒酸,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赶紧的,别挡道。”
林凡低头快步穿过城门,身后传来王铁山的喊声:“凡娃子,申时三刻在城南茶铺碰头,别误了时辰!”
“知道了,王叔!”
一进城,林凡便感受到了与渔村截然不同的繁华。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杂着香料、药材、熟食的气味,令人目不暇接。
但林凡没心思闲逛,他的目标很明确——找到丹坊,卖掉灵药,购买聚气丹。印象中青阳城中的丹药生意被三大家族给垄断了
他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先来到了城南最大的“赵氏丹坊”。
刚进门,柜台后的伙计便斜眼瞥来:“买什么?”
“我想卖一株灵药。”
伙计嗤笑一声:“灵药?你一个凡人能有什么好东西?”
林凡没理会他的嘲讽,取出木匣,小心打开。
伙计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随即脸色微变:“咦?这渔获草……”
他伸手想拿,林凡却立刻合上匣子:“能卖多少?”
伙计眯了眯眼,语气轻蔑:“只值两枚灵石。”
林凡心中冷笑,这价格明显是欺负他没有修为。
“我再考虑考虑。”他收起木匣,转身就走。
第二家是“周家药铺”,掌柜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态度比赵氏丹坊好得多,但只出价三枚灵石。
“黄级灵药市场价四枚灵石左右,这价格还是低了……”林凡心中盘算。
最终,他来到“陈家丹坊”。
柜台后的管事是个中年男子,见林凡进门,并未因他衣着寒酸而轻视,只是平静道:“小兄弟,有何需要?”
林凡取出木匣,打开道:“一株黄级渔获草,品质上乘。”
管事仔细查看,点头道:“确实是上品,四枚灵石,如何?”
林凡心中一松,终于遇到个公道价。
“成交。”
交易完成后,林凡又问道:“请问聚气丹怎么卖?”
管事笑了笑:“三枚灵石一颗。”
林凡取出三枚灵石递过去,管事接过,转身从柜台后取出一个精致玉瓶,递给他:“请收好。”
林凡一愣,没想到一颗聚气丹竟用玉瓶装着,这待遇远超他的预期。
“多谢。”他小心收好玉瓶,心中暗喜。
离开丹坊,林凡在坊市里随便吃了碗面,填饱肚子。
随后,他按照约定,来到城南茶铺,等待王叔的车队。
夕阳西下,街道上的人流渐渐稀少。
林凡坐在茶铺外的石阶上,手中紧握着玉瓶,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只要服下聚气丹,我就能尝试引气入体……”
“到那时,或许就能真正改变命运!”
远处,驴车的铃铛声渐渐清晰。
王叔的身影出现在街角,冲他招手:“凡娃子!该回去了!”
林凡深吸一口气,将玉瓶小心收好,起身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