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我当鬼差的那些年 > 第十六章阴司暂歇
换源:


       勾魂索缩回黑牌的瞬间,我膝盖一软跪在了青砖上。手掌按在地上的刹那,一股寒气顺着掌心往骨髓里钻,眼前的景象突然开始扭曲——义庄的院墙像被水泡过的纸,慢慢变得透明,露出后面灰蒙蒙的雾气。

“这是……”我撑着地面想爬起来,却发现手掌陷进了青砖里,就像陷进了烂泥。

“地府的入口开了。”老刘头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他飘在半空中,寿衣被雾气吹得鼓鼓囊囊,“新鬼差头回勾够四个魂,按规矩能回阴司歇三天。”

我这才发现,院里的七口棺材都不见了,原本放棺材的地方裂开了七个黑窟窿,窟窿里往外冒着凉气,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锁链拖地的声响。

“咋……咋走?”我的声音还带着锁魂铃震后的沙哑,喉咙里的灼痛感却减轻了些,换成了种空洞的凉,像吞了块冰。

老刘头往最大的黑窟窿指了指:“跳进去就行。记得闭着眼,别往两边看,那是枉死城的方向,冤魂见了生面孔会拽你当替身。”

他话音刚落,黑窟窿里突然伸出只手,指甲又黑又长,在雾气里抓了抓。我吓得往后缩,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脚跟离黑窟窿边缘只有寸许。

“去吧,”老刘头的声音越来越远,“阴司的茶汤能压一压你嗓子里的火气,就是别喝第二碗,那是给要转世的魂喝的,喝了会忘事。”

后背的推力突然变大,我惊呼着掉进黑窟窿。坠落的瞬间,我死死闭着眼,耳边全是呼啸的风声,夹杂着无数人说话的声音,有的哭,有的笑,还有的在喊我的名字。

不知坠了多久,脚下突然踩到了实地上。我踉跄着站稳,试探着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条青石板路上。路两旁竖着些石灯,灯芯是幽幽的绿光,照得路面泛着层青灰色,石板缝里还渗出些黑红色的液体,像没擦干净的血。

“新来的差爷?”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从石灯后走出来,他手里提着盏灯笼,灯笼上写着个“役”字,“这边走,领你的歇脚处。”

我跟着他往前走,才发现这汉子的脖子转了个诡异的角度,脸几乎贴在背上,说话时声音像是从后脑勺发出来的。

“您这是……”

“前儿个勾魂时被个吊死鬼拽的。”他满不在乎地晃了晃脖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新鬼差都这样,身上没块好地方,等勾够百八十个魂,皮肉就瓷实了。”

路两旁的景象渐渐清晰。左边是片灰蒙蒙的树林,树枝都是黑的,上面挂着些白森森的东西,走近了才看清是人的骨头,风一吹,骨头相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串坏了的风铃。

“那是骨林,”灰衣汉子见我盯着树林看,“都是些无主的魂化的,风吹三年还不散的,就能被地府收去做些杂役。”

右边是条河,河水是黑的,上面飘着些莲花状的东西,花瓣是白的,花心却泛着红。有个老婆婆坐在河边,正用木勺往河里舀水,舀上来的却是些粘稠的黑液,滴在地上变成了蠕动的蛆虫。

“孟婆?”我想起老刘头说的茶汤。

“是她的副手。”灰衣汉子往河对岸指,“真正的孟婆在奈何桥边,那才是管转世的地界。咱们歇脚的地方在阴司东院,离着远呢。”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面出现了片低矮的土房,房顶盖着黑瓦,屋檐下挂着些黑色的灯笼,灯笼里的光比石灯亮些,能看见灯笼上写着“差役暂居”四个字。

“就这了。”灰衣汉子把灯笼递给我,“最里头那间是空的,门没锁。桌上的茶汤趁热喝,凉了就成了醋味,酸得能掉牙。”

他转身要走,突然又回头叮嘱:“夜里听见敲门声别开,那是些没勾走的游魂,想借你的黑牌混进地府躲躲。”

我接过灯笼,指尖触到灯笼柄的刹那,像是触到了冰,冻得我赶紧松手。灯笼却没掉,稳稳地悬在我手边,跟着我往最里头的土房飘。

推开门,屋里陈设简单得很,一张土炕,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些淡黄色的液体,冒着热气,闻着有股淡淡的药味,喉咙里的空洞感顿时减轻了些。

我走到桌前,刚要端碗,就看见碗里映出的不是我的脸,而是个青面獠牙的鬼,正对着我笑。

“娘的!”我吓得把碗摔在地上,茶汤洒了一地,在地上冒起白烟,渐渐变成些细小的骨头。

碗碎的瞬间,窗外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力道又重又急,像是有人在用石头砸门。

“差爷,开门呗?”门外传来个女人的声音,娇娇软软的,像极了那个卖糕点的翠儿,“我知道你藏了张画轴,借我看看呗?”

我攥紧怀里的黑牌,牌面微微发烫。地上的骨头突然开始蠕动,慢慢聚成只手的形状,往门口爬去。

地府的夜晚,看来也不太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