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自己开荒种出的小麦亩产翻倍,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先是在厂内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通过一份加急的内部简报,一路冲破层层壁垒,最终摆在了市里一位主管农业生产的大领导的办公桌上。
大领导姓赵,行伍出身,性子刚正,最是见不得浮夸风和虚报产量的报告。
看到简报上那惊人的数字,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皱眉。
“胡闹!”
他将简报拍在桌上,眼神锐利。
“现在是什么时候?还有人敢搞这种亩产万斤的把戏!”
秘书在一旁战战兢兢,小声解释:“领导,这份报告是红星轧钢厂的杨厂长亲自签批的,据说……据说他们已经收割了一部分,产量是真的。”
“真的?”赵领导的疑心更重了,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最终下定决心。
“备车!去红星轧钢厂!我倒要亲眼看看,是哪路神仙能点石成金!”
……
三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红星轧钢厂时,早已接到通知的杨厂长,正带着一众厂领导在办公楼前焦急地等候。
他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心脏不争气地狂跳着。这既是紧张,更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车门打开,赵领导一身挺括的中山装,面容严肃地走了下来,他锐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扫而过,不怒自威的气场让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几分。
“杨厂长,你那个亩产翻番的小麦,在哪儿?”赵领导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废话。
“赵领导,您这边请,地就在厂区后面不远。”杨厂长连忙在前头引路,心中暗暗捏了一把汗。
一行人穿过嘈杂的厂区,来到那片新开垦的荒地前。
当转过最后一个弯,那片金色的麦田毫无征兆地撞入所有人眼帘时,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饶是见多识广的赵领导,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瞳孔骤然一缩,后面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这哪里是麦田?
这简直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一人多高的麦秆,粗壮挺拔,被沉甸甸、饱满得仿佛要炸开的麦穗压弯了腰,在微风中掀起一层又一层金色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麦香,那沁人心脾的味道,是任何报告上的数字都无法比拟的,它直接宣告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这……这……”
跟随赵领导而来的一位农业技术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结结巴巴地吐出两个字,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快步冲到地头,随手摘下一株麦穗,放在手心一搓,那饱满得近乎畸形的麦粒滚落出来,颗颗金黄,粒粒圆润。
赵领导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地头,他那张严肃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难以置信的震惊。
“杨厂长,这是谁干的?”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杨厂长挺直了腰杆,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自豪,他侧过身,将身后一直默不作声的王阳推到了台前。
“赵领导,就是这位同志,我们厂良种培育研究所的所长,王阳。”
赵领导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王阳身上。
太年轻了。
这是他的第一印象。
但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神清澈而平静,面对他这个市里的大领导,没有丝毫的局促与谄媚,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反倒让他心中那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小同志,跟我们讲讲,你是怎么做到的?”赵领导的语气,已经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
王阳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其实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三点。”
“第一,是土壤改良。这片地原本是盐碱荒地,我们通过特定的草木灰和有机物配比,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和微量元素构成,激活了土壤本身的肥力。”
“第二,是肥料配方。我们研究所根据小麦不同生长周期的营养需求,调配出了针对性的液态追肥,实现了营养的精准供给。”
“第三,是精细化管理。从播种密度、灌溉时机到光照周期的调控,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王阳侃侃而谈,他巧妙地将修真理论中的灵气、阵法等概念,替换成了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微量元素”、“有机物活化”、“精准供给”等词汇。
他的理论新颖而系统,听起来匪夷所思,却又似乎暗合某种科学至理,将所有人都带入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农业新世界。
赵领导越听,眼睛越亮。他本就是个好学的人,立刻就王阳理论中的几个关键点,提出了几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而王阳,对答如流,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一番问答下来,赵领导看向王阳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彻底变成了炙热的欣赏与激动。
他终于明白,自己今天不是来看一个浮夸的报告,而是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发现了一个足以改变国家农业格局的天才!
“人才!真是我们国家最需要的人才啊!”
赵领导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猛地抓住王阳的手,用力地摇晃着,力气大得让王阳都感到了一丝惊讶。
他转过头,对着身后的秘书和一众随行人员,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当场宣布。
“我决定,破格给予王阳同志,正科级干部待遇!”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杨厂长激动得满脸通红,比自己升官了还要高兴。
赵领导身后的那些干部,则纷纷投来羡慕、嫉妒、而又敬佩的复杂目光。一步登天,这可是真正的一步登天!
“小王同志!”赵领导的目光炯炯地看着王阳,“我给你一个任务!立刻把你的所有技术,整理成详细的材料,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它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视察在一种近乎狂热的氛围中结束了。
就在赵领导一行准备上车离开时,王阳快步跟了上去,有些“不好意思”地分别递给赵领导和杨厂长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小物件。
“赵领导,杨厂长,这……这是我自己用刻章剩下的玉石边角料,随便雕的两个小玩意儿。”
王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年轻人的腼腆。
“不值什么钱,就是我的一点心意。两位领导为国为民,日夜操劳,戴在身上,或许……或许能起点凝神静气、保个平安的作用。”
赵领导和杨厂长闻言都笑了起来。
他们打开红布,只见里面是两枚色泽温润的平安扣,触手生温,打磨得十分光滑,看得出是用了心的。
他们只当是年轻人一片赤诚的敬意,并未多想,笑着便收进了贴身的口袋里。
伏尔加轿车缓缓驶离轧钢厂,赵领导坐在后排,靠着椅背,闭目养神,心中仍在回味着今天那震撼人心的麦浪和王阳那番超前的理论。
他下意识地伸手探入口袋,指尖触碰到那枚温润的玉符,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正顺着他的指尖,缓缓渗入掌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