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袁老并没有就此停止。他再度起身,摇身一变为‘追逐太阳的人’。】
【在湖|南、海|南、广|西、云|南四处奔走。哪里阳光足,哪里就有袁老的身影,就像一只随季节迁徙的候鸟。】
【甚至为了与自然争抢时间,原本180天的忙碌期硬是被他延长至365天。】
【变成了一个不放过时间,不放过太阳,也不放过自己的人。】
弹幕:
(天哪,真是太厉害了!)
(为了我们的肚子,真是太辛苦了!也太心疼了!)
天幕下。
看着那一个忙碌的背影,众人都沉默了。
相比于天幕上的袁老。
他们这些整天关起门来研究经史子集的人,又算得了什么?
战国时期。
农家代表人许行也同样沉默了。
他自问自己对农事的研究,对农业思想的研究最自信。
可是当他看到那个能够为一株株小小的稻苗而跨越千里奔波的袁老,他就自愧不如。
“我算什么农家,你才是啊……”
“通知下去,以后凡我农家子弟,都要学习袁老之精神,对袁老要像对待师长一样尊重!”
“是,老师!”
众多农家子弟纷纷站起来,朝着天幕上袁老的身影执弟子之礼。
【但即便是如此,科研进展依旧缓慢。当年成立的科研小组连续做了3000次杂交实验,结果全部失败!】
【袁老仿佛掉进了一个狭小深渊,思维和行为都禁锢其中。】
天幕下。
众人是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六年了,居然一点都没有进展?!”
“是啊,好像一直都在失败!”
众人的表情都十分压抑。
六年时间啊!
放在古代,有的人能否活过六年都可想而知。
弹幕:
(天那,越看就越是觉得我们如今能吃饱肚子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失败之后就是成功,只要坚持不懈,成功那一天总会到来!!)
(敬礼!)
(致敬!)
(加油!您可以的!)
弹幕再一次铺满了屏幕。
可以看得出来,后世之人对袁老的爱戴。
天幕上的后世人,并没有因为这六年的失败而说什么阴阳怪气的话,而是清一色的对袁老的鼓励。
这一刻。
古人再一次发现,后世之人与他们的三观是完全不同。
【他的脑海中开始回忆几年的经验和教训。一个记忆接着一个记忆,一个片段接着一个片段的回忆。】
【忽然……】
【一个词在脑海中闪烁一下。】
【远缘杂交!】
天幕下。
“嘿,又是一个不认识的词。”
人们迅速将这个词语记录在案。
【他突然想起一直以来用来实验的都是栽培稻,而从未使用过关系较远的野生稻和栽培稻进行育种。】
弹幕:
(哦~传说中的野败要来了!)
(杂交水稻科研的一大进步啊!)
“野生稻和栽培稻?”
“这两种稻有什么区别吗?”
天幕下的人们不慎了解。
(远源杂交比近源杂交困难上千倍,远源杂交的对象甚至不一定是同一物种!)
“噗!”
有的人刚刚喝了一杯茶就吐了出来。
“不是一个物种,能杂交吗?”
这就好像猫和狗成亲,简直慌妙至极!
“或许,可以吧!”另外一个人不确定道。
“人家天幕上不是说了吗,只是实验,实验有成功就有失败。”
“说不定,后世人实验就能成功呢。”
【后来,这个富含决定性和突破性的思路的指引,他们终于在海|南找到了杂交水稻的关键——野败。】
天幕下。
人们看到海|南的所在位置都纷纷震惊不已。
“天那,那里不是琼州吗?那不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据说那里常年瘴气弥漫,进去的都是九死一生!”
众人只要一想到琼州,就是一阵后怕,继而是更加的佩服这个袁老了。
人家为了能够让后世子弟吃饱饭,居然连那种恶劣的地方都敢闯。
相比之下,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啊。
“总之,希望袁先生能够成功不难。”
【然而,成功往往不会顺流而上,这次利用野败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稻谷意外减产,稻草还异常增产了70%。】
“什么,不仅没有增产,反而减产了!”
“而且也没有产出种子,全都变成了草!”
“这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古人们都纷纷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有的人则在书上又记录了一笔:“看,这次的实验又失败了一次。”
也有些古人为袁老担忧,真不知道他这次能不能挺得住。
“应该能挺住吧。后世人不是说了吗,袁老最后还是成功了。”
“但愿如此吧!”
【然而,这次的失败却并没有让袁老产生丝毫的动摇。】
【相反,他的头脑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
天幕下。
“好!!”
“他,他挺住了,又要展开下一次实验了。”
众人感慨不已。
真是佩服他这永不言败的精神。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