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退休老教师?学生反手镇压汉东 > 第三章 横生枝节
换源:


       周子琳的电话在录取通知发出的第三天就打来了。

铃声在侯亮平堆满案卷的红木办公桌上响起时,带着一丝雀跃的穿透力。

“姐夫!太谢谢您了!”周子琳的声音透过听筒,又甜又亮,像掺了蜜,“通知书收到了!您可真是手眼通天!我爸妈都高兴坏了,让我一定好好谢谢您!”

侯亮平身体向后舒服地陷进宽大的真皮椅背,

嘴角勾起一个掌控一切的弧度,手指习惯性地在光洁的桌面上轻轻叩击。

“小事儿。”他语气轻松,带着一种近乎施舍的随意,“子琳啊,到了汉东就安心学习。在这里,”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只要是你姐夫我点头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周末,周子琳果然登门道谢。

她打扮得时髦精致,手里拎着几个印着醒目奢侈品LOGO的购物袋,

笑容明媚。

侯亮平刚打开门,她就把袋子递了进来,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姐夫,一点小意思,给孩子的玩具和给姐姐的围巾,您可千万别嫌弃!”

侯亮平目光扫过袋子里露出的限量版乐高包装盒和爱马仕丝巾的橙色盒子一角,脸上笑容不变,

随意地摆摆手,示意她放在玄关柜上。

“来就来,带什么东西。坐吧。”他语气依旧随意,那份理所当然的受用却更深了。

周子琳的奉承和礼物,像一剂强心针,让他更加确信自己在这汉东的能量。

权力带来的便利与恭维,如同醇酒,容易上头。

送走周子琳没多久,手机再次响起,屏幕上跳动着“小艾”。

侯亮平脸上的笑容更柔和了几分,接通电话。

“亮平,子琳的事办得漂亮,家里都夸你呢。”

钟小艾的声音带着惯常的温柔,但随即,那语调微微压低,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爸今天打电话问起你了。”

侯亮平心头一凛,坐直了身体:“爸怎么说?”

“爸说,汉东局面复杂,机会也多。

让你放开手脚,尽快做出点实实在在的成绩来。”

钟小艾顿了顿,补充道,“他年底回国,希望能看到些进展。”这话语温和,落在侯亮平耳中却像一道无形的鞭策。

“实实在在的成绩”——这五个字沉甸甸的,指向明确。

丁义珍跑了,欧阳菁的案子又牵扯太广一时难以收网,他需要一个新的、足够响亮的突破口来证明自己这把反贪利剑的锋芒。

一股无形的压力悄然滋生,混合着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在他心底翻涌。

静心园小院的书房里,气氛是另一种沉静,却带着时光沉淀的厚重。

阳光透过竹影,在宽大的老榆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桌面上摊开着一摞摞泛黄的备课本、讲义稿纸,字迹密密麻麻,

有些墨迹已因年代久远而微微晕开。

方学明戴着老花镜,枯瘦的手指正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边角磨损的硬皮笔记本。纸页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岁月的叹息。

他拿起一支普通的黑色钢笔,试图在摊开的空白稿纸上写下“绪论”二字。

笔尖悬停片刻,落下时却显得有些滞涩。

他皱了皱眉,摘下眼镜揉了揉酸胀的鼻梁。

记忆像生了锈的齿轮,那些烂熟于心的理论框架、案例细节,此刻竟有些模糊不清,需要他反复翻阅旧稿才能串联起来。

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力不从心爬上他的眉宇。

把这些散落在近四十年光阴里的教学心得、实践思考,系统地整理成一部能启迪后学的教材,成了他此刻唯一的执念。

这是他最后能做的,也是必须完成的事。

就在他凝神,准备再次落笔时,书桌上的旧式座机电话突然铃声大作,

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突兀。

方学明接起电话:“喂?”

“方老师!是我,学兵!董学兵!”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激动又带着浓重乡音的男声,正是前几日欢送会上送钥匙的汉子,

“您身体还好吧?在汉东安顿下了吗?静心园那边还习惯不?”

“学兵啊,”

方学明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声音也温和起来,“我好着呢,这边环境很好,谢谢你们费心了。你呢?工作还顺利?”

“顺利!顺利!托您的福!”董学兵的声音洪亮,但随即低沉下去,充满了感激,“方老师,我…我刚从工地下来,就想给您打个电话…没有您当年每月雷打不动寄来的那三十块钱,别说念书,我跟我娘…怕是早就饿死在那山坳坳里了。

您的大恩,我董学兵这辈子都记在心里,下辈子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完!”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方学明握着话筒,

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个穿着破旧单衣、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却眼神倔强盯着黑板的山里娃。

他温声道:

“学兵,别这么说。路是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你自己争气,肯吃苦,才有今天。老师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

他语气转为期待和鼓励,“等你这期干部学院毕业,走上更重要的岗位,一定要记住,手里的权柄,一分一毫都要用在老百姓身上,要牢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静得只能听到对方压抑的、粗重的呼吸声。方学明耐心地等着。

几秒钟后,董学兵的声音再次响起,那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带着强行压抑却最终崩溃的哭腔,断断续续地撕扯着听筒:

“老师……我…我对不起您……我…我让您失望了……我没考上…干部学院……落榜了……”

“什么?!”方学明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老花镜滑落到鼻梁上,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睁大,

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他清楚地记得,就在几天前,在燕京总院,周建国还给他看过这一期汉东分院的拟录取名单,董学兵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成绩优异,基层表现突出,是重点推荐对象!

怎么可能落榜?

“学兵,你再说一遍?确定是录取名单上没有你?是不是弄错了?”

方学明的语气带着从未有过的急切和严厉。

“没…没错……”董学兵的哭声再也抑制不住,像个委屈的孩子,

“通知…通知书没来…我…我托人去学院问了…名单上…没有我……老师,我对不起您这些年的栽培和期望……我…我辜负您了……”

他哭得喘不上气,“您放心…我…我以后踏踏实实在工地干…也…也一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给您丢脸……”

电话在董学兵压抑不住的痛哭声中挂断,

忙音嘟嘟地响着,像一把小锤敲在方学明心上。

他握着话筒,僵立在书桌前,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

那张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先是震惊,继而化为深沉的困惑,最后,一股冰冷的、带着审视意味的怒意,缓缓凝聚在他紧蹙的眉峰下。

“小苏!”方学明的声音不大,却像淬了冰,穿透书房的寂静。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书房门被无声而迅速地推开。

小苏挺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眼神锐利:“老师?”

“备车。”方学明摘下老花镜,随手丢在摊开的稿纸上,

墨迹未干的钢笔尖在“董学兵”三个字下方狠狠顿了一下,

洇开一团浓重的、刺眼的墨点。“去汉东预备干部学院。现在。”

“是!”小苏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转身疾步而出。

黑色的轿车如同离弦之箭,冲出静心园宁静的林荫道。

小苏紧握方向盘,油门深踩,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

车轮碾过京州市区宽阔的街道,窗外的繁华景象飞速倒退,模糊成一片流动的光影。

方学明靠在后座,闭着眼,嘴唇紧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

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显示着他内心翻腾的波澜。

车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汉东预备干部学院气派的大门出现在视野里。

小苏猛打方向盘,伴随着轮胎摩擦地面发出的刺耳尖啸,轿车以一个近乎蛮横的姿态,嘎吱一声,精准地刹停在大门正中的警卫岗亭前,

带起的风甚至卷起了地上的几片落叶。

动作之迅猛,气势之凛然,让站岗的武警都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枪柄。

车门打开,方学明下车。他脚步沉稳,径直走向大门。

早已接到通知、额头沁着细密汗珠的张院长,几乎是跑着从学院大楼里迎了出来,脸上堆满了紧张和恭敬的笑容。

“方老!您怎么亲自来了?快,快请进!办公室已经备好茶了!”

张院长一边引路,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方学明的脸色。

方学明没有寒暄,甚至没有看张院长一眼,

径直走进院长办公室。

办公室宽敞明亮,茶香袅袅。张院长殷勤地端起一杯刚沏好的热茶,双手奉上:

“方老,您尝尝,今年的新……”

“张院长,”

方学明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砸在光滑的地板上,瞬间冻结了所有的客套。

他站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没有坐下的意思,目光如冷电般射向张院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我要看这一批学员的录取名单。原件。现在。”

张院长端着茶杯的手,僵在了半空。

滚烫的茶水表面荡开一圈细小的涟漪。他看着方学明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凝固、褪去,只剩下惊疑不定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

办公室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和两人之间无声对峙的沉重气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