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退休老教师?学生反手镇压汉东 > 第十四章 周子琳:姐夫在汉东的权势最大!
换源:


       沙瑞金合上手中那份沉甸甸的文稿,郑重地将其放回方学明的书桌中央。

阳光偏移,窗棂的影子拉长了些许。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朴素的中山装,恭敬道:

“老师,学生该回去了。您的话,字字珠玑,学生谨记在心,回去一定好好消化,认真思考。”

方学明微微颔首,脸上带着平和的笑意:“好。工作重要,但也别太累。”

沙瑞金走到门口,脚步略作停顿,似乎有些踌躇,最终还是转过身,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声音压得很低:

“老师……关于您的身份……请放心,在汉东,学生会尽力维持现状,不会让无关的信息扩散。”这是他对恩师清静的承诺,也是基于高层压力的审慎选择。

方学明闻言,只是笑了笑,那笑容里包含着洞悉一切的淡然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宽容。

他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沙瑞金,仿佛在说:随缘,随势,顺其自然。

沙瑞金读懂了这无声的回应,心头微松,再次躬身示意,这才轻轻推开书房的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松涛苑。

竹林小径上,沙瑞金的步伐并不轻松。

陈岩石那痛彻心扉的哭声和侯亮平背后钟家的阴影,依旧像两块石头压在他心上。

他坐进专车,没有立刻吩咐司机开车,而是拿出手机,再次拨通了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的加密线路。

“同伟,重申一遍纪律:静心园方学明同志的身份及相关细节,列为最高保密等级。所有参与外围保护的人员,必须绝对可靠,签署保密协议。侯亮平那边……”

沙瑞金的声音透着冷峻,“还有他身边可能接触到核心信息的人,以省委办公厅名义,再下一道封口令!明确纪律红线,谁泄露,谁负责!后果自负!”

“是!沙书记,我立刻执行!”祁同伟的声音斩钉截铁。

挂了电话,沙瑞金沉吟片刻,又拨通了陈岩石的号码。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陈岩石疲惫而沙哑、带着浓重鼻音的声音:“沙书记……”

“陈老,”沙瑞金的语气缓和了些,

“是我。刚和老师分开。您的心情,我能理解。老师他……心胸宽广,并未介怀您之前的误解。”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给您打这个电话,是想请您……也暂时不要再深究老师的身份了。

老师他淡泊惯了,只想安安静静做点事,写点东西。您知道的,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对老师,对汉东,反而越安稳。我们作为学生晚辈,首要的是保护好老师,让他不受无谓的纷扰,您说是不是?”

沙瑞金没有明说,但话语里的分量和恳切,陈岩石完全能感受到。

他沉默了几秒,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我……明白了,沙书记。

是我老糊涂,差点……唉!你放心,我这张老嘴,会闭紧。只求老师……身体康健,别被我那混账事气着……”言语间,满是后怕和愧疚。

“老师无恙,陈老放心。”沙瑞金宽慰道,这才真正松了口气。两位都是他的长辈,他实在不愿看到他们之间再生嫌隙。

松涛苑书房内,重归宁静。方学明重新拿起钢笔,笔尖悬在稿纸上方,正要落笔,小苏口袋里的加密手机却突兀地、一个接一个地震动起来。小苏面无表情地接起,低声交谈几句,便将手机恭敬地递给方学明。

“老师,是……张师兄(某位已位居部委高位的昔日学生)。”

“老师,李师姐(某位在重要智库担任负责人的学生)的电话。”

“老师,王师弟(某位在金融监管领域举足轻重的学生)……”

……

电话像约好了一般,络绎不绝。

方学明起初还温和地应着:“嗯,是我。都好,别担心。”

“静心园很好,竹叶泡茶很清心。”“你们呐,心思都用在正道上就好,我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

但电话接二连三,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关切他是否受惊,是否安好,言语间透着紧张和小心翼翼。方学明脸上的温和渐渐被一丝无奈取代。

他对着最新接通的电话,声音里带上了几分佯怒的嗔怪:“我说你们几个,个个都是‘神通广大’的人物!

我这刚有点风吹草动,你们隔着千山万水倒比我这当事人还灵通!有这份本事,怎么不把心思多用在你们自己的‘正道’上?用在国计民生上?用在刀刃上?

盯着我一个退休老头子算怎么回事?嗯?”

电话那头,无论身份多显赫,此刻都像个被老师抓包的学生,只能陪着苦笑,连连告饶:“老师教训的是!我们这不是……担心您嘛!”“对对对,关心则乱,关心则乱!”

“老师您清静要紧,我们保证,下次……下次不敢了!”

然而,当又一个电话打进来,方学明再次以同样带着笑意的责备回应时,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响起一个带着“豁出去”劲头的声音,甚至故意提高了些音量,似乎是说给旁边可能也在听的同窗们听的:

“老师!您要再这样‘嫌弃’我们关心您,我们……我们就联合起来!联名向干部学院打报告!

强烈建议学院罢免您现在的返聘教师职务!勒令您专心疗养,不得再劳心劳力!您看我们敢不敢!”

这“倒反天罡”的威胁一出,连一旁肃立的小苏都差点没绷住,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深以为然的笑意——这帮“师兄师姐师弟”们,算是抓到老师的软肋了。

方学明同志最放不下的,就是他那未完成的教材和传道授业的责任。

方学明举着电话,愣了一下,随即竟也朗声笑了起来,那笑声中充满了无奈和一种被“反制”的奇异欣慰:“好!好!好!当年讲台下的小鬼头们,如今翅膀硬了,都能替我做主了!罢免我?

行啊,有本事你们就来!”虽是笑骂,语气里却没有半分愠怒,反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暖。他知道,这是学生们笨拙却无比真挚的关心方式。

这些散布在各领域、身居高位的“小鬼”,早已长成了能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而他们心底深处,永远保留着对启蒙恩师那份最纯粹的敬爱与守护。

挂掉最后一个“威胁”电话,书房终于彻底安静下来。

方学明笑着摇了摇头,目光重新落回稿纸,仿佛刚才的喧嚣从未发生。笔尖沙沙,继续在规则的脉络里耕耘。

与此同时,京州市中心一处高档住宅区内。

周子琳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沙发上,父母坐在对面,脸上带着忧虑和一丝不满。

“子琳啊,”周母皱着眉头,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明明跟小艾说好了,侯亮平也拍了胸脯保证的。怎么临门一脚,名额就被一个山沟沟里的穷学生顶了?

这侯亮平……是不是根本没把我们周家的事放在心上?还是觉得我们周家好说话?”她语气里带着对钟家关系未被充分利用的不忿。

周父也沉声道:“是啊。钟家的面子在汉东都不好使了?

还是侯亮平自己能力有问题?实在不行,我直接给小艾的父亲,钟正国同志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或者让小艾再催催?咱们家子琳的前程,可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耽误了!”

周子琳连忙摇头,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神情,既有对侯亮平能力的“信任”,也有对这次意外失手的困惑和辩解:

“爸,妈,你们别急,也别麻烦钟伯伯。这事儿……真不一定是姐夫不上心或者办不到。”

她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自己深信不疑的判断,“你们是不知道姐夫在汉东的权势!

他可是反贪局长,手里握着多少人的把柄?连省委沙瑞金书记,有时候对他也是……也是有点忌惮的!

我听说,他做事风格很硬,有时候对沙书记的指示也……嗯,不是那么完全照办。

这次方学明的事闹那么大,最后不也就给个停职反省?

我看啊,姐夫在汉东根基深得很!这次预备干部学院的事,八成是撞上了什么意外,或者那个方学明确实有点邪门!姐夫肯定有他的难处和考虑。”

她努力为侯亮平开脱,将其塑造成一个在汉东拥有巨大能量、甚至可以与省委书记“阳奉阴违”的强势人物,仿佛这次失败只是一次不可抗力的意外,而非侯亮平能力的不足或承诺的失信。

周父周母对视一眼,将信将疑。

女儿描绘的侯亮平形象,确实符合他们对一个“实权派”的想象,也满足了某种对家族关系网延伸的期待感。但事情没办成,终究是事实。

周母叹了口气:“就算他权势大,可事情没办成也是真的啊。子琳,听妈的,要不……还是跟燕京那边透个风?

让你舅舅或者姑姑,找个机会跟钟家提一嘴?探探口风也好。

实在不行……”她脸上露出一丝心疼和不甘,“咱们就不去那个什么干部学院了!又不是只有这一条路!省得看人脸色,受这窝囊气!”

周子琳咬着下唇,沉默了片刻。

父母的话让她心里也有些动摇和不甘。她

想起侯亮平信誓旦旦的保证,又想起钟小艾电话里“天塌不下来”的底气,最终还是倔强地抬起头:

“再等等看吧,妈。姐夫说能办成,就一定能。他肯定有他的办法。我……我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再说。”

她心里还存着一丝幻想,或者说,她更愿意相信侯亮平在汉东那“权势很大”的形象,不愿接受失败的现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