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萝卜,虽然被卓玛其其格的快乐深深感染,甚至开始认同她们朴素的哲学,但他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迷茫和对“意义”的执着,并未真正消散。他欣赏她们,羡慕她们,甚至试图模仿她们那种“活在当下”的状态,但他尚未真正理解,更无法内化这种快乐的真谛——它并非简单的没心没肺,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深刻接纳和信任,一种在无常中依然选择绽放的勇气。
要到很久很久以后——
当萝卜经历了与白菜刻骨铭心的相爱与撕裂般的分手,在巨大的痛苦中沉浮挣扎;
当他独自漂泊过更多城市,品尝过更深的孤独与幻灭;
当他终于在书页间、在旅途上、在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自我拷问中,艰难地一点一点拼凑起关于自我、关于自由、关于存在的理解时…
他才会猛然想起呼市的冬天,想起蓝顶棚的喧嚣,想起那两个在雪地里打滚、在碎片旁跳舞、用蒙语歌唱、给流浪狗喂食的蒙族姑娘。
他才会真正明白,卓玛那句“快乐要自己找”,并非逃避现实的鸵鸟心态,而是在认清生活残酷本质后,依然主动选择点燃内心的火种,去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的英雄主义。
他才会深刻领悟,其其格那句“烦恼像风,吹过去就没了”,并非幼稚的乐观,而是看透世事无常、情绪流转的本质后,学会不执着、不驻留、任其穿行而过的豁达智慧。
他才会痛彻地感受到,那种她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如同呼吸般自然的纯粹快乐,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最质朴、最深厚的爱和信任——爱这四季流转,爱这人间烟火,爱这每一次相遇和分离,信任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春天也终会到来。
那时的萝卜,或许会在深夜的书桌前,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又释然的微笑。他会翻开一本泛黄的旧笔记本,找到当年夹在书页里的枯草原草,再翻到那些模糊的、记录着卓玛其其格欢声笑语的手机照片(如果还保存着的话),或者在记忆深处清晰地回放出她们在雪地里打滚的画面。他会轻轻地说一句,像是对过去的自己,也像是对远方的她们:
“原来,真正的答案,不在远方,也不在书里,就在你们教会我的、如何快乐地‘呼吸’每一个当下里。”
这份迟来的、浸透了痛苦与反思的领悟,将是卓玛和其其格无意中赠予他的、伴随一生的珍贵礼物。她们用她们简单而强大的存在,在他年轻迷茫的灵魂深处,悄然埋下了一颗关于“快乐本质”的种子,只待多年后,在风雨的洗礼下,破土而出,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生命之花。而此刻在蓝顶棚的萝卜,只是懵懂地被这快乐的阳光温暖着,如同沐浴在晨曦中的幼苗,尚未知晓这光对他未来的意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