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美食:我就炒个粉怎么都在追我 > 第17章 暗影中的王氏集团
换源:


       夜市的路灯在十点准时暗了两度,昏黄的光晕像是被谁悄悄抽走了几分温度。

林章蹲在摊位后数零钱的手顿了顿,指尖触到硬币边缘微微发凉。

铁皮柜上的老式挂钟敲响第十下时,他听见石板路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牛楠,踩着那双磨破后跟的小白鞋,鞋尖沾着实验室特有的消毒水味,每一步都带着淡淡的刺鼻气息。

“给。”她把一个银色U盘拍在林章摊前的塑料桌上,指尖发颤,连带着U盘在桌沿弹了两下,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林章注意到她白大褂袖口有块褐色污渍,像是被强酸腐蚀过的痕迹,在灯光下泛着不自然的光泽。

“我调了监控,避开所有摄像头拷的。”她的声音低而急促,像是怕被人听见。

他没急着接,反而抬头看她。

牛楠的黑眼圈比上周更重,睫毛膏在眼下晕成两团灰,像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翅膀。

潮湿的气息仿佛扑面而来。

“为什么选我?”林章问,拇指摩挲着桌沿一道新刮痕——今早王爱花的广场舞队撞翻了他的醋坛,现在那道痕迹还沾着酸溜溜的味道,一碰就渗出一股陈年醋香。

牛楠突然攥住他手腕。

她的手凉得像实验室的冷冻柜,指甲盖泛着不健康的青白:“我昨天去仓库抽样,看见他们往‘家乡味’的酱包里倒粉末。”她喉结动了动,声音有些哽咽,“标签写着‘鲜味增强剂’,可我偷偷尝了点……”她突然松开手,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剥了糖纸塞进嘴里,舌尖立刻泛起苦涩,像烧糊的中药,余味久久不去。

林章这才接过U盘。

插入手机的瞬间,屏幕亮起密密麻麻的PDF文件。

荧光映在他脸上,显得格外冷清。

最上面那份合作协议的甲方赫然是王氏集团,乙方是“家乡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右下角的红章还带着扫描时的反光,像一团凝固的血迹。

翻到第三页,林章的瞳孔缩了缩——“夜市整改计划”几个字刺得他眼睛发疼,里面详细列着各摊位的拆迁补偿标准,最后一条写着:“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清场,改建王氏·星耀商业综合体”。

“他们要拆夜市?”林章的声音发哑,喉咙干涩,像是吞了团砂砾。

隔壁炸串叔的摊位已经收了,铁签子碰撞的声响从巷口传来,混着他突然加快的心跳,咚咚地敲打着胸腔。

牛楠扯了扯白大褂下摆:“王氏三年前就在收购周边地皮,夜市是最后一块。”她低头看表,金属表带贴着手腕,冰凉刺骨,“我得走了,质检部今晚突击查岗。”转身时,白大褂口袋里掉出个东西——是张皱巴巴的儿童画,画着穿白大褂的女人和系围裙的男人,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和林叔叔”。

林章弯腰捡起,牛楠的脸“唰”地红了:“我儿子画的……他总说你炒粉比我做的饭香。”她抢过画纸,跑出去两步又回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小心银狐,王氏的质检总监,他们叫他‘活的防火墙’。”

话音未落,夜市入口传来“吱呀”一声。

吴老板的电动车斜停在路灯下,车筐里装着半袋没剥的毛豆,叶子上还沾着晨露,湿润冰冷。

他往常油光水滑的背头塌了半边,衬衫领口敞着,露出锁骨处一道新抓痕——像是被谁挠的,泛着红肿。

“小章。”吴老板的声音比炒糊的锅巴还干,“有人出三倍价收夜市地皮,我签了意向书。”他从裤兜摸出皱巴巴的纸,指腹反复蹭着签名处的红手印,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但要是能证明夜市没他们说的那些问题……”他突然抬头,眼睛里布满血丝,像是燃烧的炭火,“我能反悔。”

林章把U盘塞进围裙最里层的口袋。

那里还装着李婶今早塞的煮鸡蛋,此刻被捂得温热,贴着他的肚皮,透过布料传来微弱的热量。

“我试试。”他说,喉咙发紧,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

吴老板走后,他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夜市整改计划”,系统突然在视网膜上投射出红色警告:“检测到异常数据屏蔽,毒素追踪失败。”

“搞什么?”林章嘀咕着踢了踢摊位脚架,金属撞击声闷闷地回荡。

脚边突然伸来一只布满老茧的手,掌心托着台墨绿色检测仪,按键都磨得发亮,像被人摸了千百遍,表面甚至泛着一层温润的包浆。

抬头,炸串叔正弯腰看他,油腻的围裙上沾着没擦净的孜然粉,空气中飘散着一种焦香与辛烈交织的味道。

“食监局淘汰的原型机,能扒拉他们的防火墙。”

“您……”林章刚开口,炸串叔已经直起腰,往油锅里倒新油:“夜市要没了,我去哪卖炸串?”油星子“滋啦”溅起,在他手背上烫出个小泡,他却像没知觉似的,继续搅拌,“十点半,后巷第三块青石板下,我放了二十个样本瓶。”

检测仪在林章手里沉甸甸的,金属外壳贴着手掌,带着沉重的真实感。

他抱着设备往巷口走时,后颈突然泛起凉意,像是有目光从背后扫过。

转头,路灯照不到的阴影里站着个戴墨镜的男人,黑风衣下摆被风掀起,露出脚边半盒没抽完的“蓝牡丹”——和今早记者团留下的烟蒂一个牌子。

烟草的气味隐约飘来,混合着某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叮——”系统提示音在耳膜震动,“高级美食者匹配成功:银狐,王氏集团质检总监,擅长心理战。”林章的手指无意识攥紧检测仪,墨镜男突然抬手,指尖夹着的烟头明灭,像一只盯着他的红眼。

等他再回头,男人已经不见了。

林章摸着后颈的鸡皮疙瘩,在第三块青石板下找到样本瓶——玻璃瓶装着各摊位的油、酱、汤底,瓶身贴着褪色的便签,是炸串叔的字迹:“1号炸年糕摊的油,2号酸辣粉的汤……”

检测结果在凌晨两点出炉。

林章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曲线图,喉咙发苦——七家摊位的样本里,五家检测出新型添加剂,成分和牛楠说的“烧糊中药”完全吻合。

最后那家的数据最诡异,曲线在“毒性阈值”处突然平直,像被人用刀切断的绳子。

“是王氏的手笔。”林章把数据截图发给老张时,系统突然发出蜂鸣。

他转身去拿炒锅,指尖刚碰到锅沿就缩了回来——锅底沾着层米白色粉末,摸起来像受潮的淀粉,却带着股刺鼻的化学味。

“成分复杂,疑似新型添加剂,可诱导短期记忆紊乱。”系统的机械音难得带了点波动。

林章扯下围裙裹住炒锅,透过布料都能感觉到粉末在往皮肤里渗,那种触感令人不适。

他低头笑了声,笑声撞在铁皮柜上,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羽翼扑棱声划破夜空。

“想让我记不得证据?”他把炒锅塞进装垃圾的蛇皮袋,系紧袋口时瞥见老张的值班室还亮着灯。

老张的保温杯搁在窗台上,杯身贴着“环保先锋”的贴纸,在月光下泛着淡蓝色的光,如同夜海中的一盏孤灯。

风突然大了,卷起地上的落叶拍在摊位蓝布帘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像是夜市在低声哭泣。

林章摸出手机给老张发消息:“明早八点,公园假山后,带检测设备。”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听见巷口传来电动车的声响——是炸串叔,骑着那辆破三轮,后斗里堆着没卖完的里脊肉串,在路灯下泛着油光,油脂滴落的声音轻响在夜风中。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时,林章正把所有证据拷贝进三个不同的U盘。

他抬头望向王氏集团所在的方向,那里的写字楼还亮着灯,像座不会熄灭的玻璃山,高耸入云,冷峻无情。

“高级美食者接近中……”

林章把最后一个U盘塞进袜子里,手指触到袜底的补丁——是李婶前天帮他补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锁都结实。

他站起身,踢了踢装着问题炒锅的蛇皮袋,听见里面传来“哗啦”一声响。

夜市的天快亮了。

林章望着东边泛起的鱼肚白,摸了摸围裙里的煮鸡蛋——已经凉了,却还带着李婶手心的温度。

他弯腰捡起地上的检测仪,金属外壳贴着掌心,像握着把还没出鞘的刀。

“老张。”他对着值班室的窗户轻声说,“明天该试试古法炒粉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