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签到十年,我成了九千岁 > 第27章:行走在刀尖上
换源:


       夜深了,林逸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

他坐在桌案前,面前摊开一张宣纸,手中握着毛笔,却迟迟没有落笔。窗外传来更夫“梆、梆”的打更声,一声声敲在寂静的夜里,也敲在林逸的心上。

雍正的密令,如同千斤巨石,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搜集年羹尧及其党羽的罪证?谈何容易!年羹尧如今权势熏天,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宫中内外,不知有多少他的眼线。自己一个内务府的太监,即便有皇上暗中支持,想要在不惊动他的情况下查到确凿证据,无异于虎口拔牙。

“笃笃。”

又是轻轻的敲门声。

林逸放下笔,警觉地问道:“谁?”他以为又是苏培盛派人来了。

“林总管,是我,小安子。”门外传来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

小安子?林逸想起来了,这是他刚接管营造司时,从众多小太监里挑出来的一个机灵点的小孩,平日里负责给他跑腿传话。

“进来吧。”林逸道。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小安子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林总管,这么晚了您还没歇息,奴才给您炖了碗燕窝羹,您趁热喝点,润润嗓子。”

林逸看了一眼那碗燕窝羹,心中微动,脸上却不动声色:“有心了,放那儿吧。”

小安子将燕窝羹放在桌上,却没急着走,反而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总管,奴才刚从外面回来,听到点事儿,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什么事?”林逸挑了挑眉。他知道这些小太监们消息灵通,整日在宫里各处钻营,总能听到些旁人不知道的动静。

小安子左右看了一眼,确定门关好了,才用更低的声音说道:“奴才听说,今儿个下午,年大将军府上的管家,给好几位大人府上都送了重礼,连咱们内务府的魏总管那里,也送了一份不轻的。”

“魏总管?”林逸眼神一凝。魏公公,这位内务府的老狐狸,会是什么态度?

“是啊,”小安子点头道,“听说魏总管收了礼,还跟年府管家在密室里聊了小半个时辰呢。出来的时候,年府管家那叫一个春风得意。”

林逸心中冷笑一声。年羹尧这是在全面撒网,巩固势力了。魏公公向来是见风使舵的主,收了年羹尧的礼,怕是也要掂量掂量了。

“还有呢?”林逸问道。

小安子搓了搓手,有些犹豫道:“还有……奴才还听说,最近城里好几家大钱庄,都有大笔的银子往西北方向调动。数目不小,都是些生面孔去办的,神神秘秘的。”

大笔银子往西北调动?年羹尧的老巢就在西北。这会是军饷,还是……

林逸心中一动,问道:“这些消息,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小安子嘿嘿一笑:“总管,奴才在宫外有几个不成器的小兄弟,平日里就在那些茶馆酒肆、勾栏瓦舍里混日子,耳朵尖着呢。”

林逸点了点头,这倒是个有用的信息来源。他从袖中取出一小锭银子,递给小安子:“这些消息很有用。这银子你拿着,赏你的兄弟们喝茶。以后有什么类似的动静,及时报给我。记住,此事要隐秘,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小安子接过银子,喜笑颜开:“谢总管赏!奴才明白,一定办得妥妥帖帖的!”

“去吧。”林逸挥了挥手。

小安子躬身退了出去。

林逸看着桌上的燕窝羹,却没有动。他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下了几个字:魏公公、银钱流向、西北。

这是他搜集证据的第一个夜晚,便有了意外的收获。虽然这些都只是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还算不上直接证据,但至少指明了一些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林逸表面上依旧如常处理内务府的事务,陪伴太子弘历读书玩耍,对年羹尧派人送来的“问候”也应付得滴水不漏。但暗地里,他却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猎豹,小心翼翼地张开了自己的网。

他利用小安子和他那帮“小兄弟”在市井间的消息渠道,留意着京城中与年羹尧及其党羽相关的各种异常动向。

他也通过苏培盛,间接接触到了一些粘杆处的外围人员,试图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更深层次的情报。粘杆处是雍正的秘密特务机构,耳目遍布天下,但林逸知道,自己现在还无法直接指挥他们,只能旁敲侧击地“借用”一些信息。

最困难的,还是如何获取年羹尧府内的情况。年府守卫森严,如铁桶一般,外人根本无法轻易接近核心区域。

一日,林逸借口太子想吃京郊一家老字号的点心,向雍正请了半日的假,带着几个小太监出了宫。

马车没有直接去点心铺,而是在一个僻静的胡同口停了下来。

“你们在此等候,我去去就来。”林逸对随行太监吩咐道。

他独自一人走进胡同,来到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门口,轻轻叩了三下门环,两长一短。

很快,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精瘦的汉子探出头来,警惕地打量着林逸。

“可是裕王爷介绍来的林爷?”汉子低声问道。

林逸点了点头:“正是。”

这处宅院,是裕王在京城的一处秘密联络点。他之前便与裕王有过约定,若有紧急之事,可通过此地联系。

汉子将林逸让了进去,院子里空无一人。

“林爷有何吩咐?”汉子问道。

林逸沉声道:“我想知道,年羹尧府上,可有我们的人?或者,有没有可能安插人手进去?”

汉子面露难色:“林爷,年府如今是龙潭虎穴,防范极严。之前王爷也曾尝试过,但都未能成功。府里的下人,都是年羹尧从西北带来的老人,或是几代家奴,忠心得很,外人很难插足。”

林逸皱了皱眉,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那……年府的日常采买,或是负责修缮的工匠,可有机会接触到府内的人和事?”林逸换了个思路。

汉子想了想,道:“采买大多是府内管事亲自经手,外人很难插手。不过,前些日子听说年府后花园要扩建一处暖房,正在招募花匠和泥瓦匠。或许……可以从这方面想想办法。”

暖房?花匠?林逸心中一动。

“可知是哪家营造厂承接的?”

“这个倒是不难打听,应是城南的刘记营造厂,他们与年府素有往来。”

林逸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若有进一步消息,我会再来。”

他没有久留,留下一些联络的暗号,便匆匆离开了宅院。

回到马车上,林逸闭目沉思。刘记营造厂……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他身为内务府营造司的管事,与京城的各大营造厂都有联系,想要通过刘记营造厂安插一两个“自己人”进入年府,并非没有可能。

只是,这个人选必须万分可靠,既要机灵,又要沉得住气,更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和一双灵敏的耳朵。

他脑中闪过几个人的影子,但都觉得不太合适。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那个曾被他从恶霸手中救下的西洋传教士。那些西洋人,往往有些出人意表的技能,而且,他们作为“方外之人”,或许更容易被年府的人忽略。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林逸又觉得有些不妥。让一个西洋人卷入大清的政治漩涡,风险太大了。

马车一路颠簸,回到了宫中。

林逸将点心交给弘历,弘历欢天喜地。看着弘历天真的笑容,林逸心中却越发沉重。

这条路,才刚刚开始,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凶险。他仿佛能听到,年羹尧那冰冷的笑声,在耳边回荡。

“林谙达,你在想什么?”弘历见他发呆,拉了拉他的袖子。

林逸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太子爷。奴才在想,这京城的点心,还是不如宫里的御厨做得精致。”

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小心,更加谨慎。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慌张:“林总管,不好了!苏……苏爷爷请您赶紧过去一趟!年……年大将军府上出事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