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异世召唤之一统天下 > 第127章 高渊装病
换源:


       清晨的阳光透过景阳殿的窗棂洒落一地碎金。宛城宫中景阳殿内,气氛却并不轻松。

高渊端坐于王座之上,神色淡然,冕旒下的目光深邃难测。他身着玄色龙袍,面容虽略显疲惫,但依旧气度不凡。

而殿前跪拜之人,正是楚国大鸿胪陶邵。

“外臣陶邵,拜见大王!”陶邵的声音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却依旧中气十足。。

“尊驾请起。”高渊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却不失威严,“远道而来,辛苦了。”

“谢大王!”陶邵起身,目光微抬,望向这位沉稳睿智的申王。

“不知尊驾此番前来,所为何事?”高渊明知故问,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

陶邵心中一凛,知道这是一场博弈,当即躬身答道:“大王明鉴。魏国狼子野心,妄图扩张疆土,置中原和平于不顾。

我国楚王心忧天下,为保诸国安定,特遣外臣前来,恳请大王出兵相助,共御魏军,以正天下纲常。”

话音落下,殿中一片寂静,只有铜漏滴答作响。

高渊轻轻点头,仿佛陷入了深思。

片刻后,他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唉,没想到中原之战刚刚结束不久,魏国又开始蠢蠢欲动。

只可惜……我大申去年遭遇百年洪灾,国内粮草匮乏,实在无力再兴兵戈。寡人虽有心相助,却也力不从心啊。”

说罢,高渊露出一副无奈又惋惜的表情,还抬手揉了揉眉心,仿佛真是为无法出兵感到遗憾。

然而,陶邵早料到申国会以此推脱。

听闻此言,立刻接口道:“大王不必担忧粮食之事,我国楚王早已料到贵国情况,特命外臣转达,只要大王愿意出兵,此次所需粮草,全部由我大楚提供。”

此言一出,殿中众人皆是一震。

高渊一时语塞,原本精心准备的推辞之词顿时显得苍白无力。楚国不仅主动提出援助粮草,还如此坦率地表达了诚意,让他几乎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就在这时,尚书令崔浩站了出来,拱手道:“大王,出兵乃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慎重考虑。

不如先请陶尊驾前往驿馆休息几日,待朝议之后再作定夺,如何?”

“崔卿所言极是。”高渊顺势接过话头,对陶邵道,“尊驾所言,寡人已悉。只是出兵非同小可,还需与众大臣商议一番,稍后自会给尊驾一个答复。”

陶邵虽心急如焚,但也只能点头应允:“既如此,那外臣便静候佳音。”

散朝之后,高渊立刻召来崔浩与兵部尚书苏弘,密议对策。

“两位爱卿,寡人实不愿出兵,可楚国愿供粮草,若直接回绝,恐怕会破坏两国盟约。你们有何良策?”高渊眉头紧锁,语气中透着一丝焦躁。

崔浩与苏弘对视一眼,皆知此事棘手。

申楚两国素有盟约,如今楚国有难,申国若不出兵,确实容易被外界视为背信弃义。

但国内粮荒未解,将士疲惫,贸然出兵,后果不堪设想。

良久,崔浩忽然眼前一亮,低声道:“大王,臣有一计,或可两全其美。”

“哦?快讲!”高渊精神一振。

崔浩缓缓道:“既然我们不能直接拒绝楚国,那就干脆让‘大王’病倒。

若大王突患重病,需卧床静养,政务交由三省六部处理,自然无法下令出兵。这样一来,既未撕毁盟约,又能避免陷入战局,岂不妙哉?”

高渊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腰间玉珏。这法子虽有些无赖,却不失为万全之策。

“好个金蝉脱壳之计!”他低声赞许,随即看向苏弘,“苏卿以为如何?”

苏弘沉吟片刻,点头道:“臣以为可行。此举既能安抚楚国使者,又不会激化矛盾,还能稳定国内局势,实为上策。”

随即,苏弘担忧地看向高渊,要瞒过楚国使臣,这病必须装得足够像。

高渊忽然笑了:寡人记得太医院有位张太医,最擅病容妆?

翌日,宛城街头巷尾传出消息——

“大王突发重病,太医诊断需静养休调,政务暂交三省六部共同处理!”

此言一出,举城哗然。

太医令更是亲自张贴告示:大王需静养百日,期间严禁打扰。很快,一队禁卫将寝宫团团围住,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驿馆之中,陶邵惊闻噩耗,焦急万分,连忙派人联系礼部尚书孔侑,请求入宫探望高渊。

不多时,孔侑接见了陶邵。

“孔尚书,听说大王昨夜突然病倒,不知病情如何?”陶邵开门见山,语气中满是关切。

孔侑面露哀容,叹道:“尊驾有所不知,昨夜大王忽感胸闷,随后昏厥过去,太医紧急诊治,说是需要静养,任何人不得打扰。

如今政务已交由三省六部处理,直至大王康复。”

陶邵急切道:“那能否让我去探望一下大王?哪怕远远看一眼也好。”

孔侑摇头道:“尊驾恕罪,太医交代,大王必须绝对安静修养,连太后都不得靠近。

若您真想了解出兵一事,不妨去问问兵部尚书苏弘,或是门下省崔浩大人。”

陶邵只得告辞,转而去拜访兵部尚书苏弘。

“苏大人,如今大王病重,出兵一事该如何处置?”陶邵急切问道。

苏弘面色为难,缓缓答道:“尊驾,您也知道,大王不在,军权无人能调动。

更何况,军中将领多为大王亲信,除了他本人,谁也无法号令。眼下局势不明,实在不便轻动刀兵。”

陶邵闻言,心如死灰。

“那……那我该怎么办?”他喃喃自语,满脸焦虑。

苏弘劝慰道:“尊驾,这是天意使然,非人力所能强求。

如今大申正值多事之秋,大王又突染重病,实在不宜出兵。

不如您先行返回彭城,将此情如实禀报楚王。待大王康复后,在下必当竭力劝谏,争取早日出兵。”

陶邵深知再留无益,只得黯然离去,收拾行囊,踏上归途。

数日后,陶邵回到彭城,直奔楚国王宫复命。

“什么?申王病了?怎么会这么巧?”楚王听完汇报,眉头紧蹙,语气中满是怀疑。

陶邵点头道:“是的,大王。臣第一次觐见申王时,已将您的意思转达。当时他说要与众臣商议。谁知第二天就传出病重的消息,如今政务全由三省六部代管。”

楚王冷笑一声:“这病来得倒是时候,寡人怎么觉得,这事有些蹊跷?”

上大夫陈安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大王,不用猜了,申王十有八九是在装病。”

“不可能吧?”陶邵迟疑道,“臣离开宛城时,申王病重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城,难道会是假的?”

陈安冷静分析道:“陶大人,这是他们故意放出的烟幕。

试想,申王正值壮年,平日身体康健,怎会在你提出出兵请求后,就突然病倒?

而且还是重病到无法理事的地步?世上哪有这般巧合的事?”

陶邵听得心头一震,细细回想,果然处处透着诡异。

王座上的楚王更是怒不可遏,猛地一掌拍在案几上:“可恶!竟敢如此戏弄寡人,寡人誓不与其干休!”

“大王,万万不可!”陈安急忙劝阻,“此时齐国已背盟,若再与申国翻脸,等于彻底孤立无援,届时魏军压境,我楚国恐有亡国之危!”

楚王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可他高渊如此欺我,寡人还要忍气吞声吗?”

陈安苦笑道:“大王,申王并未明拒,而是选择装病避而不谈,说明他也不想彻底撕裂盟约。我们若此时挑明,反而落人口实。不如暂时隐忍,静观其变。”

楚王沉默许久,最终愤然起身,拂袖而去:“哼!寡人记住这笔账了。”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皆知楚国此刻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魏军势如破竹,齐国背信弃义,申国装病躲避,唯有陈国勉强答应出兵。楚王望着地图上的鲁郡,心中五味杂陈——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楚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