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异世召唤之一统天下 > 第128章 楚魏罢战
换源:


       齐国的背盟、申国的避而不战,让楚国原本就脆弱的战略防线彻底崩溃。

鲁郡之战初期,楚军尚有反击之力;如今,随着援军无望、士气低迷,楚王已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然而,楚王并不甘心就此认命。他咬紧牙关,决定做最后一搏——联合陈国,再与魏国一战!

彭城王宫深处,鎏金兽首香炉里,最后一缕檀香化作扭曲的青烟,如同楚王郁结难舒的心事,在雕梁画栋间盘旋不散。

楚王手指死死攥着虎符,鎏金纹饰深深勒进掌心,暗红的血痕蜿蜒而出,宛如他心中淌血的伤口。

齐国的背叛如淬毒的匕首,申国的推诿似钝刀剜肉,可他眼中跳动的,依旧是不灭的烈焰。

“传孤旨意!”楚王猛地起身,冕旒剧烈晃动,撞出凌乱的声响,“集结十万大军,孤要在南武阳与魏国决一死战!”

声如洪钟,震得殿内青铜编钟嗡嗡作响,仿佛连这巍峨宫殿,都感受到了这位王者的不甘与决绝。

大王,此战若胜,鲁郡可复;若败...上大夫陈安出列道,但话未说完。

寡人知道!楚王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齐国背叛,申国装病,寡人别无选择!

陈安看着这位日渐憔悴的君王,心中叹息。自从郚乡城大败后,楚王就像变了个人,整日暴躁易怒,却又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饮酒到天明。

乾元十二年五月,楚国于南武阳集结十万大军,任命龙末为主将、张仇为副将,誓要夺回郚乡城,向魏军发起反攻。

与此同时,陈国也派出了五万大军,在大将军谢旭统领下北上梁郡,兵锋直指鄢县,意图与楚军形成东南夹击之势。

这一举动,震惊中原!

东郡濮阳,魏国王宫内,魏王高坐殿中,神情从容,目光如炬。

“诸卿,楚国卷土重来,陈国也不安分,竟敢犯我疆土。你们说,该如何应对?”魏王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自信。

这场战役,是魏国蓄谋已久的反击。为了换取齐国的中立,魏国甚至不惜牺牲宋国作为筹码。

如今,申国不出兵,更是意外之喜,避免了两线作战的风险。至于陈国?魏王根本不放在眼里。

丞相马融出列,拱手道:“大王无需担忧。东线有庞毅镇守,区区龙末翻不起风浪。至于陈国,臣举荐上将军魏黎统兵南下,必能将其击退。”

魏王满意点头。

庞毅接连击败龙末的消息早已传遍朝堂,魏王对这位名将信心十足。

至于龙末,他在郚乡城之战中的表现令人失望至极。即便龙巍性格刚烈,若非龙末执意让他镇守营门,怎会酿成大败?

而魏黎,则是仅次于庞毅的名将。中原之战时,他镇守濮阳,成功抵御齐军进攻,虽因常年驻守国都名声不显,但实战经验丰富,足以应对陈国。

“魏黎听令!”魏王沉声喝道。

“臣在!”魏黎出列,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着坚毅。

“命你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迎战陈军!”

“喏!”魏黎领命,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魏国的这一系列动作,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中原大地激起千层浪。

赵国正在全力灭燕,原计划趁势进军辽东四郡。

然而,魏国骤然调动大军,使得赵王不得不召回赵信,统帅主力回防晋阳,密切关注着中原的风云变幻,以防局势突变。

而濒临亡国的燕国因此得以喘息,暂时苟延残喘于辽东。然而天下皆知,这个昔日的大国已无力回天,辽东四郡贫瘠,难以支撑燕国争霸。

若无大变,燕国不过是在辽东等待着灭亡的命运,只待时机成熟,终将被赵国吞并。

乾元十二年六月,鄢县战场,杀声震天。

魏黎的五万铁骑如猛虎下山,冲向陈军。

陈军虽奋力抵抗,但在魏军的猛烈攻势下,渐渐力不从心。大将军谢旭拼尽全力,却难以挽回败局。

最终,陈军全线崩溃,五万大军死伤惨重,谢旭仓惶逃回陈国。

此战不仅巩固了魏国在梁郡的地位,也让魏黎名声大噪,天下人这才惊觉,魏国除了庞毅,还有一位能征善战的魏黎。

几乎与此同时,第二次郚乡城之战也在激烈进行。

这一次,楚国不再防守,而是主动出击,倾尽所能,发起进攻。

然而,战场局势并未如楚王所愿。

尽管得到大量援军,士气略有回升,但龙末在面对庞毅时,依旧处于下风。

几次交锋下来,楚军士气受挫,龙末难以抵挡魏军的攻势,最终不得不狼狈退回南武阳。

消息传至濮阳,魏王意气风发,正欲调集更多兵力扩大战果,却被齐国打断。

当初,齐国之所以选择与魏国合作,是因为赵国对燕国的碾压式胜利让他们感到不安。

为了扩充实力,齐国才默许魏国攻打楚国,以换取自己吞并宋国的机会。

可如今,楚军连败,鲁郡大部失守,局势已经超出了齐国的预期。他们愿意支持魏国夺取鲁郡,却不允许魏国进一步坐大。

于是,在魏国调兵遣将,准备增兵鲁郡之际,齐国派遣使者前来彭城与濮阳之间斡旋,试图促成楚魏停战。

魏王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压制住了继续扩张的野心,下令停战。

而楚王虽然心中不甘,但也清楚,再战只会损失更大。在接连两次战败后,楚军已元气大伤,难以支撑新的攻势。

当齐国使者抵达彭城时,楚王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接受了讲和。

至此,楚魏鲁郡之战落下帷幕。

魏国大获全胜,除薛县、蕃县外,其余鲁郡尽归其所有。此役不仅让魏国威望大涨,更使其一跃成为中原第一强国。

而楚国则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

曾经被誉为“楚国第一名将”的龙末,在庞毅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暴露出楚军战斗力的严重下滑。

这一败,不仅让天下人看清了楚国的虚弱,也让楚国的盟友开始动摇。

尤其是陈国,作为楚国的坚实盟友,此次出兵相助,折损数万将士,却换来了失败的结果。这对本就不富裕的陈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陈王与群臣分析天下形势,发现能够接替楚国成为新靠山的国家寥寥无几:

汉国:自身难保,自顾不暇;

魏国:刚刚在鄢县交战,投靠太尴尬;

齐国:背弃楚国,楚王不会轻易原谅;

吴国:与陈国有旧怨,不可能接纳;

赵国:虽为天下第一强国,但距离遥远,鞭长莫及。

唯一可行的选择,只剩下——申国。

申国如今名义上仍是楚国盟友,若陈国与其结盟,楚国不至于立刻翻脸。而且申国近年来发展迅速,隐隐有崛起之势,似乎是最合适的靠山。

于是,陈王果断派出使节,前往宛城求见申王高渊。

而此刻的宛城,高渊却无暇顾及陈国的小心思。

他正焦急地守在坤宁宫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蔡琰即将临盆,这是她第二胎,也是高渊极为重视的一次生产。

“啊……”

一声凄厉的痛呼从宫中传出,高渊心头一紧,几乎站立不稳。

“大王,不必担心,姐姐一定会平安的。”李师师在一旁轻声劝慰。她是高渊新纳的妃子,如今也已怀有身孕。

高渊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柔声道:“寡人知道。爱妃你也怀着身子,何必在此等候?还是回去休息吧。”

李师师摇头,坚定道:“大王,臣妾不能走。如果没有姐姐,臣妾也不会有今日。姐姐分娩,臣妾必须陪在身边。”

她的知恩图报,令高渊感动不已。

就在这时,屋内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

“哇——”

高渊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可就在此刻,天空一道红光划破夜空,直射入坤宁宫内。

高渊猛然抬头,神色惊愕。

“叮!检测到系统出错,正在抢修!”

一道冰冷的机械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高渊愣住,片刻后恢复平静。

他知道,这又是一场命运的转折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