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癫王 > 第五章:江南风云,力挽狂澜
换源:


       朱寿怀揣着使命,快马加鞭赶到江南。一踏入这片富庶之地,他便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复杂局势。

江南乃大明赋税重地,可多年来,赋税制度漏洞百出,豪门望族隐匿田产、偷税漏税,普通百姓却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朱寿刚到扬州府,就有当地乡绅前来“拜访”。为首的王乡绅,大腹便便,满脸堆笑,身后跟着一群人,抬着礼盒。

“世子爷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这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世子爷笑纳。”王乡绅谄媚地说道。

朱寿心中明白,这是来探口风,顺便想贿赂他。他不动声色地笑道:“王乡绅客气了,本世子此次前来,

是为解决江南赋税难题,让这赋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造福百姓。”

王乡绅脸色微微一变,说道:“世子爷,这江南赋税向来如此,若贸然更改,恐怕会引起混乱啊。”

朱寿看着他,眼神坚定:“正因向来如此,才要改。本世子既已接下这任务,就不会退缩。”王乡绅见朱寿态度坚决,只好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朱寿深知,要推行新的赋税方案,必须先掌握真实的田产数据。他下令各地官府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可这一举措,立刻遭到了地方官员的抵制。

“世子爷,这重新丈量土地工程浩大,且耗时费力,恐怕难以完成啊。”扬州知府面露难色。

朱寿眉头一皱:“怎么?本世子看你是不想配合吧。若你实在为难,本世子只好向陛下请旨,换个能做事的人来。

”知府一听,吓得赶紧跪地:“世子爷息怒,下官这就去办。”

然而,重新丈量土地的过程并不顺利。一些豪门望族暗中指使家丁阻挠,故意制造混乱。

在苏州府的一个村子里,当丈量土地的公差刚到,一群人便手持棍棒冲了出来。

“你们凭什么丈量我们的土地,是不是想多收税,没门!”带头的壮汉喊道。

公差们吓得不敢上前,赶紧跑回去向朱寿汇报。朱寿听闻后,带着一队人马赶到村子。

“你们为何阻拦丈量土地?”朱寿大声质问。

壮汉嚣张地说道:“我们都是听主人的命令,你们要是敢动,就别想活着离开!”

朱寿冷笑一声,一挥手,身后的士兵迅速将这群人包围。“你们可知,阻拦朝廷公务,是何罪名?

本世子念你们受他人指使,暂且不追究。但你们回去告诉你们主人,若再敢阻拦,定不轻饶!”

那些人见势不妙,只好灰溜溜地走了。朱寿知道,光靠武力镇压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让百姓明白新赋税制度的好处。

他让人在各地张贴告示,详细说明新赋税制度如何减轻百姓负担,如何让赋税更加公平。同时,他还组织了宣讲团,深入各个村子,给百姓讲解。

“乡亲们,大家听我说。以前你们交的税多,是因为那些有钱人偷税漏税。新制度实行后,

他们的地多,就得多交税,你们的负担自然就轻了。”宣讲团成员大声说道。

百姓们听后,将信将疑,但也开始对新制度有了期待。

经过一番努力,土地丈量工作终于完成,新的赋税方案也开始正式推行。一开始,许多人还在观望,但没过多久,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普通百姓发现,自己交的税真的少了,生活压力减轻了不少。而那些豪门望族,由于隐匿田产被查出,不得不按照实际田产交税,税收大幅增加。

“这世子爷可真是为咱老百姓着想啊,以前俺家每年要交那么多税,现在少了一大半呢。”一位老农感激地说道。

“是啊,听说那些有钱人都叫苦不迭,这才是公平嘛。”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随着新赋税制度的推行,江南地区的赋税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改善。朱寿的名声在江南传开,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

“世子爷,多亏了您,咱们江南现在可算是有了新气象。”扬州知府满脸敬佩地说道。

朱寿笑着说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只要咱们一心为百姓,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江南赋税改革成功的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上下一片震动。那些之前弹劾朱寿的保守派官员,都闭上了嘴。

崇祯皇帝看着奏报,龙颜大悦:“这朱寿,果然没让朕失望。”

“陛下,朱寿此次立下大功,不仅解决了江南赋税难题,还充盈了国库,实乃国之栋梁啊。”一位大臣趁机说道。

崇祯点点头:“传朕旨意,嘉奖朱寿,赐良田百亩,黄金千两。”

朱寿得知皇帝的嘉奖后,并没有骄傲自满。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而此次江南之行的成功,也让他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为他未来的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新的目标,准备在大明的土地上掀起更大的变革。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