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君攥着帕子的指尖泛白。三日前吴所谓亲自为她调配的祛疤膏还在妆奁里,青釉小罐上缠着金丝,是他特意让人照着她常用的胭脂盒纹样做的。大哥说这是“闺中女儿的体面“,可此刻,这抹温柔却像根刺,扎得她心口发疼。
“香君的怨气...在我体内?“她盯着邓寿君掌心的半片焦玉,声音发颤,“所以父亲的老朋友送花瓶,是因为我生得像香君?“
邓寿君将玉佩按在她掌心,裂痕处的血渍泛着微光:“你与香君容貌别无二致,这是邓家祖训里的'转世之兆'。“他指尖轻轻拂过她眉心,像小时候替她摘去头上的花瓣,“还记得你八岁那年出天花,高烧不退,父亲抱着你跪在祠堂里整整一夜吗?那时你脸上的红疹,就和香君的蝶纹一模一样。“
窗外的月光突然被云层遮住。邓福君想起新婚第二日,自己因认错库房钥匙急得掉眼泪,吴所谓却变魔术般从袖中掏出一串木雕钥匙扣,每枚钥匙上都刻着小巧的蝴蝶——大哥说那是“邓家女儿的标记“,可她知道,吴所谓刻坏了七块木料才做出满意的弧度。还有那次她贪凉吃了冰酪闹肚子,他守在床边熬了整夜的姜茶,晨光里眼下乌青却笑得温柔:“以后想吃什么,告诉大哥便是,别自己硬扛。“
“可是大哥,“她喃喃自语,指尖摩挲着钥匙扣上的蝴蝶纹路,“吴所谓对我这样好,真的只是因为宿命吗?“
邓寿君叹息着替她拢了拢披帛,袖口掠过她发间的蝴蝶发簪——那是吴所谓送的,用的是她提过的“累丝新工艺“。“他八岁时生过一场怪病,能看见旁人看不见的魂灵。“大哥的声音像春日溪水般温和,“他说曾在邓府旧宅见过绯色蝴蝶,停在你的画像上。从那以后,他每年都会让人给你送礼物,说是'给蝴蝶姑娘的赔礼'。“
邓福君想起十岁那年收到的拨浪鼓,十五岁的绢花,还有及笄时的翡翠镯子——原来那些“父亲故交之子的心意“,都是他跨越山海的笨拙浪漫。她摸向胸口的玉佩,那里正传来灼热的温度,仿佛两个隔着时空的灵魂在轻轻震颤。
“香君中了离魂蛊,会在癫狂中伤害最爱的人。“邓寿君从墙上摘下祖传的蝴蝶剑,剑鞘纹路与她发簪上的蝶翼分毫不差,“吴将军为救她,不得不假意投靠奸臣,却被她误会背叛。等他拿到解药时,香君已被刻满诅咒的蝶纹...“
窗外突然狂风大作,梧桐叶拍打着窗纸沙沙作响。邓福君想起梦中香君的尖叫,想起她刺向吴将军的匕首——那不是仇恨,是被蛊毒控制的身不由己。而吴所谓每次看她的眼神,都像极了画中男子的温柔与惶恐,是怕惊扰了易碎的琉璃盏。
“所以我们的娃娃亲...是用转世的缘分续前世的情?“她想起吴所谓在新婚之夜说的话,“他说'等你确定心意',原来他早就知道,我需要时间忘记香君的影子。“
邓寿君将剑轻轻插回鞘中,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漆盒,里面躺着她从小到大的所有物件:十岁摔碎的琉璃盏碎片、十五岁写废的诗稿、及笄时掉落的一缕青丝。“吴所谓让人送来的聘礼清单里,有一样是'前世未送的凤冠'。“他打开盒底的暗格,露出半幅绣样,上面的绯色蝴蝶正衔着一朵向日葵,“父亲说,向日葵是西方的花,象征着'沉默的爱'。“
泪水突然模糊了视线。邓福君想起现代的自己,总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看书,阳光会穿过百叶窗在桌上织出条纹。而吴所谓书房的窗棂,不知何时被改成了类似的样式,每当午后阳光斜斜照进来,就会在她练字的宣纸上投下温柔的光影。
“大哥,“她轻声说,“如果香君和吴将军当年能有机会好好说话,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
邓寿君伸手替她拭去泪水,指腹掠过她左颊尚未消退的红点:“傻丫头,他们的遗憾,不就是为了让你我学会珍惜吗?“他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块烤得焦香的蜜糕,“今早吴府的小厮冒雨送来的,说是你爱吃的口味。“
油纸内侧有行小楷:“闻姑娘喜甜,特嘱厨子减了三分盐。若不合口,我再学。“字迹力透纸背,最后那个“学“字洇开小片墨渍,像极了他每次见她时泛红的耳尖。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邓福君捏着蜜糕,碎屑落在裙上,忽然想起吴所谓带她逛市集时,看见卖糖画的摊子眼睛一亮,却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模样。最后是她主动说“想吃蝴蝶形状的“,他才忙不迭地去买,回来时糖画已有些融化,他却笑得像个孩子:“你看,这蝴蝶的翅膀,像不像你裙子上的花纹?“
那些细碎的温暖突然在记忆里炸开。原来爱情从来不是命中注定的轰轰烈烈,而是凡人用笨拙的方式,一点点堆砌的心动。她摸着眉心的光斑,那里不再是诅咒的印记,而是像吴所谓送她的蝴蝶发簪,带着体温的温柔。
“大哥,我想去找他。“她握紧玉佩,裂痕处的微光与钥匙扣上的蝴蝶共鸣,“不是为了化解诅咒,也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使命。是因为...我想让他知道,邓福君很喜欢他送的钥匙扣,很喜欢他熬的姜茶,更喜欢他看我时,眼里有星星的样子。“
邓寿君看着妹妹眼中重新亮起的光,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解铃还须系铃人,但系铃的绳子,从来都是情丝编的。“他点点头,将油纸包重新包好,又往里面塞了块桂花糖:“雨夜路滑,让马车在后门等你。对了——“他从袖中掏出个小瓷瓶,“这是吴所谓今早让人送来的,说是'润喉糖',你路上含着。“
瓷瓶上贴着工整的标签:“桂花蜜渍,可缓喉痛。“字迹边缘有些毛躁,像是反复描摹过多次。邓福君想起前日自己咳嗽了两声,不过是随意说了句“现代的润喉糖有薄荷味“,没想到他竟放在了心上。
她将蜜糕揣进袖中,钥匙扣挂在腰间,指尖轻轻抚过瓷瓶上的“福“字——那是他一笔一划写的,带着认真的笨拙。或许百年前的误会无法更改,但至少在这个时空,邓福君和吴所谓可以重新开始,用今生的相遇,改写前世的遗憾。
“等我回来,大哥。“她转身走向后门,月光为她的剪影镀上银边。邓寿君看见她发间的蝴蝶发簪微微颤动,像即将振翅的蝶。而远处的吴府,那盏彻夜未眠的灯,正穿透雨雾,照亮她前行的路。
雕花门轴发出轻响。邓福君摸着怀中的玉佩,忽然想起大哥说过,香君的封号是“宁蝶郡主“,而吴将军的字是“明远“——合起来,正是“宁蝶照远“,像极了此刻她奔向他的模样。
雨停了,梧桐叶上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彩虹。她踩着湿润的石板路,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与记忆中的某个节拍重合——那是吴所谓第一次见她时,慌乱中掉落玉佩的声响。
原来有些缘分,早就藏在时光的褶皱里,只等风来,将一切轻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