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搓着双手站在陈家门槛外,那双藏在圆框眼镜后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灶台上油光发亮的野猪肉。他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活像只盯上肥鱼的猫。
“陈家的,你看这肉…”
此刻,陈星正蹲在灶台前添煤球,闻言头也不抬:“三大爷,厂里食堂还有卖,五毛钱一份。”
阎埠贵的笑容僵在脸上。他当然知道食堂有卖,可那得花钱啊!这老抠门平日里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哪舍得买肉吃?
“这个…咱们邻里邻居的…”阎埠贵搓着手往前凑了凑,“就匀我一点…”
陈星这才直起身,沾着煤灰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
他瞥了眼阎埠贵手里那盆半死不活的菊花——叶子都黄了一半,分明是养不活了才拿来换肉。
“三大爷前几天不还收了我爹一盒‘大前门’?”
陈星声音不冷不热,“转手卖给许大茂,赚了五毛吧?”
阎埠贵顿时涨红了脸,眼镜滑到鼻尖上。他没想到这事儿陈星都知道,支支吾吾道:“那…那是…”
“肉可以给你。”陈星从案板上割下巴掌大的一块,“按市价,一块二一斤。”
阎埠贵一听要钱,脸上的褶子都耷拉下来:“这…这…”
他又瞄了眼灶台旁的骨头,那上头还挂着不少肉渣:“要不…骨头给我也行…”
“骨头?”陈星冷笑一声,抄起骨头就往外走,“街边的野狗还得吃呢。”
院门口正巧有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转悠。陈星把骨头往地上一扔,几只狗立刻扑上来争抢,发出欢快的呜咽声。
阎埠贵站在门口,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盯着那些抢骨头的野狗,突然觉得陈星话里有话——这是骂他连狗都不如啊!
“陈星!你别太过分!”阎埠贵终于绷不住了,指着陈星的鼻子尖声道,“我好歹是院里的三大爷!”
陈星拍了拍手上的骨头渣,眼神陡然转冷:“三大爷要摆谱,去找易中海。”
他故意顿了顿,“哦,我忘了,易中海现在在号子里蹲着呢。”
这话像盆冰水浇在阎埠贵头上。他猛地想起眼前这位可是连易中海都收拾了的狠角色,顿时蔫了,灰溜溜地转身就走,连那盆破菊花都忘了拿。
...
夜深人静,陈星确认父母睡熟后,意识沉入系统空间。鱼塘水面泛着幽蓝的光,半透明的面板上显示:
【当前情绪值:12580】
(来自阎埠贵的怨恨 500,刘海中的嫉妒 300...)
“系统,兑换中级垂钓。”陈星默念。
【消耗10000情绪值,获得中级垂钓机会x1】
翠竹钓竿出现在手中,比往常更加晶莹剔透。陈星深吸一口气,甩竿入水。鱼线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水面顿时泛起七彩涟漪。
“哗啦!”
随着一声清响,两团金光被同时钓了上来:
【千机傀儡】
【返老还童丹(初级):服用后可让60岁身体恢复到20岁状态,限用一次】
【鉴宝能力!】
陈星瞳孔骤缩。返老还童!这意味着他完全可以活到二十一世纪再服用,凭空多出几十年寿命!而新增的傀儡...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脑海中成形。让傀儡从商,自己从政,几十年后服用丹药...这将是一盘横跨半个世纪的大棋!
但是从商要在大风时期过后。
现在能做的可以去收集古董。
放在空间农场之中。
反正大风时期。
古董也保存不下来。
现在可以用粮食换古董。
陈星看了一眼空间内场内的粮食区域。
第一波粮食已经成熟。
放到农场仓库里不会变质。
50年,文物交易受到严格监管,珍贵古董的公开买卖减少,但民间私下交易仍有空间。
德胜门、崇文门外的凌晨集市,也就是鬼市,常有来历不明的老物件流通,但规模已比民国时期缩小。
天刚蒙蒙亮,德胜门外的城墙根下已经影影绰绰聚了不少人。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这片自发形成的“鬼市”,远远望去,人影憧憧,如同游魂野鬼。
陈星的本体还在四合院床上假寐,意识却已附着在傀儡陈明身上。他紧了紧身上的蓝布棉袄,又把前进帽往下压了压,确保大半张脸都藏在阴影里。
“这年头,逛鬼市得长八个心眼。”陈星想起前世看过的资料,1950年鬼市,早已不复民国时的盛况。打击文物倒卖,不少老物件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晨雾中,零星的地摊沿着城墙根排开。卖家们大多蹲在地上,面前铺块破布,摆着些瓶瓶罐罐。没人吆喝,交易全凭眼神和手势,偶尔传来几声压低的讨价还价。
“同志,看看这个?”一个裹着破棉袄的老农拽了拽陈星的衣角,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祖上传下来的,给袋白面就成。”
布包打开,是个沾满泥垢的铜香炉。陈星瞳孔微缩——通过系统鉴宝功能,他一眼认出这是明宣德年间的真品!搁后世拍卖行,少说值七位数。
“这破铜烂铁...”陈星故意撇嘴,手指在香炉底部的“大明宣德年制”款识上摩挲,“换半袋棒子面还差不多。”
老农顿时急了,粗糙的手指在香炉上擦了擦:“您仔细瞅瞅!我爷爷那辈儿说,这是宫里流出来的...”
陈星心里门清,这年头敢说“宫里”二字都是忌讳。他左右张望一番,压低声音:“两袋白面,再加五斤小米。再多我就得去派出所备案了。”
老农的手明显抖了一下。陈星知道戳中了要害——这香炉八成是土里刨出来的,见不得光。
“成...成...”老农咽了口唾沫,又补充道,“得要细粮,粗粮不要。”
交易在城墙拐角完成。陈星从系统空间取出粮食——白面是用农场小麦新磨的,比供销社卖的还要雪白细腻。老农看得眼睛都直了,哆哆嗦嗦地抓了把面粉放进嘴里尝。
“甜...真甜...”老农浑浊的眼里泛起泪花,“三年没吃过这么细的粮了...”
陈星把香炉收进系统空间,心里盘算着:农场仓库时间静止,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等改开以后,这些宝贝重见天日...
“同志!等等!”老农突然追上来,从怀里又摸出个油纸包,“这个...这个您要不要?”
油纸层层打开,露出半块残缺的玉佩。陈星呼吸一滞——羊脂白玉,雕工精湛,虽然只剩半块,但绝对是宫廷造办处的手艺!
“这...”
“我婆娘从娘家带来的,”老农声音发颤,“她饿得不行了...再给十斤粮就成...”
陈星看着老人皲裂的手指和凹陷的脸颊,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份资料:五十年代初,不少农民为了一口吃的,把祖传的宝贝当破烂卖。后来有人用一袋面粉换了个汝窑笔洗,转手卖了几百万。
“再加五斤黄豆。”陈星又从空间取出粮食,“给孩子熬点豆浆。”
老农千恩万谢地走了。陈星摩挲着半块玉佩,鉴定显示这是乾隆时期的“龙凤呈祥”佩,可惜只剩龙纹这半块。不知道另外半块凤纹流落何方...
晨光渐亮,鬼市的人开始散去。陈星控制着傀儡在城墙根转悠,又收了几件民国的瓷器和一方品相完好的端砚。最意外的收获是一套完整的《三希堂法帖》拓本,被当成废纸捆着卖,只花了三斤玉米面就换来了。
“可惜啊...”陈星望着渐渐散去的鬼市,摇了摇头。他知道,再过几年,这些老物件要么被砸,要么被深埋地下。能救一件是一件吧。
回到四合院时,天已大亮。陈星把意识收回本体,听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音。
今日收获:明宣德铜香炉x1,清乾隆白玉佩(残)x1,民国粉彩瓷x3
陈星嘴角微扬。这只是开始,等起风的时候,他还要救下更多宝贝。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瑰宝,不该就那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姚娟推门进来,手里端着碗冒着热气的棒子面粥:“星儿,起来吃饭了。”
妈,今早我去趟信托商店。”陈星接过碗,故意提高嗓门,“听说有批处理的老家具,买几件给新房子用。”
这是说给院里人听的。他真正的目标,是信托商店后面那条小巷——那里常有落魄的遗老遗少偷偷变卖祖产...
吃过早饭,陈星出门。路过中院时,看见阎埠贵正蹲在门口刷牙,满嘴白沫。这老学究昨天吃了瘪,今天却像没事人似的打招呼:
“陈科长,这么早出去啊?”
陈星心知这老狐狸肯定没安好心,淡淡地应了声:“嗯,去信托商店看看。”
阎埠贵的眼镜片后闪过一丝精光:“信托商店啊...我有个学生在那边工作,要不要...”
“不用了。”陈星打断他,推车就走。这老东西,八成又想从中捞好处。
骑出胡同,陈星确认没人跟踪后,拐进了信托商店后面的小巷。这里比鬼市还要隐蔽,几个穿长衫的老者靠在墙边,面前摆着些物件,一看就是家道中落的遗老。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引起了陈星的注意。老者面前铺着块蓝布,上面摆着个青花瓷瓶。最引人注目的是老者手指上戴着的翡翠扳指——那水头,那颜色,绝对是老坑玻璃种!
陈星刚要走过去,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警觉地回头,看见两个穿干部装的男子正挨个检查摊位...
“文物局的!”有人低呼一声,摊主们顿时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
陈星眼疾手快,一把拉起老者:“老先生,这边走!”
两人七拐八绕,终于甩开了检查的人。老者气喘吁吁地靠在墙上:“多...多谢小同志...”
“您这瓶子...”陈星指了指老者怀里的青花瓷。
老者长叹一声:“康熙年间的‘翠毛蓝’...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家里实在...”
通过鉴定,陈星确认这是真品。最终,他用五十斤白面和二十斤黄豆换来了这个价值连城的瓷瓶,还额外得到了老者赠送的一枚田黄石印章。
回程路上,陈星心情大好。
这些珍宝在系统空间里永远不会损坏,等到起风后...肯定可以大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