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别浪啊,我的哥 > 第二十一章 严兄突至验喜忧
换源:


       猛听到智瑶的话,智宵脸上的傻笑顿时僵住。

捡到宝了?

我可去你的吧!我这是刚打听到一点来自未来媳妇儿对我送的宝贝的正反馈,能不高兴吗?能不激动吗?结果你这尊瘟神,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我最得意忘形的时候杀过来!存心的是吧?!

他心里疯狂吐槽,面上却已经光速切换成无辜模式,还努力挤出了几分恰到好处的茫然和惶恐。

“阿兄……您……您说什么?捡到宝?”他眨巴着眼睛,演技浮夸得连自己都觉得恶心,“弟弟……弟弟愚钝,实在不明白阿兄的意思……”

“不明白?”智瑶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缓缓踱步靠近“方才某在院外,便见你在此处手舞足蹈,喜不自胜。若非捡到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便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心虚到了极致,反以狂喜掩饰?”

卧槽!这观察力!不去当锦衣卫都屈才了!智宵心里警铃大作,知道这关不好过。

他眼珠子急速转动,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拼命搜索着一切可以用来搪塞的理由。

有了!

“阿兄明鉴!”智宵猛地一拍大腿,“弟弟方才……方才确实是心中大喜!但绝非捡到什么俗物,更非做了亏心之事!而是……而是终于想通了田师傅今日所讲《春秋》中的一个关节!困扰了弟弟许久的疑惑,豁然开朗!故而喜悦!”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智瑶的反应。

“哦?”智瑶的声音拖长,带着明显的质疑,“田师傅讲《春秋》,竟能让你喜悦至此?真是奇闻。那你且说说,是想通了哪个关节?竟能让你……如此失态?”

“是!阿兄!”智宵立刻挺直腰板,“田师傅今日讲到‘宋师败绩,获其将华元’,弟弟之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方才回来的路上,弟弟反复思索,又联想到昨日阿兄教诲,要用心揣摩《诗》三百之微言大旨……”

他先是给智瑶戴了顶高帽,才继续道:“弟弟突然想到,《小雅·车攻》有云:‘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此乃描写田猎出征,车马整齐,气势恢宏之景。然,为何要强调‘既攻’、‘既同’?弟弟愚见,此‘攻’非指攻伐,乃指车马器械坚固完备;‘同’则指马匹毛色、力量匹配,步调一致!这说明什么?说明早在作诗之时,先贤便已深知,器械之精良、队伍之协同,乃是成事之基石!”

“反观那宋将华元,”他话锋一转,又绕回了《春秋》,“《左传》有载,华元兵败,乃因‘羊斟非其配’,御者与之有私怨,故意将其车引入郑师阵中!这说明什么?说明内部不和,人心离散,纵有良将精兵,亦难免倾覆之祸!正如那车马,纵然华美,若驾驭之人与马匹不能同心同德,关键时刻稍有差池,便会车毁人亡!”

他这话,明面上是在分析春秋战例,暗地里却是在疯狂暗示:老哥你看,内部和谐、人心齐整多重要!

“故而,”智宵做出总结陈词“弟弟想通此节,方知《春秋》寥寥数语,实则蕴含治军、理政乃至修身齐家之大道!一桩战例,便可照见器械、人心、协同之重要!此等领悟,如何不让弟弟欣喜若狂?一时失态,还望阿兄恕罪!”

一番话说得是口若悬河,引经据典,逻辑严密,情绪饱满。连他自己都佩服自己这临场发挥的能力!

智瑶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直直盯着智宵,仿佛在重新审视这个一向被他视为不成器的弟弟。

这番话……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虽然言辞间依旧带着几分跳脱和刻意,但其中关于“器械”、“协同”、“人心”的论述,却并非全无道理。尤其是将《诗》与《春秋》、《左传》相互印证,虽然有些地方略显牵强,但思路……却称得上新颖。

这小子……难道关了几天,又听了几天课,真开了点窍?

“哼!”过了半晌,智瑶才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算是打破了沉默,“强词夺理!《春秋》大义,岂是‘器械’二字所能涵盖?!”

智宵心里一喜,知道自己这关,八成是又蒙过去了!

“阿兄教训的是!”他赶紧顺坡下驴,“弟弟见识浅薄,领悟粗疏,还需阿兄时时提点!”

“知道就好!”智瑶瞪了他一眼,也懒得再深究。

他顿了顿,终于说出了再次前来的真正目的:“明日,府中设宴,款待前来贺我智氏与祁氏联姻的几位同宗族老,以及……韩氏、魏氏派来的使者。”

韩氏?魏氏?智宵心里咯噔一下。这两家……未来可是要联手灭了智氏的主力啊!他们派人来道贺?怕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届时,你,”智瑶的目光落在智宵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随我一同出席。”

“我?!”智宵大吃一惊,“阿兄,我……我不是还在禁足吗?而且……这种场合,我去……合适吗?”

他本能地想拒绝。这种高风险的政治社交场合,他躲还来不及呢!万一说错话、做错事,被韩、魏的人抓到把柄,或者又惹恼了他哥,那不是自找麻烦?

“禁足之事,父亲已有松口。至于合不合适……”智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你即将迎娶祁氏女,也算是半个‘大人’了。况且,韩、魏两家对你这位智二公子,可是好奇得很呐!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我智氏子弟的风采!”

好嘛!这是要把我拉出去当吉祥物,顺便给韩、魏两家一个下马威?还是想借机再敲打敲打我?

智宵感觉自己就像是被赶上架的鸭子,不去都不行了。

“是……弟弟……遵命。”他有气无力地应道。

“明日酉时,在正厅偏殿。”智瑶交代完,又警告地看了他一眼,“记住,谨言慎行!莫要再给我惹出什么乱子!否则……”

后面的话没说,但那眼神里的威胁,已经足够让智宵脖子后面发凉了。

送走了智瑶,智宵感觉比听了一下午《春秋》还累。

“妈的!刚有点好消息,就给我来这么一出!”他狠狠地锤了一下桌子。

阿旁也是一脸担忧:“公子,那……那明日您……”

“能怎么办?硬着头皮上呗!”智宵叹了口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天塌下来,有我哥那大高个儿顶着!”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韩、魏那些人,个个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自己这点小伎俩,在他们面前够看吗?

“不行!”他猛地站起来,“不能坐以待毙!”

他开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

明天那场合,自己肯定是焦点之一。他哥智瑶一定会盯着他,韩、魏的人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试探他,甚至可能故意刁难他。

自己该怎么办?装傻充愣?继续扮演纨绔子弟?还是……抓住机会,搞点事情?

他想起了刚才自己跟智瑶瞎掰的那套“器械精良、队伍协同、人心向背”的理论。虽然是临时抱佛脚编出来的,但好像……也不是全无道理?

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做点文章?

他摸着下巴,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

明天那场宴会,是危机,但也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当然,这个“度”必须把握好,既不能太出风头惹他哥忌惮,也不能太怂包让人看轻了智氏。

“得好好合计合计……”智宵坐回桌前,拿起一片空白的竹简,眼神专注,开始在上面涂涂画画,不再是抄写《诗经》,而是在构思着……明天的“作战计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