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边关。

李庆如同一尊铁塔般矗立在城头,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远方。

两天了,整整两天了!

他派出去催粮的信使,一波接一波,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粮草,是军队的命脉!

将士们可以忍饥挨饿一天,两天,但绝不可能一直饿着肚子去和北莽的狼崽子们厮杀!

“王爷,不能再等了!”一名将领再也按捺不住,焦急地说道,“弟兄们已经两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了,再这么下去,别说打仗,连站都站不稳了!”

“是啊,王爷!末将愿亲自带人回京,去把那帮尸位素餐的王八蛋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另一名将领怒吼道,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李庆紧紧握住拳头,指节发白,手背青筋暴起。

他何尝不怒?何尝不急?

但是,他不能乱!

他是三军统帅,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数万将士的生死存亡!

“再等等。”李庆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从胸腔深处挤出来一般,“再派一队人,去京城,告诉九皇子,若是明日午时之前,粮草还不到,本王就亲自回去‘请’他!”

“是!”

信使再次出发,带着李庆最后的希望,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

大胤皇宫,金銮殿。

朝会之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胤帝高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李昭!”胤帝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从九幽地狱传来,“朕问你,为何边关的粮草,迟迟未到?!”

李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哭诉道:“父皇息怒!儿臣冤枉啊!儿臣绝无克扣边关粮草之意!”

“冤枉?”胤帝冷笑一声,“那你说说,为何粮草会延误至今?!”

“这……这……”李昭支支吾吾,眼神闪烁,不敢直视胤帝的目光。

“说!”胤帝猛地一拍龙椅,怒吼道,“再敢有半句隐瞒,朕立刻摘了你的脑袋!”

李昭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说道:“父皇明鉴,儿臣……儿臣只是想……只是想多陪陪父皇,这才……这才耽搁了些时日……”

“胡闹!”胤帝怒斥道,“边关战事吃紧,将士们浴血奋战,你却为了区区私情,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简直是糊涂透顶!”

“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李昭哭喊道,“儿臣再也不敢了!”

“哼!”胤帝冷哼一声,“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立刻启程,将粮草送往边关!若是再有延误,朕绝不轻饶!”

“是!是!儿臣遵旨!”李昭如蒙大赦,连忙叩首谢恩。

早朝散去,文武百官三三两两的走着,交头接耳。

“唉,皇上还是偏心九皇子啊,如此延误军机,竟然只是口头训斥一番。”

“谁让人家是皇后娘娘的亲儿子呢,三皇子再怎么能征善战,终究还是比不过啊。”

“可怜边关将士,出生入死,却要受这等窝囊气!”

“嘘,慎言!小心祸从口出!”

……

李昭唉声叹气,极不情愿地跟着粮队上路。

临行前,他再次来到胤帝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道:“父皇,儿臣此去边关,生死未卜,只怕再也见不到父皇了……”

“胡说!”胤帝斥道,“谁敢伤你?”

“父皇,您不知道,三皇兄他……他可凶了!”李昭抽泣道,“儿臣听说,他……他还写信回来骂儿臣了,说儿臣故意延误粮草,要……要杀了儿臣呢!”

“什么?!”胤帝闻言,勃然大怒,“这个逆子,竟敢如此嚣张!等他回来,朕定要好好训斥他!”

“父皇,儿臣不是怕死,儿臣只是……只是舍不得离开父皇……”李昭继续哭诉道。

胤帝看着李昭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心头一软,叹了口气,说道:“好了,好了,别哭了。朕知道你孝顺,等边关战事一了,你就立刻回来,陪在朕身边。”

“谢父皇!儿臣一定不负父皇所望,早日将粮草送达边关!”李昭擦了擦眼泪,这才不情愿的走了。

又是两日之后,边关的将士们翘首以盼,终于,地平线上扬起漫天尘土,一杆“李”字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是粮草!是九皇子的粮队到了!”

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般,在边关的城墙上蔓延开来。

李庆一马当先,看着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希望的面孔,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翻身下马,朗声道:“将士们!粮草已到,即刻开仓放粮!”

“王爷威武!”

“王爷万岁!”

震天的呼喊声中,李庆却无暇享受这胜利的喜悦。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军情。

“诸位,粮草虽到,但北莽贼寇依旧虎视眈眈。时不我待,本王决定,即刻发兵!”

李庆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沉声道:“本王将大军分为三路,由张将军、王将军、赵将军分别统领,从东、西、南三面同时进军,攻城略地。本王亲率中军,作为策应。”

“末将领命!”

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兵贵神速,即刻出发!”

李庆一声令下,三军齐动,如离弦之箭,扑向北莽占据的城池。

接下来的十几日,李庆几乎是马不解鞍,人不下马,日夜兼程,奔波于战场之上。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对战局的精准把握,连克四城,打得北莽军队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边关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速传回了京城。

胤帝得知李庆连战连捷,收复失地,亦是龙颜大悦。他下令在宫中设宴庆功,并特意邀请了长公主李嫣。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宫女们穿梭往来,奉上珍馐美酒。胤帝端坐于龙椅之上,满面红光,心情大好。

“老三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这才短短几日,就收复了四座城池,真是大快人心啊!”胤帝举起酒杯,向李嫣示意。

李嫣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却并未答话。

“怎么,你不为老三高兴吗?”胤帝见李嫣反应平淡,不由得有些疑惑。

李嫣放下酒杯,缓缓开口道:“陛下,儿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惑。”

“哦?何事?”

“敢问陛下,今日这宴席,所庆何功?”李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锐利。

胤帝一愣,随即笑道:“自然是庆老三在边关大胜,收复失地之功。”

李嫣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恕儿臣直言。破敌大将南岭王李庆,如今尚在边关,浴血奋战,并未还朝。陛下在此设宴庆功,未免有些……不妥吧?”

李嫣这话一出,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原本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丝竹之声,也显得有些刺耳。

胤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没有想到,李嫣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简直就是在当众打他的脸!

“放肆!”胤帝猛地一拍桌子,怒斥道,“李嫣,你竟敢质疑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