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沈锦没有想到,来到下泽乡三年,大致算是万事顺遂下,眼看着厚积薄发就在眼前,下泽乡大发展时代就要来临时。
他最缺的,竟然是时间!
砖厂的进度要加快了。
哪怕钢铁厂那边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弄好,只要砖厂弄起来,至少可以先快速把第一批安置流民用的安置房搭出来。
最多后续钢铁厂开始投产以后,再把这些临时安置房拆了重建就是。
沈锦心里盘算着,等砖窑第一批实验性的砖烧出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去看看。
对流民的登记记录进行的很快,二三百人,也就个把时辰便都点了清楚。
意料之外的惊喜是,这些流民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相互之间也基本都认识,这倒替沈锦又省去了鉴别其中是否有王府眼线,或者流贼匪类的功夫。
毕竟王府眼线安插不进去,而流贼匪类,其他人自然不可能让之跟着。
等到清点结束,沈锦便吩咐护乡队的小队长把人带去王府别院。
他自然是先行一步。
坐马车回到别院以后,叫沈四吩咐厨房造饭。
流民百姓带到别院之外时,饭还没有造好。
正好趁着这个时间,沈锦先给这些流民把规矩讲了清楚,顺便也看看这些流民里有没有什么可用之材。
王府别院大门之前。
一众流民在护乡队的引领下来到此处聚集,一个个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色。
他们流亡多时,走过了许多地方,但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饿着肚子。
受灾的地方太多,灾民也太多,以至于山野之间想挖点野菜都难。
原本他们是准备一路北上,离开南方讨口饭吃。
谁知道半路上遇见了自称是“下泽乡招募特使”的人,给他们指了来下泽乡的路,并且告诉他们,只要来到下泽乡,他们就人人都能吃饱饭。
作为饥民,吃饱饭他们是不奢求的,只要能有口饭吃便满足了。
至于那个“下泽乡招募特使”是什么,他们也不在乎。
而现在,据说能“吃饱饭”的地方就在眼前,在众人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忧虑怀疑的。
这里,真的能吃饱饭吗?
那个看起来很年轻,但身份非同凡响的少年,会收留他们吗?
每个人的心中都带着这样的问题。
同样的,这样的问题,也让他们忐忑不已。
沈锦从别院府中出来,目光扫过眼前的一众流民。
护乡队小队长手里捧着刚刚登记记录好的名册跑到面前,道:“殿下,这是刚刚记录清点的名册,这些流民一共二百八十七人,全都来自下江县回水弯子乡,洪灾来的时候,他们乡首先就遭了灾,这些人已经逃难大半年多了。”
沈锦接过名册,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下去吧。”
等小队长退下去以后,沈锦才走到台阶前,目光扫过一众流民。
“各位乡亲们,你们的情况我已经知晓了,现在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沈锦,越王世子,你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乃是越王封地,眼前是越王王府别院。”
他话音已落下,一众百姓立时便是躁动了起来。
越王作为大夏异姓王,在南方极为有名,上一任越王对百姓十分宽仁。
早些年南方遭遇天灾,越王府还曾大开府库粮仓,赈济百姓,救活了很多人。
只是先越王离世以后,新越王承袭王位一切都变了。
王府对封地下辖百姓非但没有了以前的施恩,反而是各种苛捐杂税,压榨百姓。
这一次大半个南方都遭受了天灾水患,灾民遍地,越王府更是趁机联合各地粮商,囤积粮食,哄抬市价。
如今南方粮食价格如此之高,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越王府的功劳。
所以这些流民一听脚下是越王封地,眼前是越王世子,不少人心底都凉了半截。
越王那吃人不吐骨头的王爷,怎么可能会救济他们这些灾民百姓呢?
沈锦看着下面百姓交头接耳,神色间多有绝望凄然之色,忍不住眉头微皱。
越王府这些年在南方的名声他当然心中有数,得益于他那位二叔不遗余力的对百姓进行欺压盘剥。
如今在南方百姓心中,越王府可谓是恶名远扬。
不过越王府是越王府,他是他。
要改变眼前这些流民对他的印象也很简单,拿出粮食,让他们吃饱饭就行了。
于是心念一转,沈锦直接开口:“各位乡亲,静一静,我知道你们都听说了不少关于越王府的事儿,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越王府做的那些事情,跟我,跟下泽乡无关。
“你们既然来到这里,无论是否愿意留下来,我都会让你们吃饱饭。
“你们逃荒多时,想必都已经是精疲力竭,我已经命王府后厨造饭,很快就会做好,到时候每个人都有。”
他话音落下,一众流民目光纷纷看向他。
虽然有一些人听着他的话,脸上露出了激动希望的神色,但绝大部分人还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沈锦也不着急,让王府下人先给这些流民倒了些水,便让他们原地等着。
这时,沈四从王府当中出来。
“殿下,老奴已经按照殿下吩咐,派人去了西河村,让西河村的村民把地方收拾出来,今晚先让这些流民住到西河村去。”
闻言沈锦点了点头,道:“通知护乡队的人,让他们提前去西河村做好准备,等流民百姓过去之后,暗中观察就行,只要这些流民没有什么异常举动,就不要管他们。”
“是。”沈四拱手应道。
虽说这些流民全都来自一个地方,相互认识,相互证明,算是来历清白。
不过沈锦还是没有就大大咧咧的直接毫无防备的让他们落脚,该有的观察监视,还是要有的。
而且所有流民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有好处自然也就有坏处。
好处是不用费太多时间分辨甄别,坏处就是,一个地方来的很容易就会抱团。
二百多流民,眼下他们没吃饱饭,没力气,心里只想有口饭吃就好当然什么都好说。
一旦吃饱了饭,更多的心思自然就会冒出来。
人性的恶,沈锦不是没有见识过。
下泽乡的乡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都是质朴和善、知恩图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