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乃是受灾后被迫四处逃荒流亡的灾民。
沈锦给马三的任务当中,就包括引导逃荒的流民到下泽乡来。
下泽乡人口少,全乡上下男女老少都算上,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多口。
很多还是老弱妇孺。
这就导致了,乡里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
以往下泽乡还没有那么强的发展需求的时候,光靠这些乡民,也能完成沈锦对乡里的一些规划建设任务。
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很快下泽乡就要进入快速发展期,劳动力的缺失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所以。
在让马三出去的时候,沈锦才给了他这个任务。
下泽乡地处偏远,山路难走。
尽管南方多年灾荒,但先前却没有流民来到这里。
而如今外面饥荒了这么久,饿殍遍野,流民也是越来越多,想要吸收自然不是难事。
对这些流民来说,只要有口饭吃的地方,都无异于世外桃源。
当然,沈锦也不是什么流民都要。
最主要的需求,还是青壮年劳动力。
这一点其实很好满足。
因为在长期饥荒之下,一般流民当中的老弱病残都很难熬过去。
能活下来的,更多的自然便是青壮年!
其次,他还需要有一技之长的流民,不管是会什么的,都可以。
除此之外,引入流民到下泽乡还要进行一些甄别。
所谓人心隔肚皮。
谁也不知道这些流民当中,有多少是良善百姓,又有多少是狡诈恶徒。
沈锦好不容易才把下泽乡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放眼整个大夏,也绝对算是世外桃源。
他当然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得来的成果,最后却因为一时不查,而引发祸乱。
故而甄别是肯定的!
让沈四点了别院的护卫下人,沈锦亲自领队,浩浩荡荡的来到入乡的唯一一条大道入口。
距离入口不远就是进入泽县县城的官道。
泽县也是偏僻穷县,所以平常管道上很难看到行人。
来到下泽乡道路入口。
一下马车,就看见外面围了密密麻麻一大群人。
由乡民组建的护乡队则拦在这些人的前面,不让他们进入下泽乡的地界。
护乡队是沈四到下泽乡以后组建的,原本叫“防匪队”,是从下泽乡境内各村挑选的青壮年组成,专门用来防备山中那些山匪。
也正是因为有防匪队的存在,沈四在下泽乡的那些年,才能抵御住山匪的劫掠。
后来沈锦来了,又对防匪队进行了改编。
不只是给这些防匪队的队员发放武器,还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
原本防匪队只是义务集合抵御山匪,沈锦也对这一点进行了更改。
由王府别院出资,每个防匪队的队员,每月都可以领到一定数量的银钱。
也是从那以后,防匪队才改成了护乡队。
平常大部分的护乡队成员都和普通的乡民农户一样,忙着家中地里的活计,只有轮到巡守的时候,才会带上武器装备巡守乡中。
而他们最主要的任务,除了巡山防备山匪袭扰外,就是守着入乡的入口,一旦发现有外人进入下泽乡,便立刻向别院禀报。
所以李如星他们到下泽乡的时候,沈锦才能第一时间知晓。
现在一下子这么多流民来到下泽乡,护乡队的人自然是要把他们拦在外面。
沈锦来到前面。
负责巡逻的护乡队小队长立马上前道:“殿下,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来了这么多流民,小人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目的,所以暂且将他们都拦在了外面。”
沈锦闻言微微点头道:“嗯,你们做的不错,本该如此,今天例钱加倍。”
“谢殿下,那殿下,要不要将这些人都驱赶走?”小队长脸上一喜,随即又问道。
“不用,让各队员做好准备,按照之前培训的,对这些人进行严格的登记搜查,确定他们身上没有任何武器后,再等所有人登记搜查结束,一起引到王府别院等候安置。”沈锦摆手道。
小队长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可是殿下,这些人太多了,小人先前让人大致数了一下,怕是有三四百人,这么多人都去别院,万一他们闹事……”
“无妨,别院有护卫,只要搜查清楚,他们身上都没有武器,就算闹事也掀不起浪来。”
沈锦淡淡道:“另外,这边完事以后,回去通知护乡队所有成员,从明日开始,所有人都放下其它事,一起到别院集合。”
小队长点头领命后,扭头回去吩咐护乡队的其他队员开始让这些流民排好队,准备一一鉴别身份。
沈四在一旁看着,脸上带有忧虑。
“殿下,这些流民来历不明,聚集这么多人突然来到下泽乡,其中恐怕有诈。”
沈锦眉毛一挑,瞥了他一眼道:“你担心这里面有王府派来的探子?”
“不得不防。”沈四神色警惕道。
“无妨,这些人引到别院后,安排别院护卫严加看管,等过两天我再安排他们劳作,到时候叫人仔细盯着。一旦有人行为异常,或者有想逃走的,直接抓起来便是。”
沈锦摆手道。
沈四闻言嘴巴动了动,想要再说些什么,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说。
自从沈锦来到下泽乡以后,越王府就没少派人过来试探。
这些年来,他们都用各种方法打发了回去。
眼下这些流民人这么多,就算是马三指引过来的,其中也说不定会有王府的探子,小心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而沈锦之所以有信心,便在于,只要是王府的探子,目的肯定是打探下泽乡的虚实,一旦打探了清楚,肯定就要偷偷离开,回王府去禀报。
至于真正的流民,他们都是在原本家乡活不下去了,才会流亡的。
下泽乡对于这些人来说,无异于世外桃源。
只要让他们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别说是自己逃走,恐怕就是赶他们,他们也不会走。
对沈锦来说,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第一批来的流民就有三四百人,后续来的肯定会更多。
这么多人,该如何安置?